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媒体与物理教学整合探索

多媒体与物理教学整合探索

来源:保捱科技网


多媒体与物理教学整合探索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服务,以顺应时代的潮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让多媒体更好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对培养新的教与学的课堂方式,丰富学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现实的意义。文章主要谈在教学实践中探求与多媒体的整合的几种有效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有效措施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受到很大冲击。现代教育不可能回避网络,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机遇,致力改革,努力提高驾驭多媒体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服务,以顺应时代的潮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和方法主要依靠一面黑板、一支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来演绎,内容抽象、枯燥,学习体验单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厌学情绪,难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而网络教学作为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丰富了知识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其丰富的音响、动画、图像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使学生有了多种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正潜移默化地改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入课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我教学工作的好帮手,在我的整个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更熟练地驾驭多媒体,探求多媒体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措施,让它更好地为物理教学服务是我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营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为了激趣引思,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例如:把与学习内容相关

的资源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展示出来,创设问题情景,能够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如平抛运动的规律这节课,用多媒体放映飞机投弹的视频,就很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对现象本质的探究兴趣。在进行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时,我先打开一个准备好的气球的气嘴,放飞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运动;再通过电脑上网去观看神舟七号升空的视频。由于神七是举国关注、激动人心的大事,观看时学生都很激动,兴趣盎然。看完视频,我再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会升空?(由于有气球的铺垫,很自然地)学生会说出答案:利用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升空。气球与火箭发射的完美情景配合,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概念诠释得一清二楚,学生的理解立即到位;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后续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浓厚兴趣,情感(爱国、励志)也得到升华。

二、模拟实验情景,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充实实验体验

实验是物理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受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制约,有些实验在课堂上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如船闸、皮带传动、天体的运动、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等,这些知识都没有办法通过常规实验来获取。如果只靠教师口头讲述、图片展示,即使讲到口干舌燥,也不见得有好效果。因为抽象、虚无的东西难以理解,静态的情景也使学生的思维存在片面性、局限性。有了多媒体这个好帮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多媒体可以变静为动,转换观察空间,通过感观刺激形成深刻感性认识。比如超重、失重现象,用演示仪器来演示,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播放视频片段:物体放在台称上,随电梯一起运动(加速、减速、匀速),就能观察到超重、失重现象(效果非常好)。又如皮带传动,我们不可能把实物搬到教室,但是可以把这个情景做成动画课件,用多媒体放映出来:静止物体放到运动的皮带上去,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后随皮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清楚明白,一目了然。再如万有引力与航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总是感觉很复杂,公式很多,变幻莫测。我们就用动画课件模拟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卫星绕行星的运动,不同轨道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并播放内容解说。利用多媒体提供感性材料,把短时间内无法看清楚的天体运动情况呈现出来,把遥远的星球拉到眼前,把宇宙缩小摆放在面前,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征服世界的欲望,而且抽象的理论和公式也因为有了具体的载体和活生生的例子,变得容易理解了。如果再加上神五、神六、神七的发射和回收视频,效果将更好。这些模拟实验和视频既补充了常规实验的不足,又丰富了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实验体验,还能够扩展思维,深化对规律的理解,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都能起很好作用,一举多得。

三、调节课堂节奏,调动学生注意力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如果教学手段单调,教学过程平铺直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就会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相反,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如何调节课堂节奏,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考验教师的课堂艺术。我们必须改变没有涟漪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产生吸引力。具体实践有:第一,设置悬念,恰当提问。研究表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比听讲更集中精力。爱因斯坦把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看做是一部侦探小说,我们可以把物理课堂设计成一部侦探片,以授课的内容(设计成视频或动画片段)来牵动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人入胜。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加入一些“插曲”。如动画片段: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牛顿的头上;超速行驶,刹不了车,撞上护栏;踩到香蕉皮摔倒了……夸张的画面、惟妙惟肖的声音,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疲惫,提振了精神。生命之道在于有张有弛,教学之法也应有紧有松。把握好课堂节奏,收放自如,才能取得好效果。

四、省时高效,解决课时矛盾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素材,扩展知识面,显示复杂图形,放大微小细节、增大可见度,投放大量总结性文字等等,省时又高效。多媒体还具有可以随时放映、反复再现,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的优点。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学,积淀了丰厚的优秀经验,我们不应该弃之不用,但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能相比的优势,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二者结合,灵活运用。新课标,新时代,教学中应努力开发新的教学模式,要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多媒体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着眼于课堂内容,力求应用恰当,应景而生,应时而用,真正服务课堂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