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齿轮转位系数

齿轮转位系数

来源:保捱科技网


变位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设计变位齿轮时,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可采用不同的设计步骤。 (1)已知z1、z2、m、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

1)选择传动类型,若z1+z2 < 2zmin,必须采用正传动,否则可考虑其它传动类型;

2)选择两齿轮的变位系数;

3)计算两齿轮的几何尺寸;

4)验算重合度及轮齿强度。

(2)已知z1、z2、m、a'、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

1)计算啮合角α'

cosα'=(a/a')cosα

2)选择两齿轮的变位系数

invα'=2tgα(x1+x2)/(z1+z2) + invα

x1+x2=(z1+z2)(invα'-invα)/2tgα

x1≥ha*(zmin-z)/zmin,x2≥ha*(zmin-z)/zmin

3)计算两齿轮的几何尺寸

4)验算重合度及轮齿强度

(3)已知i、m、a'、α、ha*和c*时,其设计步骤为:

1)确定两齿轮的齿数

因 a'=acosα/cosα'=[m(z1+z2)/2]cosα/cosα'=[mz1(1+i)/2]cosα/cosα' 故z1≈2a'/(i+1)m 取整数,

z2=iz1 取整数。

思考题:

1)某机器中的一对外啮合标准圆柱直齿轮,小齿轮轮齿严重磨损,拟报废,大齿轮轮齿磨损较轻,拟修复。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使传动能恢复使用? 2)图示为一单联滑移齿轮机构,已知基本参数为m=3mm,z1=18,z2=30,z3=27。试问有几种设计方案?哪种方案较好?

3)吊车行走机构中有一对标准直齿轮传动,已知z1=13,z2=47,m=3mm,齿轮1因根切经常断齿。试问采用什么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 用齿条插刀加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已知被加工齿轮轮坯的角速度ω1=5 rad/s,刀具的移动速度为0.375m/s,刀具的模数m=10mm,压力角α=200。

1)求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1;

2)若齿条分度线与被加工齿轮中心的距离为77mm,求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3)若已知该齿轮与大齿轮2相啮合时的传动比i12=4,无侧隙准确安装时的中心距a'=377mm,求这两个齿轮的节圆半径r1'、r2'及啮合角α'。 解:(1)齿条插刀加工齿轮时,被加工齿轮的节圆与其分度圆重合,且与刀具的节线作展成运动,则有

r1ω1=V刀 而r1=mz1/2

故得 z1=2V刀/mω1=2*375/(10*5)=15

(2)因刀具安装的距离(L=77mm)大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mz1/2=75mm),被加工齿轮为正变位,其变位量为

xm=L-r1=77-75=2mm x=xm/m=2/10=0.2

故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齿厚为

s=(π/2 + 2xtgα)m=(π/2 + 2*0.2*tg200)*10=17.1mm

(3)由两齿轮的传动比i12和实际中心距a'可知

z2=i12z1=4*15=60 i12=ω1/ω2=r2'/r1'=4

r2'=4r1'

r1'+r2'=a'=377mm

联立求解上面可得r1'=75.4mm,r2'=301.6mm

两齿轮的标准中心距为

a=m(z1+z2)/2=10*(15+60)/2=375mm

由cosα'=acosα/a'=375cos200/377=0.93471

α'=20.8190

第二段~~~~~~~~~`

齒輪轉位係數

轉位係數x是徑向轉位係數,加工標準齒輪時,齒條形刀具中線與齒輪分度圓相切。加工轉位齒輪時齒條形刀具中線與齒輪分度圓相切位置偏移距離xm,外移x為正,內移x為負。除了圓錐齒輪有時採用切向轉位xt外,圓柱齒輪一般只採用徑向轉位。

轉位係數x的選擇不僅僅是為了湊中心距,而主要是為了提高強度和改善傳動品質。轉位齒輪的主要功用如下:

(1)減小齒輪傳動的階組尺寸,減輕重量 在傳動比一定的條件下,可使小齒輪齒數zl<zmin,從而使傳動的階組尺寸減小,減輕機構重量。

(2)避免根切,提高齒根的彎曲強度 當小齒輪齒數z1<zmin時,可以利用正轉位避免根切,提高齒根的彎曲強度。x≧xmin=(Z-Zmin)/Zmin,對α=20o時,Zmin=17。 (3)提高齒面的接觸強度 採用齧合角α’>α的正傳動時,由于齒廓曲率半徑增大,故可以提高齒面的接觸強度。

