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乒乓球》说课稿
吴老师、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上的是《巧取乒乓球》这样一节综合实践课,它属于五年级“人与自我”的范围,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和做出决定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也要有集体意识,发挥集体的力量。
小学生是善于思考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尤其是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有意思的东西都敢于动脑子想、动手做。本次活动课题的产生就是让学生先通过观看思考,进而产生大胆的、有趣的设想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证实设想的可行性,最后能得出结论。我就是基于这种想法设计这一课题的。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表达能力,与人交际这些情况的综合考察,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能力,培养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知,感受团结协作的乐趣。 3、利用巧取乒乓球游戏的方式来理解浮力等知识。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动
脑、动口、动手等能力,培养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知,感受团结协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理解浮力等知识。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这节课,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与人合作的综合素质能力。 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用猜谜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活动过程,这个环节,我分四步进行:
学生思考——同学交流补充——实践求证设想——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目的是让学生有思考的意识,有自我意识;小组交流,实践操作。这个环节既是对设想的求证,也是和同伴合作的过程,培养孩子们的团体意识,在实践中力求所有学生人人参与;得出结论的过程也就是孩子们对自己肯定的过程,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谈学习收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深化知识要点,把知识转化为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