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项目编号 导师姓名 所在单位 目的站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研究 纵向 2009-R2-2 何晓鸣 横、纵向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教授 所学专业 课题类型 论文 课题性质 结合实际 武汉市城市圈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研究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有否科研背景 道路工程 有 有否实际工程背景 有 职称 土建学院 上机时数 100(小时)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提供完整的设计和论文。要通过毕业设计掌握交通运输能力调查方法,并与运输能力相协调,进行客货运站总体布局求 改造;掌握战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程度评价及方案优化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主要问题的能力,培养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一、绪论:论文主要内容、思路;选题的意义等 二、咸宁市交通运输发展概况;咸宁市客货运场站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三、咸宁市交通运输能力调查,包括交通调查内容与方法;交通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交内通需求分析与预测等 容 四、客货运站总体布局改造 五、战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程度评价及方案优化 预六、结论与展望 毕业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文件:论文一本,英文翻译(中、英文);通过毕业设计掌握交期 通运输能力调查方法,并与运输能力相协调,进行客货运站总体布局改造;掌握战场改造目与运输能力协调程度评价及方案优化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标 立工作能力。 教本课题能否满足综合训练学生的教学要求 研室审查小组意见 院系审定意见 院长(系主任)(签字): 2007年 月 日 课题中有无基本工程训练内容,份量多大(限于理工专业) 本课题的要求、任务、内容是否明确、具体 进行本课题现有实施条件是否具备 工作量是否饱满,课题难度是否适中 进行本课题尚缺的条件本单位能否解决 对本课题的评审结论: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7年 12月 31日 注:1、表内各项内容指导教师都必须认真填写。2、上机时数包括论文录入时数(统一计24小时)和设计(论文)中需上机时数。3、课题类型:设计或论文。4、课题性质:结合实际或理论研究。5、课题来源:纵向、横向或自拟课题,对于纵向和横向课题要求需将项
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来源(单位)等3栏填写清楚。
附件2
一.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拟定题目 站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研究 指导教师 何晓鸣 (签名) 专 业 学号 姓名 课题内容: 一、绪论:论文主要内容、思路;选题的意义等 二、咸宁市交通运输发展概况;咸宁市客货运场站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三、咸宁市交通运输能力调查,包括交通调查内容与方法;交通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等 四、客货运站总体布局改造 五、战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程度评价及方案优化 六、结论与展望 课题任务要求: 1.掌握交通运输能力调查方法; 2. 与运输能力相协调,进行客货运站总体布局改造; 3. 掌握掌握战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程度评价及方案优化方法; 4. 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预期目标: 毕业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文件:论文一本,英文翻译(中、英文);通过毕业设计掌握交通运输能力调查方法,并与运输能力相协调,进行客货运站总体布局改造;掌握战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程度评价及方案优化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二.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指导书
指导教师:何晓鸣(土建学院)。
(一)设计论文:
1.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要领与格式严格按照《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手册》进行。
2. 图表规格说明:表应有表名、表号,表中字应比文中字小1号。 3. 设计手段:采用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工程应用等方法。 4. 设计难点:战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研究。 5. 设计所用基础知识:交通调查、站场规划。 6. 设计所用新知识:战场改造与运输能力协调研究。 (二)检索关键词:
与本设计内容相关的检索关键词有: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站场station;运输能力transport capacity;交通调查traffic investigation;布局方案layout program;评价evaluation;优化optimization;改造transformation;协调coordination;研究research等。
(三)外文翻译:要求见工作手册。 (四)毕业设计答辩
1.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按规定格式提交规定的设计成果(5月30日以前),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能参加答辩。
2.缺席时间超过总设计时数1/3者不能参加答辩。
3.答辩前准备10~15分钟的介绍,简述自己所做的工作,作成PPT演示讲解。 (五)设计的几点要求
1.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设计开始后一周内提交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设计提纲、设计时间安排等。报告交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题。 2.设计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不得抄袭。
3.设计者加强纪律性,老师规定的见面时间不到者按缺席处理。
(六)主要参考书籍资料(论文结束时应列出中英文参考书,参考书的数量、规定、格式等见工作手册,且必须按要求插入论文。)
1. 张三省,姚志刚.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陆化普.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 任科社.交通运输系统规划[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赵建有.道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 刘灿齐.现代交通规划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6. 胡大伟,王金妹. 公路运输枢纽站规划方案评价方法[J]. 长安大学学报,2004 7. 王建军,刘建超,陈宽民.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8. 张亚宁,李静,潘宗友.路运输枢纽层次的划分[J].甘肃科技,2006 9. 陈颖雪.中小城市公路客运枢纽发展模式浅析[J].道路交通,2007 10. 王炜等.城市交通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1. 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2. 李峻利.交通工程设施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3. 严宝杰等.道路通行能力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4. 李江.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5. 翟忠民.道路交通组织优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6. 17. 18. 19.
熊巧.公路枢纽客运站的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虞明远.公路主枢纽运输量预测及适站量确定[J] .公路交通科技,1992
高文杰等.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陈焕江.公路客运站布局和选址方法的研究口[J],公路交通科技,2001
20. 王冬.道路运输枢纽的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 吴强.公路运输总体布局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4 22. 盖轶婷.公路运输枢纽宏观布局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3. 刘晓明.城市客运枢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6 24. Xu Tiao-feng, He Xiao-ming. Regional Economic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nsport Study. 2008 Conference on Region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8.
25. Florian M.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odels. Alllsterdam: North一Horland,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