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烽火网络协转、光猫、收发器测试报告

烽火网络协转、光猫、收发器测试报告

来源:保捱科技网
烽火网络协议转换器、光猫、光纤

收发器常州移动测试报告

目录

1. 概述 ............................................................ 3...

1.1. 测试基本拓扑 .................................................................... 3 1.2. 测试仪表 ........................................................................ 3

2. 业务测试 ........................................................ 4...

2.1. 以太网转 E1 协议转换器测试 ...................................................... 4

2.1.1以太网性能测试(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 4 2.1.2 直通交叉线自动协商测试 .................................................... 4 2.1.3 以太网长期丢包率测试 ...................................................... 5 2.1.4 二、三级远端可网管性测试 .................................................. 6 2.1.5 E1 环回检测测试 ......................................................... 6 2.1.6 二、三级远端掉电告警测试 .................................................. 7 2.2PDH 光猫测试 .................................................................... 7

2.2.1 对接 E1-ETH 设备以太网性能测 ............................................. 7 2.2.2E1 接口环回功能测试 ........................................................ 8 2.2.3 输入抖动容限测试 .......................................................... 9 2.2.4 光接口发光功率测试 ........................................................ 9 2.2.5 光接口接受灵敏度测试 ...................................................... 10 2.2.6 可网管性测试 .............................................................. 11 2.3 光纤收发器测试 ................................................................... 11

2.3.1 性能测试(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 11 2.3.2 长期丢包率 ................................................................ 12 2.3.3 最小、最大帧长度 .......................................................... 12 2.3.4 异常包处理 ................................................................ 13

3 网管测试 ......................................................... 1..5.

附件 ............................................................. 1..6..

1.20km 光猫的光接口参数: ........................................................... 16 2.E1 性能指标 ....................................................................... 17 3.以太网性能 ......................................................................... 17

1. 概述

1.1. 测试基本拓扑

协转、光猫测试基本拓扑示意图

收发器测试基本拓扑示意图

备注:所有光接口都包含单纤及双纤 2 种方式

1.2. 测试仪表

序号 仪表、设备名称 以太网流量分析仪 光功率计 可调光衰减器 1 2 3 4

E1误码仪 抖动分析仪 5 2. 业务测试

2.1. 以太网转 E1 协议转换器测试

2.1.1以太网性能测试(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项目:以太网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目的:以太网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仪表: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过程:

1. 如图连接网络 , 以太网分析仪连接局端及客户端 FE接口 2. 局端和远端配置以太网连接通道

3. 利用以太网分析仪向 FE端口发送不同帧长,不同速率的数据流

通过标准:测试时间长 30秒,测试帧长为 、128、256、 512、1024、1280、1518字节,单 E1协议转 换器各

帧长度吞吐量应达到 2M

测试结果:

单E1协议转换器各帧长度吞吐量达到 2M ,性能见附件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1.2直通交叉线自动协商测试

测试项目:直通交叉线自动协商测试 测试目的: 直通交叉线自动协商测试 测试仪表: 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过程: 1. 如图配置网络

2. 若连接仪表和设备的网线为直通线,观察业务能否正常工作。

3. 若连接仪表和设备的网线为交叉线,观察业务能否正常工作。 通过标准:业务都能正常传送

测试结果:

直通、交叉线序情况下都能正常传送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1.3以太网长期丢包率测试

测试项目:以太网长期丢包率 测试目的 :以太网长期丢包率测试 测试仪表 :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步骤 1.如图配置 n*E1 的测试通道;

2.数据网络分析仪运行 RFC2544以太网测试模板, 测试帧长类型为 、128、256、512、1024、 1280、 1518,

试、时

记长

录为

6

试0

果秒; 。

3

测试结果: 测试结论: 预期结果:丢包率为 0 丢包率为 0,结果见附件 通过 ( √ ) 不通过( ) 2.1.4二、三级远端可网管性测试

测试项目:远端网管测试 测试目的:远端网管性测试 测试仪表:网管平台 测试步骤:

1. 2. 3.

