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来源:保捱科技网
2019年1月

DOI:10.16681/j.cnki.wcqe.201902016

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宋建武(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晋中,030801)文章首先阐述了榜样教育的内涵,又简述了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施的现状,继而分析了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摘要:

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优化路径,包括深入挖掘大学生榜样教育内涵;积极拓展大学生榜样教育渠道;完善大学生榜样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积极营造大学生榜样教育氛围。关键词:大学生;榜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1(2019)02-0037-02

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更好地引领广大大学生向榜样看齐,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所以,如何高效开展大学生榜样教育是当前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施的现状入手,探讨改进策略,对于促进高校大学生榜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榜样教育的内涵

目前,在学术领域,关于榜样教育的内涵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一般来说,榜样教育主要是通过某些阶段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及典型事迹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进行启发和影响,从而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觉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不同时期榜样虽然不同,但是实施榜样教育的主要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简单来说,榜样教育就是通过对先进人物的代表性思想和行为进行宣传,促使受教育者在榜样人物的事迹中获得启发与鼓舞,从而产生行为动机的一种教育活动。从整体来看榜样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首先,形象性。榜样教育所选取的榜样大多产生于受教育者生活中、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人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受教育者能够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正是由于榜样教育的形象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榜样教育的发展。其次,示范性。同其他教育方法或教育活动相比较而言,榜样教育的示范性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榜样自身的事迹或行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尤其是一些在学习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榜样,学校可以将其成长轨迹进行宣传,从而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示范性的引领作用。最后,感染性。榜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通过将榜样的事迹进行有效宣传,加深学生对榜样事迹的了解,借助有效的互动,引导学生将所思所想上升为一种思维,最终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榜样教育的感染性对于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施的现状(一)榜样教育实施的过程不够完善

过程决定结果,只有从过程出发逐步完善各个环节,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2]。从目前来看,高校在榜样教育开展

的诸多阶段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流程,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不足,直接影响了榜样教育的效果。有的高校在榜样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对内容的挖掘,忽视榜样与大学生之间的成长互动,这些都影响了高校榜样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所以,在今后高校榜样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围绕榜样教育规律,结合高校大学生榜样教育诉求,完善榜样教育环节与过程。

(二)榜样教育缺乏具体的实践

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在行为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从认识到实践,才能够有效检验教育的效果。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在榜样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大多关注榜样教育课程本身,挖掘榜样教育内涵,忽视了对大学生榜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一定层面上导致大学生对榜样学习的主动性及榜样学习所带来的直观体验并不是很强烈,影响了榜样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加之榜样教育和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很多高校大学生并没有将榜样作为未来学习和成长的标杆。

(三)榜样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

榜样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需要在教育方法方面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根据相关调研发现,当前榜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聆听榜样的讲座或观看榜样的宣传事迹视频等方式。这种被动的榜样教育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下大学生对榜样教育的诉求。如何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地革新榜样教育方法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榜样教育开展过程当中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3]。

三、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对榜样教育过程重视不足

大学生榜样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重形式、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高校只是在某些特定时间段开展榜样教育,并没有充分完善榜样教育实施的过程,细化榜样教育实施的步骤。之所以会出现榜样教育过程重视不足,是因为高校对于榜样教育认识不够全面,且榜样教育囿于传统的榜样教育观念。另外,榜样教育要产生持久深入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但是高校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以致难以对榜样教育过程加强重视。

作者简介:宋建武(1981—),男,汉族,山西灵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372019年1月

(二

)对榜样教育实践缺乏重视榜样教育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思想意识层面对大学生开展教育,还需要借助必要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地强化大学生对榜样的认知与学习。从目前来看,一些高校的榜样教育大多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善于通过理论宣教的方式来进行榜样教育,并没有充分地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榜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4]。在大学生榜样教育实践层面,目前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表面,无法将榜样教育实践与大学生生命成长、职业规划融合在一起,影响了榜样教育综合效能的发挥。

(三)对榜样教育方法研究及应用不足

榜样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导。有的高校虽然在课堂教学及相应的环节中融入榜样教育的一些科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与实施过程当中,由于师资力量及必要的硬件环境设施等方面不到位,影响了榜样教育的效果。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所存在的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在很大层面上,就是由于对榜样教育方法研究及探讨力度不足,影响了榜样教育开展的效果。所以,进一步强化对榜样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应该是今后大学生榜样教育开展需要注意的一个主要方面。

四、大学生榜样教育优化路径(一)深入挖掘大学生榜样教育内涵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科学开展,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从榜样教育的内容、榜样教育的价值等方面入手,不断地探讨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内涵。为了更好地挖掘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内涵,应该将大学生榜样教育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爱国、诚实、守信、善良、正义作为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主要方向。同时,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诸多的时代元素融入大学生榜样教育内涵之中。在丰富榜样教育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地提高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质感。同时,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的方式,结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对榜样教育的内容及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丰富大学生榜样教育内涵,促进大学生榜样教育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积极拓展大学生榜样教育渠道

在高校大学生榜样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教育渠道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榜样教育实施的过程,应该重视教育渠道的拓展。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传统的榜样教育渠道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积极探讨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板报、学生社团杂志等资源开展有效的榜样教育活动,将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另外,还应该借助校园网络、校园电视、广播等媒体将榜样人物的学习和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融合在一起。由此,通过丰富的教育渠道实施大学生榜样教育。

(三)完善大学生榜样教育评价体系

在榜样教育开展过程当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榜

38样教育评价体系。为了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大学生榜样教育评价体系,高校应该以学院基层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为主渠道,以“党建育人”“团学组织”“心理健康”“课外科

技”为评价指标来实施评价[5]。同时,还要将榜样的人生经历、学业成功经验、个人感受与体会纳入评价。榜样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大学生榜样教育成效大有裨益。

(四)进一步营造大学生榜样教育氛围

在高校榜样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将校园氛围与课堂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充分意识到榜样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为了有效促进校园榜样学习氛围的营造,学校可以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榜样人物事迹宣传展或榜样人物宣传演讲等活动,让榜样走近学生群体中间。例如,重庆大学为了强化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氛围,通过学校微博、电子大屏幕、制作学习榜样专题网页、编辑校报专刊、开展榜样宣讲等方式,向全校尽可能多的学生传递和分享先进经验。另外,在营造大学生榜样教育氛围的过程当中,一些高校积极与学校所在地区的英雄人物、劳动模范进行交流与互动,通过榜样人物事迹宣传展或榜样人物宣传演讲等活动,让榜样走近学生群体,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榜样之所以能够成为榜样的原因,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向榜样靠拢。通过榜样教育,进一步地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榜样的英雄事迹、先进事迹进行积极地践行。通过将大学生知情意行有机地衔接在一起,特别是重视大学生榜样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榜样教育落地生根,逐步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只有不断地在文化氛围方面,高校继续强化发挥作用,今后的榜样教育才能不断地实现纵深发展。

五、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当中,榜样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及榜样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这些不足出发,探讨了今后大学生榜样教育开展的优化路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高校榜样教育更好地开展。参考文献:

[1]王化明.以榜样教育为载体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以“青年学

子学青年**”教育实践活动为例[J].文存阅刊,2018(3):25-26.[2]王茜.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3):197-198.

[3]孙圣音“.互联网+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7.

[4]蔡健.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29-30.

[5]潘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139-1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