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回填土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论文

回填土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论文

来源:保捱科技网
回填土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论文

摘要:因为很多给排水管道都是埋地管,在地下运行几十年后,难免会因地基的沉降而发生问题。因此,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要应除了要有效处理管道基础外,选择管材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给水管最好是使用如橡胶接口、法兰式接口等柔性接口;尽量增加排水管的坡度,尽量少用水泥砂浆抹带。用橡胶接头处理建筑物有压管与连接处。由于建筑物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容易切断管道,使用上述方法比较有效。

给水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配套和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很多方面。给水排水工程必须具有网络性和完整性。而给水排水管道是埋藏于土层中,跟回填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土质基本上可以分成岩石类、大块碎石类、沙土类和粘土类。排水管道在粘土上施工的最多,因为粘土在我国的分布最广。但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粘土的性质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回填土的性质及对管道的影响

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工程处,因为管道埋设在地面以下,原来的原土位置被管道所代替,管道地基要承受的总压力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基础为原土即可满足给排水管道设计要求,即管沟底部为密实的砂土或粘土就可达到管道的设计承载力。而在很多大的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被挖开后回填,因为搬动了原土,土体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土的结构是导致变形的重要因素,回填土在堆放一定的时间后体积会变小,并且会重新压实土。因为这些回填土并不是很稳定,所

以,给排水管道埋设于回填土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处理回填土不妥,就会发生管道基础的下沉,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

切断管道;

管道发生裂纹,管道的接口出被损坏; 排水管发生反坡度;

渗漏使得整个管段地基发生变形和沉降,最终导致管道破坏。 因此,必须有效处理回填土,真正保证管道的经济和安全运行。 二、回填土区域的土体处理

回填土主要分为素填土和杂填土。素填土在经过分层压实和夯打后可以基本达到原土的密实度,可用作管道基础;而因为杂填土的稳定性不强,应该在给排水管道经过地段换土,挖去基础底面下面的杂填土,用砂土或粘土来代替,经过分层压实后构成密实的结构,以便达到管道的设计承载力。一般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分层翻夯法

确保夯打每层的土厚度在20cm~30cm之间,如果土体干燥,可以加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点石灰,夯打4~5次,如果管径较大,且管线较长,可以使用碾压机施工。相关资料显示,在19年施工的一个给水管道工程,管线设计了DN300cm,埋深1.8m,其中有80多米穿过回填土地段,管底下回填土厚40cm~70cm,试验测得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92g/cm3,经过分层翻夯后,测得土的干密度为1.74g/cm3~1.85g/cm3,回填土夯实后密实度达到了90.6%~96.3%。说明分层翻夯后,回填土的孔隙率基本接近原土,达到了管道基础的

设计要求。在十几年的运行后,本工程区域没有发生地基下沉和管裂等问题。

(二)砌砖支墩法

目前很多建筑物都使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的形式,很多工业建筑物的基础很深,往往给开挖带来很大的困难。当需要在附近埋设管道时,在回填前应砌筑砖支墩至管底标高,这样,当回填土发生变形时,管道的荷载由砖支墩承载,使管道不至于发生沉降或破坏。支墩尺寸一般大于管径30cm~40cm。此法可以节约很多开支。资料显示,这种方法在1998年在用于了某水源输水管道施工中,DN600cm的输水管有40多米经过回填土地段,采用此种方法处理,经过这么多年的运行,并无管道损坏事故发生,运行良好。

(三)重夯法

重夯法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夯实回填土,夯击作用破坏了土体原来的疏松结构,改变了土壤骨架颗粒间的连接形式,土的颗粒重新排列得更加密实,使其形成稳定的结构。这种方法适用于回填土较深的地区,一般1m~3m之内。由于夯实的效果与夯实次数有关,为了得到合适的夯击能量,必须取样试验。夯击后的土体应基本达到原土的密实度,这样即可满足管道基础的设计要求。