如图搭建拓扑

通过网管平台登录被测局端设备 查看局端设备接口状态, 查看 配置局端设备工作参数,配置

可对局端级 2、3 级远端设备进行配置

2、3 级远端设备接口状 2、3 级远端工作参数

4.

预期结果:可正常查看局端及 2、3 级远端设备状态

测试结果: 能够配置二级设备,能够查看二级设备。 能够管理到三级设备的复位,电口速率配置,查看工作状态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1.5 E1 环回检测测试

测试项目:远端网管测试 测试目的:远端网管性测试 测试仪表:网管平台 测试步骤:

1. 如图搭建拓扑

2. 通过网管平台登录被测局端设备

3. 将 E1向局端设备打环 预期结果:局端设备能检测到 E1 线路环回 测试结果:

局端设备能检测到 E1 线路环回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1.6二、三级远端掉电告警测试

测试项目:远端网管掉电告警测试 测试目的:远端网管掉电告警 测试仪表:网管平台 测试步骤:

1. 2. 3. 4. 5.

志中记录

测试结果:

如图搭建拓扑

通过网管平台登录被测局端设备 关闭 2 级远端电源,查看网管告警 关闭 3 级远端电源,查看网管告警 恢复 2、3 级远端电源,查看网管告警

预期结果: 2、3 级远端掉电能及时反应在网管告警界面中;在远端掉电恢复后,网管应能自 动清除掉电告警,并在日

二、三级掉电告警能及时反映到网管告警界面上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2PDH 光猫测试

2.2.1 对接 E1-ETH 设备以太网性能测

测试项目:以太网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目的:以太网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仪表: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过程:

1. 如图连接网络 , 以太网分析仪连接局端及客户端 FE接口 2. 局端和远端配置 n*E1以太网连接通道

3. 利用以太网分析仪向 FE端口发送不同帧长,不同速率的数据流

通过标准:测试时间长 30秒,测试帧长为 、128、256、 512、1024、1280、1518字节,各帧长度吞 吐量应

达到 n*2M

测试结果:

各帧长度吞吐量达到 n*2M 速率,能线速转发,结果见附件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2.2E1 接口环回功能测试

测试项目: E1接口的线路侧和设备侧环回功能

测试目的: E1接口的线路侧和设备侧环回功能 测试仪表: E1误码仪 测试过程 远端环回:

本地设备 对端设备

本地环回

本地设备 对端设备

1) 按上图连接好测试仪表和设备;

2) 3) 测试设备 E1 接口的线路侧和设备侧环回功能; 观察 E1 误码测试仪是否可以收到环 通过标准:设备可以做内环、外环测试 测试结果: 设备内外环测试正常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2.3输入抖动容限测试

测试项目: PDH输入口抖动容限 测试目的:验证 PDH输入口抖动容限 测试仪表: E1误码仪 测试过程

1. 2. 3.

按上图所示连接好测试配置。

在 PDH分析仪上选择合适的 PRBS作为输入信号,使得整个测试配置正常工作。

在 PDH分析仪上选择抖动容限的测试选项, 选择 20 个测试频率点数目, 使得仪表开始自动测试。 将测试所得的抖动容限测试结果与该被测端口速率的抖动容限模板进行比较,得出测试结果。

通过标准:符合抖动容限标准 测试结果:

结果见附件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2.4光接口发光功率测试

测试项目:光接口发送光功率 测试目的:光接口发送光功率 测试仪表:光功率计 测试过程 )

1) 2)

按上图连接好测试仪表和设备; 记录光功率计( OPA)显示平均光功率值

通过标准:> -10dBm 测试结果:

-7dBm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2.5光接口接受灵敏度测试

测试项目:光接口接受灵敏度 测试目的:光接口接受灵敏度

测试仪表:光功率计 OPA,可调光衰减器 ATT

1) 按图连接,通过网管为被测光猫配置一条 2) 调整 ATT直到误码仪刚好没有误码,观察 ATT值再次观察 3 分钟误码,直到测出灵敏度值。

通过标准:< -30dBm 测试结果:

E1 通道; 3 分钟;

3) 如果 3 分钟内没有误码,则记录光功率计 (OPA)显示光功率值即为灵敏度;如果 3 分钟内出现误 码,则以适当调整

-33dBm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2.6可网管性测试

测试项目:远端网管测试 测试目的:远端网管性测试 测试仪表:网管平台 测试步骤:

1. 2. 3. 4.

