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同步操练之青柳念文创作
1.《次北固山下》作者______,______人,______代诗人,他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走,当舟次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题目中“次”是________的意思,本诗属______言____诗. 2.断定正误
①这首诗以第二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 )
②“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示“潮平”的成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坦荡.“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诗人不必“风顺”,而用“风正”,因为有时风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顺风,又是和风,帆才干够“悬”,一个“正”字包含为“顺”与“和”的内容,表示了风平浪静的风光.( )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都表示了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成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生思乡之情呢?( ) 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紧承三联而来,与首联遥相呼应,使全篇覆盖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 15.这首诗表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到处颂扬,“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答: 答案:
15.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
16.“生”“入”采取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
无意说理,却在描述景物季节中蕴含哲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