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乒球(说课稿)
说教材:结合学校乒乓特色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五年级乒乓课的教学,来普及和推广乒乓活动的开展。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并尝试做出发球和反手接球的基本动作,难点是做出基本动作并能击中球。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能力,增强自我锻炼意识。在场地器材布置上,我运用图纸来激发学生兴趣,并努力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身心,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说教学目标:1. 能了解正手发平击球和接发球(推挡)的动作方法。
2. 尝试做出正手平击发球和接球动作,熟练乒乓球基本技术,发展学生协调、柔韧的素质。 3. 培养学生勇于自主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
说教法: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并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彩色的动作图及教师自己示范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时,注重激励与引导,强调团队合作,渗透了德育教育,并且达到了目的。
说学法:在教学上,运用听信号练习,分散练习,集体练习,实战运用,方法多样,从而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方法,技能。且在练习中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重点段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 活跃情绪激发兴趣阶段
本节课首先介绍国球及两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激起学生的国家荣誉感,使下面的教学工作都能在这一基础上组织展开,运动员也有严明的纪律,引申到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体会一下当运动员的感觉。
1. 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 原地三面转法 2. 奇思妙想玩游戏
移动在乒乓球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这个小游戏是作为主教材的辅助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充分预热,分散合作练习代替了以往教师喊口令,学生做的单调形式,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达到了目的,且在欢快愉悦的玩耍中进入主教材。
二 积极探索发展能力阶段 1. 正手平击发球(奔球)
(1)教师出示挂图结合讲解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并模仿练习。
教师讲解力求简明扼要,动作示范到位,学生原地模仿练习,相互观察交流,使学生建立正手平击发球的初步概念。
(2)分组合作,上台练习
通过刚才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上台进行合作研究,轮流交换练习,学生积极研究探索,教师巡回启发学生看图纸,提示指导:抛球要直,用力方向,挥臂动作,握拍方法,并且及时鼓励,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发挥的空间。轮流练习,体会动作,把这正手发球这一动作牢牢逐渐深化。此时学生个个都能开动脑筋,积极研究思考,对于接发球并没有作要求,让学生感受乒乓球的乐趣。
(3)集合小结,提示要点
集合再简要提示一下动作要点,启发学生观看示范动作(反手接发球),提示一发一接的练习要求,把正手平击发球和反手推挡结合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这一环节主要是把正手发球的动作要领再重新巩固一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发球动作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接发球技术,使学生练习不显单调,多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再次上台,引导展示
在练习中,教师还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研究动作,把目标设置在合理的高度,没有一下子要求学生把动作做到准确连贯,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保持对练习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看”和教师的“导”,进一步巩固正手发平击球的动作以及初步建立反手推挡的动作概念,再接下来引导做的好的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建立起自信,体会成功的感受。
三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较师引导学生敲敲打打进行放松,使学生在欢快,团结氛围中结束教学。 师生共同小结,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引导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力争体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方法手段应用上尽可能做到实用性与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往下开展,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体验,相互交流,相互指导自主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努力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彰显了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本课的运动负荷预计:本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抓住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运动负荷规律,预计学生们将会以最适宜的运动负荷完成本课学练内容,较好的达成各领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