预期结果:可正常查看局端及远端设备状态 可对局端级远端设备进行配置 测试结果: 如图搭建拓扑

通过网管平台登录被测局端设备

查看局端设备接口状态,查看远端设备接口状态 配置局端设备工作参数,配置远端工作参数

可正常查看局端及远端设备状态 可对局端级远端设备进行配置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3 光纤收发器测试

2.3.1性能测试(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项目:以太网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目的:以太网吞吐量、时延、丢包率 测试仪表: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过程:

1. 如图连接网络 , 以太网分析仪连接局端及客户端 FE接口 2. 局端和远端配置以太网连接通道 3. 利用以太网分析仪向 FE端口发送不同帧长,不同速率的数据流 通过标准:测试速率为端口线速,测试时间长 30秒,测试帧长为 、128、256、512、1024、 1280、 1518字节,各帧长度吞吐量应达到 100% 测试结果: 吞吐量 100%,性能见附件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3.2长期丢包率

测试项目:以太网长期丢包率 测试目的:以太网长期丢包率 测试仪表: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过程:

1. 如图连接网络 , 以太网分析仪连接局端及客户端 FE接口 2. 局端和远端配置以太网连接通道

3. 利用以太网分析仪向 FE端口发送不同帧长,不同速率的数据流

通过标准:测试速率为端口线速,测试时间长

30秒,测试帧长为 、128、256、512、1024、 1280、

1518字节,各帧长度丢帧率应为 0

测试结果:

各帧长度丢帧率应为 0,结果见附件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3.3 最小、最大帧长度

测试项目:最小、最大转发帧长度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能处理的最小、最大转发帧长度 测试仪表: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过程:

1. 如图连接网络 , 以太网分析仪连接局端及客户端 FE接口 2. 局端和远端配置以太网连接通道

3. 用以太网分析仪发送小于 字节的数据包;用以太网分析仪发送等于

字节的数据包

通过标准:支持的最小包长度为 Bytes

支持的最大包长度大于 1522Bytes 支持 VLAN透传 字节的数据包;

4. 用以太网分析仪发送 1518 字节的数据包;用以太网分析仪发送 1522 字节的数据包;用以太网 分析仪发送大于 1522

测试结果: 最小 Bytes ,最长 9K Bytes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3.4异常包处理

测试项目:异常包处理 测试目的:测试异常包处理能力 测试仪表:以太网分析仪 测试过程:

1. 如图连接网络 , 以太网分析仪连接局端及客户端 FE接口 2. 局端和远端配置以太网连接通道

3. 利用以太网分析仪来发送有 CRC错误、 Alignment 错误的以太网帧。 通过标准:以太网分析仪的接受端没有收到异常

包和错包 测试结果:

异常包不转发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2.4 雷击检验

测试项目:雷击检验

测试目的:检验设备防雷击性能 测试仪表:混合波发生器 测试过程:

1. 如图连接网络

2. 在设备正反极性上个施加 5 次 1.2/50μs-8/20μs 幅值为 6KV-3KA±10%的组合波 通过标准:设备在冲击中始终工作

正常 测试结果:

测试过程中无可见和可闻的损坏

测试结论:

通过 ( √ ) 不通过( )