(四)桩基法

对于回填土较深的地区,用强夯方法不经济,也很费时;用砌砖支墩的方法,开挖工作量又很大。从经济上、施工上看,采用桩基为宜。常用的有挤密桩、灌注桩和预制桩。挤密桩是先在土中打成孔,

向孔内填入灰土或其他材料加以捣实而成。灌注桩是在桩位上成孔,然后在孔内灌入混凝土制成。预制桩是将预制好的各种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做成一定的桩打入土中。总之不论是哪一种桩基,都应做至原土层或坚硬土层。

三、管道的纵向处理 (一)强化管道纵向刚度

对预制砼和钢筋砼圆管,当为换填处理、群桩处理和长桩处理而桩距≤2m时,管子接口采用预制钢筋砼或现浇砼套环,在砼管座内加直径≥ 12mm的钢筋间距≤250mm的纵向钢筋网,同时纵向应满足砼断面最小含筋量的要求。当桩距较大时,应按管道上作用的荷载将管座作为纵向梁计算,当管座截面尺寸不够时,可将砼管座改为3600满包。

对矩形砼结构管道应采用整体钢筋砼基础,基础内钢筋直径 12~ 200mm。当为长桩处理时要考虑纵向受力,横向要考虑基础底板下土可能形成空隙的情况,在纵向可利用基础和墙形成的凹形断面作为支梁上的连续梁计算,这时应该适当增加顶板和底板的纵向钢筋,还应在砖墙顶处加钢筋砼帽梁来加强整个断面的整体性。当为长桩处理面桩距较大时,应对纵横向进行相应的计算。

(二)对管道接口做柔性处理

对换填处理和群桩处理的管段应采用柔性接口,以适应处理后还可能出现的微量不均匀沉陷。当为预制砼和钢筋砼圆管时,柔口间距按换土的深度,一般为每6~10m一个,必要时也可每节管子都作为

柔口。柔口段应超过地基处理与不出来的过渡段。当为矩形和拱形混合的钢筋砼结构管道时,可每隔10~25m做一个沉降缝。

四、管道两侧及顶部回填土的压实处理

管道两侧及顶部回填土处理不当时,容易发生拱形及底部均出现裂缝。管道顶部回填土的初期无法形成拱形,荷载呈倒拱形,使管道两侧土体的部分荷载转移到管道的上部,加上不均匀性,很容易使管道(尤其是顶部)产生纵向裂缝。为了改善管道受力条件,应对管道上部及两侧回填土的密实度提出要求。一般管顶以上50mm,压实度应>85%,管顶500mm以上至地面,按当年修路标准,压实度一般达到90%以上,高等级应达到95%以上;当年不修路,可控制在85%以上。对于管道两侧的回填土可以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使两侧回填土压实度>90%,同时两侧同步回填碾压,禁止用推土机回填管道顶及两侧的回填土,确保回填土的质量。

但当管道顶部回填土较厚时,也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从受力分析看,当管径较大,开挖范围大,管道埋设较深时,管道上的垂直荷载不仅来自于管道上部,而且来自管道两侧的回填土。由于两侧回填土一般不处理,管道顶部回填土在初期无法形成拱型,荷载是倒拱型,使管道两侧土体的一部分荷载转移到管道的上部,加上不均匀性,很容易使管道(尤其是顶部)产生纵向裂缝。为了改善受力条件,应对管道上部回填土(特别是管道两侧的回填土)的密实度提出要求,进行必要的夯实处理管道的纵向处理

五、给排水管道设计要点

因为很多给排水管道都是埋地管,在地下运行几十年后,难免会因地基的沉降而发生问题。因此,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要应除了要有效处理管道基础外,选择管材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给水管最好是使用如橡胶接口、法兰式接口等柔性接口;尽量增加排水管的坡度,尽量少用水泥砂浆抹带。用橡胶接头处理建筑物有压管与连接处。由于建筑物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容易切断管道,使用上述方法比较有效。

参考文献:

[1]钟义华.施工荷载和开挖情况对土压力影响问题的探讨[J].上海水利.1998(01).

[2]于宝军,许春生.关于回填土地段排水管道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0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