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红旗渠
李洁
当看完林县女儿李雷讲述的《红旗渠的故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一幕幕的展现着林县曾经的贫瘠和干旱,耳边也不停地缭绕着铁锤敲打山石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为此,我专门在网上搜了一些林县现在风景的图片,当我在为林县的新貌感叹的同时,也为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而震动。
当读愚公移山故事的时候,我觉得那不过是一个神话,当看到人们赞叹万里长城的雄伟时,我觉得那只是奴隶社会中奴隶的血泪与屈辱。但是当我看完《红旗渠的故事》后,我为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而震憾!
红旗渠从1960年开始开工,到一九七零年完全建成。整整用了十年。十年拼搏,十年血汗,我无法想象,在那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在那样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林县人仅仅靠着一双手,是怎么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然而事实是他们做到了,他们改变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扬光大。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计报酬,从无怨言,这是他们那代人身上最闪亮的品格,然而这种品格是我们这代在温室中长大的青年人最缺少的,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主观意识,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经然间也增加一股浮躁之气。我常听到这样的报
怨:工资太低了,物价太高了,工作干着没劲了,确实,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也曾为工资“月月光”而郁闷,但是当我看过《红旗渠的故事》后,我的心情平静了。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呢?当我们感叹“80后”的诸多困境时,比起六七十年代的人,我们已经幸福的太多了。
如今我们的企业仍然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困难无处不在,作为基层的员工,有时,我们看不到企业整体的规划,受限于自己的一个小空间内,为一些不能完善的机制、待遇而耿耿于怀。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引导,需要将目光看的长远一些,而“红旗渠”精神是最好的指明灯。相信每一届的局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使郸城局的发展更加强盛,使郸城局的职工更加富裕。我们也能感受到以郭为首的局领导班子正在为郸城局的发展、郸城局职工的福利而殚精竭虑。作为职工,我们能做什么呢?——学习并发扬“红旗渠”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外塑造郸城电力员工优秀、优雅的职业形象,对内增强自身业能技能水平,为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而不断努力。
企业是我们大家的企业,与我们每一个员工命运相关,血脉相连。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全心全意为郸城局的发展而努力,郸城局的发展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位员工也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