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精品教案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精品教案

来源:保捱科技网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

《伊索寓言》

【导入新课】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的果子的人,都会变得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庇护、添头、虚荣”的词语意思。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3、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

【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

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文体知识】

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寓言特点:①鲜明的教育性;②强烈的讽刺性;③故事情节的虚构性;④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⑥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知识链接】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描写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幽默),语言简洁朴素(平易近人),富有哲理的特点,对后代影响很大,是古希腊,古罗马民间流传的讽刺喻人的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人物简介】

赫耳墨斯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他穿有带飞翅的凉鞋,手持魔杖,能像思想一样敏捷地飞来飞去,故成为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他是宙斯与迈亚之子,是商人和贸易的保护神。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的众神之神,统治宇宙万物的至高无上的主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主神专指宙斯),人们常用“众神和人类的父亲”、“神王”来称呼他,是希腊神话诸神中最伟大的神。他以霹雳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界。

赫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婚姻与生育女神和第三代天后,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第二代神王神后克洛诺斯和瑞亚的女儿,与宙斯分享权力的共治者,宙斯的姐姐和第七位妻子。也是婚姻、生育之神,肩负着保护妇女的指责。

【读音释义】

(1)庇护(bì):保护,袒护。 .(2)爱慕(mù):喜欢,向往。 .

(3)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4)虚荣:表面的光彩。

【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概括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明确:赫尔墨斯到人间问自己受到多大尊重,最后发现自己一文不值。

2、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一句话点明寓意(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一文不值),耐人寻味。

【合作探究】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明确: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尔墨斯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笑”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表现了他自信有把握胜过赫拉的自命不凡的心理。

4、赫耳墨斯在打听雕像的价钱时,最希望听到怎样的答案?

明确:比别的神更贵。

5、“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人们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6、作者写雕像者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明确: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

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7、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明确: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

8、寓言生动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赫耳墨斯形象?课文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

寓言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9、归纳主旨

明确:这则寓言运用巧妙的反衬手法,讲述了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10、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以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明确:(1)人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2)生活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越是过高地看待自己,失望往往越大。

(3)轻视别人的人往往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4)人的价值不是由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看你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5)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11、这篇寓言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用议论点出寓意。

在表达方式上以叙述为主,间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写作特色】

(1)语言简洁朴素、人物生动形象。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语言简朴。在短短的三问三答之中,故事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形象。比如,在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时,一个“笑”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神态和心理。 (2)讽刺绝妙、寓意深刻。

当赫耳墨斯自信满满的认为人们会更尊重他的时候,偏偏得到了一个当作“添头”白送的回答,希望和结果的巨大反差使寓言讽刺绝妙、寓意深刻。

(3)情节曲折、构思精巧。

文章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的,在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简单的三问三答中,就形成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而又合情合理的高潮和结局。短短的篇幅能把情节表现得如此曲折,可见构思的精巧。

【课堂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生动描述,变化统一,起伏跌宕,耐人寻味,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其实最没有价值。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究竟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

明确:要谦虚,要有真才实学,不要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课堂检测】

1、填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篇短文选自《_________》。其作者相传是______(国名)的_______(人名)。

答案:古希腊 伊索寓言 伊索

2、第一段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心理活动描写 B.人物对话描写 C.设置悬念 D.肖像描写

答案:B

3、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后概括其寓意。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食品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歌曲,没功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选自《伊索寓言》)

答案:寓意: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或凡事都有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