3 网管测试

序号 要求 √ √ √ √ √ √ √ 测试结果 1 网管系统要求 厂家的网管平台应能管理本厂家所有设备 网管应具备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告警管理、安全管理、报表管理等功能。 网管应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网管系统应具有友好的图形界面,能帮助维护人员快速故障定位和日常维护。 能分析网上设备运行的性能数据,方便维护人员及时发现网络隐患。 网管应支持远端设备掉电、远端环回、激光器关断等监测功能。 2 基本功能 2.1 故障管理 网管本 身告警实时图形 / 列表显示 √ √ √ √ √ √ √ √ √ 应支 持的告警分级 功 能 告警确认 告警屏蔽 告警清除 告警同步 按需实时打印 具有对现场告警铃声抑制功能 网元管 理系统 还应系统可利用内部诊断程序识别所有故障并能将故障定位至具体的插 板。 该 至少能 能报告所有告警及其细节,包括告警产生时间、告警源、告警等级、 告警原因支持的 告等。 √ 警功 能 应具有可闻、可视告警指示。 具有告警确认和清除功能。 告警历史记录应可以查看、统计、过滤和自动输出到外部设备。 存储空间已满应有相关提示信息,告警存储时间至少保证满足 月。 √ √ √ 3个 √ 具有告警过滤和告警屏蔽功能。 能够设置告警严重等级。 √ √ √ 告警应能够主动实时上报。 2.2 性能 管理 同时对所有终端点的性能进行监视。 √ √ √ √ 警能存储和报告 15分钟和 24小时两类性能事件数据。 设备应支持自动上报和人工查询两种性能数据的收集方式。 能设置性能监视门限(如误码门限),在性能超出门限范围时产生性能越限告 能对不同终端点设置性能数据采集的开启和关闭,能对性能计数器进行复位。 √ √ 支持“当前”和“近期”性能数据的存储。性能报告能以 ASCII 码文件形式传 给外部存 储 设备。性能测量数据在网元管理器存储设备上的保存期限最少为:测量周期 为15分 钟的测量数据应能保存 30天,测量周期为 24小时的测量数据应能保存 60天。 2.3 配置管理 网元初始化配置,包括网元名称、网元地址、用户数据和单盘安装的设置等。 建立和修改网络拓扑图,应支持网元、光链路、子网等拓扑元素的显示 配置和监视网元状态,包括网元的管理状态、通信状态和可用状态等 √ √ √ √ 应具有对网元数据的管理功能,支持网元数据查询、打印、输出和一致性检查 等。具有 NE软件下载功能 实际网络的配置应能按用户请求以图形方式在网元管理系统屏幕上完成。 √ 2.4 安全管理 操作级别及权限管理 用户管理 日志管理,包括各种系统日志和操作记录 口令管理 √ √ √ √ √ √ 区域管理 安全告警 2.5 报表管理 告警(汇总)报表管理 √ √ √ √ √ √ √ √ √ 性能(汇总)报表管理 设备类型、数量、名称报表管理 设备单元盘软件版本报表管理 生成报表管理 取消报表生成管理 查询报表生成状态 设置 /修改报表格式 打印 /输出报表 附件

1.20km 光猫的光接口参数:

线路码型 NRZ + 扰码 接口码速 38Mbps 光源 LD

输出光功率 > -10dBm 接收器类型 PINFET

接收灵敏度 <-30dBm BER≤ 10-10 光连接器类型 SC/FC 中心波长 1310nm/1550nm

光模块可根据客户要求选择适合参数的光模块

2.E1 性能指标

输入抖动容限:

3. 以太网性能

单 E1 吞吐量

100M -100M 100M -100M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

4E1吞吐量

2.58 2.34 2.19 2.18 2.10 2.10 2.09

3836 1979

990 513 251 202 170

3836 1979 990 513 251 202 170

7672 3958 1980 1026 502 404 340

100M -100M 100M -100M

128 256 512 1024

10.08 10.94 10.15 9.76 9.59 9.52 9.51

14997 9239 4598 2293 1148 915 773

14997 9239 4598 2293 1148 915 773

29994 18478 9196 4586 2296 1830 1546

1280 1518

8E1吞吐量:

100M -100M 100M -100M

128 256 512 1024

19.38 17.50 16. 16.09 16.92 16.85 16.82

28835 14784 7537 3780 1906 1524 1286

28835 14784 7537 3780 1906 1524 1286

57670 29568 15074 7560 3812 3048 2572

1280 1518

Ping 包时延:

丢包率: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4. 雷击测试

我公司设备均由信息产业部信息产品防雷性能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通过 组合波,测试过程中没有可见和可闻的损坏。

1.2/50μ s-8/20μ s

混合冲击波试验, 试验中在设备正反极性上个施加 5次 1.2/50μ s-8/20μ s幅值为 6KV-3KA ±10%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