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说课稿

来源:保捱科技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 1读懂彼此的心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3弘扬优秀家风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

4我们的公共生活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6我参与我奉献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9中国有了党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战争的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说课稿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本单元主要以历史为载体,呈现、体会、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把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融入其中,让自己成为“爱国小卫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为主体,以与该事件有关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为背景,落脚于该事件对今天的启示。主要提供了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鸦片的危害和虎门销烟:第二部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100多年后的回归,引导学生明白,通过研究,了解我国近代历史上屡造列强侵略的史实,初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心和自豪感.

本课落实了《课程标准》晓得近代我国造受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先辈。建立奋发蹈厉的爱国志向,晓得中国党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的成绩。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竞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方针:

1.初步相识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相识中国遭受本国列强欺负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相识列强侵华犯下的罪罪行径,晓得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举行了不平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肉体和民族正气和抗争肉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肉体,建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

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学情分析

虎门销烟、签定《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这段从鸦片战争以来本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因为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充满耻辱的历史。对于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胜利、经济腾飞年代的现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知之甚少。与抗日战争相比,一则相距年代较远,更因为关于这段历史的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影音、文学作品远远少于前者。在和平盛世的今天,有必要举行这段历史的重温和教育,弘扬民族肉体,从血泪的历史中,从魔难中直面历史。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历史为鉴,自暴自弃。从少年儿童做起,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完成真正属于中华民族巨大的。同时将史上鸦片为中国带来的深重危害与今天“珍爱生命,阔别毒品”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

2.学法:自主研究探究、亲身实践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晓得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起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相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形。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举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举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 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罂粟。

2、师述: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年代,鸦片充斥了市场,两百多万人深受其害,“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的称号由此而生!(出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

1839年,林则徐向皇帝上书:“鸦片不禁,灭种”的危险,皇帝派他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虎门销烟”这一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一幕。今天,我们就要研究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一课中的《虎门销烟》。(出示课题)

活动二:了解毒品害处,揭露侵略野心 1、师述:虎门销烟的“烟”指的就是鸦片烟。

2、讨论交流:鸦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3、小结: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

4、师述: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毒品家族日益壮大。(出示图片现代毒品:海洛因、冰片、等)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人数超过10万。截至2004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114.04万。每年因吸毒约耗费390亿人民币。

5、交流你所晓得的毒品危险生命安康、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例。

过渡:13年6月3日,在广州虎门海滩,演出了大快民气的一幕――销毁鸦片!

活动三:了解虎门销烟过程,体验大快人心之感 1、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图,标一标虎门地点位置,找一找珠江所经流域。想一想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

了解虎门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沿海,是鸦片走私入口的大门。

2、读一读故事,相识虎门销烟过程。 3、师简介林则徐,出示:

“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读林则徐的话,体会其禁烟的决心。

4、出示“约2万箱,重达119万千克”一系列数字,想一想: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5、观看电影片段“销烟”,看广场英雄纪念碑上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

仔细观察销烟现场的布置、气氛,林则徐的神气动作,士兵、大众的动作、反应,谈谈体会。

小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抗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

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风,为中华民族扬,令国人扬眉吐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6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表达敬意 活动四:体悟耻辱,解析《南京条约》

1、过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出示《南京条约》内容,并举行解读。割地:割让破坏领土完整)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进行经济掠夺) 协定关税:(无法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 3、出示英控海关和跑马厅的照片。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他们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的利益,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活动四:你说我说,前世今生 1、阅读“回归”材料,谈谈感受。

2、小讲坛: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来日诰日”

3、总结:今天,古老的中华焕收回生机和活力,我们唱着“东方红”,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日渐强盛的崭新年代。让我们紧记:只有发展,只有国力的强盛,这段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相识圆明园昔日的光辉和圆明园的罹劫过程,初步相识近当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过程方法: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糜烂清的痛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气忿之情。紧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士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达到引领学生相识历史、以史为鉴,奋发蹈厉的目的。

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相识这段历史。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收到了一位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来,让我一起来听一听。“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2、听了雨果的这段话,你脑海中的圆明园是怎样样的?有什么疑问吗?

3、但是,这一奇迹现在已荡然无存,留在我们眼前的只有几根残缺的大石柱。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纪念碑,诉说那段屈辱的历史—板书:圆明园的诉说。

二、研究新课,体验明理 活动一:惊叹圆明园的辉煌

师: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现在却只留下这些残垣断壁。那么,你晓得圆明园在哪儿吗?你晓得多少关于圆明园的故事?

师小结:气势恢宏的建筑,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不知凝聚着古今中外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因此,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活动二:惋惜圆明园的毁灭

1、令人遗憾的是,令人悲愤的是,这“万园之园”竟被一把无情的火烧成了灰烬,那么,火烧圆明园是在什么情形下产生的呢?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

师:这把无情的大火把我们引觉得豪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片灰烬,毁于一旦。——板书:毁于一旦

2、想一想,当时的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掠夺、焚烧?[出示课件]南京条约的内容,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到条约的心情。

3.师:是的,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这份条约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可是还有比这更令人愤怒的事,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你们知道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吗?

4.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到掠夺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中国强大了。)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强大了?(生自由说)

三、全课总结,深化情感

师: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圆明园的美、侵略军的无耻以及清的昏庸,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同学们,历史虽然过去,但是警钟依然长鸣,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用心铭记这段耻辱的过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让圆明园从此不在哭泣。最后让我们在这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