(4)提高齒面的抗膠合耐磨損能力 採用齧合角α’>α的正傳動,並適當分配轉位係數xl、x2,使兩齒輪的最大滑動率相等時,既可降低齒面接觸應力,又可降低齒面間的滑動率以提高齒輪的抗膠合和耐磨損能力。

(5)配湊中心距 當齒數z1、z2不變的情況下,齧合角α’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中心距,以達到配湊中心距的目的。

(6)修復被磨損的舊齒輪 齒輪傳動中,小齒輪磨損較重,大齒輪磨損較輕,可以利用負轉位把大齒輪齒面磨損部分切去再使用,重配一個正轉位小齒輪,這就節約了修配時需要的材料與加工費用。 選擇轉位係數的基本原則

(1)潤滑條件良好的閉式齒輪傳動 當齒輪表面的硬度不高時(HBS<350),即對于齒面未經滲碳、滲氮、表面淬火等硬化處理的齒輪,齒面疲勞點蝕或剝傷為其主要的失效形式,這時應選擇盡可能大的總轉位係數x,即儘量增大齧合角,以便增大齧合節點處齒廓的綜合曲率半徑,減少接觸應力,提高接觸強度與疲勞壽命。

當輪齒表面硬度較高時(HBS>350),常因齒根疲勞裂紋的廷伸造成輪齒折斷而使傳動失效,這時,選擇轉位係數應使齒輪的齒根彎曲強度儘量增大,並儘量使相齧合的兩齒輪具有相近的彎曲強度。 (2)開式齒輪傳動 齒面研磨磨損或輪齒折斷為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故應選擇總轉位係數xΣ盡可能大的正轉位齒輪,並適當分配轉位係數,使兩輪齒根處的最大滑動率相等,這樣不僅可以減小最大滑動率,提高其耐磨損能力,同時還可以增大齒根厚度,提高輪齒的彎曲強度。

(3)重載齒輪傳動 重載齒輪傳動的齒面易產生膠合破壞,除了要選擇合適的潤滑油粘度,或採用含有加入劑的活性潤滑油等措施外,套用轉位齒輪時,應儘量增大傳動的齧合角(即增大總轉位係數xΣ),並適當分配轉位係數xl和x2,以使最大滑動率接近相等,這樣不僅可以增大齒面的綜合曲率半徑,減小齒面接觸應力,還可以減小最大滑動率以提高齒輪的抗膠合能力。

(4)高精度齒輪傳動 對于精度高於7級的重載齒輪傳動,為了減小節點處齒面上的壓力,可以適當選擇轉位係數,使節點位於兩對齒齧合區,以減少每一對齧合輪齒上的載荷,提高承載能力。 (5)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可以採用高度轉位或角度轉位,而實際上多採用標準齒輪傳動。利用角度轉位,可以增加齒面的綜合曲率半徑,有利於提高斜齒輪的接觸強度,但轉位係數較大時,又會使齧合輪齒的接觸線過分地縮短,反而降低其承載能力。故採用角度轉位,對提高斜齒圓柱齒輪的承載能力的效果並不大。有時,為了配湊中心距的需要,採用轉位齒輪時,可以按其當量齒數zv(=z/cos3β),仍用直齒圓圓柱齒輪選擇轉位係數的方法確定其轉位係數。 選擇轉位係數的條件: 1. 保証加工時不根切;

2. 保証加工時不頂切; 3. 保証必要的齒頂厚; 4. 保証必要的重合度 5. 保証齧合時不干涉;

通常採用角度轉位,大、小齒輪都用正轉位,按等滑動比的原則選取。一般總轉位係數≦1.2,小齒輪轉位係數xl=0.3~0.5較佳。按下面半經驗半公式方法進行轉位係數分配: (1) 如果xΣ=0 和 z1≦17,x1=0.4 (2) 如果z1 /z2 =1 和 x1≦0.6 如果z1 ≦20,x1=0.7xΣ 如果z1 > 20,x1=0.65xΣ (3)如果0.61,x1=0.5x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