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8期 电子机械工程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一李建忠 本文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介绍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输l电 线路中的应用。介绍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现状、特点以及其组成。随 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 应用,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也会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 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 一甚至更长的时间。究其原因,这类保护装置是布线逻辑的,保护的每一 种功能都有相应的硬件器件和连线来实现。为确认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就需要把所具备的各种功能通过模拟试验来校核一遍。微机保护则不 同,它的硬件是一台计算机,各种复杂的功能是Fh相应的软件来实现的。 换言之 它是一个只会做几种单调的、简单操作的硬件,配以软件,把 许多简单撮作组合完成各种复杂功能的。因而只要用几个简单的操作就 、概述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满足电力系统 安全运行的要求是继电保护发展的基本动力。快速性、灵敏性、选择性 和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本要求。为达到这个目标,继电保护专 业技术人员借助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作出不懈的努力。随着科技发 展,在继电保护原理完善的同时,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元件、材料等也 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 集成电路式、微处理机式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是近三十年来继电保护领域最显 着的进展。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现在人们已普遍认可了微机保护在 电网中无可替代的优势。微机保护具有自检功能,有强大的逻辑处理能 力、数值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并且具备很强的数字通信能力,这一切 都是电磁继电器、晶体管继电器所难以匹敌的。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更 高性能、更高精度的数字外围器件的采用,一直是微机继电保护不断发 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 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 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其未来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 可以检验微机的硬件是否完好。或者说如果微机硬件有故障,将会立 即表现m来,如果硬件完好,对于以成熟的软件,只要程序和设计时一 样,就必然会达到设计的要求,用不着逐台作各种模拟试验来检验每一 种功能是否正确。实际上如果经检查,程序和设计时的完全一样,就相 当于布线逻辑的保护装置的各种功能已被检查完毕。一般微机保护装置 都具有自检功能,对硬件各部分和存放在EPROM中的程序不断进行自 动检测,发现异常就会发出警报。通常只要接上电源后没有警报,就可 确认装置究好 2.2可靠性高 计算机在程序指挥下,有极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因而它可以 实现常规保护很难办到的自动纠错,即自动地识别和排除干扰,防止由 于干扰而造成的误动作。另外,它有自诊断能力,能够自动检测出本身 硬件的异常部分,配合多重化可以有效地防止拒动,因此可靠性很高。 2.3易于获得附加功能 应用微型计算机后,如果配置一个打印机,或者其它显示设备,可 以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提供多种信息。例如保护各部分的动作顺序和动作 时间记录,故障类型和相别及故障前后电压和电流的波形记录等。还可 以提供故障点的位置。这将有助于运行部门对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4灵活性大 由于计算机保护的特性主要有软件决定,因此,只要改变软件就可 以改变保护的特性和功能。从而可灵活地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 信一体化发展。 二、微机保护装置 1.微机保护的现状 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工作量很大,尤其是一些复杂的保护。 微机具有高速运算、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微机保护是通过软件程序实 现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而微机保护可以实现很复杂的保护功能, 也可以实现许多传统保护模式无法实现的新功能。目前,微机保护的平 均无故障时间长达十万小时以上,这说明了微机保护是十分可靠的。 微机保护经过近20年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特高压输电线和直流输电在国内的 建设、大容量紧凑型输电技术的应用、FACTS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 动化技术的成熟以及集成智能化电力设备(智能开关及组合电器)、电 子或光电式互感器的投入运行都对微机保护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 题,他们对保护运行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快速性、灵敏性,保护的 构成方式,保护动作行为的改进,保护装置的高速通信能力以及保护新 原理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硬件和软件基础上,这些性 能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和实现。 微机保护在现场的普遍应用已经为现场继电保护人员带来了无可 比拟的优越性,不仅保护的正确动作率大大提高,而且由于其调试的方 便性使调试工作量大为减少,从而缩短了调试时间。然而,实现装置内 化。 2.5保护性能得到很好改善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很多原有型式的继电保护中存在的技术问 题,可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例如对接地距离的允许过度电阻的能力,距 离保护如何区别振荡和短路等问题都以提出许多新的原理和解决办法。 2.6保护装置体积缩小 套微机保护装置,可以实现多种保护功能,例如一套LFP一901A 微机保护装置有3个的CPU可以实现距离保护、零序保护、自动 重合闸等功能。因此在组屏时,体积要缩小,便于现场的安装维护。 3.微机保护装置的组成 一微机保护装置的数字核心一般由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 Watchdog等组成。目前数字核心的主流为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即 通常所说的单片机;输人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入变 换回路、低通滤波器及采样、A/D转换)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 接口和各种告警信号、跳闸信号及电度脉冲等)。 参考文献 [1]钟松茂,李火元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指导》.北京:中 国电力出版社,1996.7. ・ [2]郭光荣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 部100%的实时状态监视和自检,特别是加强对装置内部薄弱部位的监 视以及实现装置的全自动化测试,不仅是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 要求,更是现场继电保护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 2.1维护调试方便 [3]杨晓敏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电 力出版社,2010.2. [4]邵玉槐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社,2008.6. 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整流型或晶体管型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工作 量很大,尤其是一些复杂保护,例如距离保护,调试一套常常需要一周, ・144・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惠州龙门供电局平陵供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