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ISO22000内审检查表

ISO22000内审检查表

来源:保捱科技网
 检查表

(依据ISO22000:2015编制)

被审核单位: 审 核日期: 页 数: 审 核 员: 审核组长签字: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企业是否按本标准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进行更新。 ●确认本次审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范围。 (该范围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品类别,加工和生产场地) ●体系范围内可能发生与产品相关的、可预期的食品安全危害能否得到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组织产品不直接或间接伤害消费者; ●在食品链范围内与其产品安全有关的适宜信息的沟通渠道; ●怎样进行内部沟通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更新的信息,以确保食品安全; ●怎样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评价,必要时进行更新,体现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最新信息 ●针对外购产品和外包过程,应确保控制对这些产品和过程实施控制。对此类外购产品和外包过程的控制是否食品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并形成文件。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有无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 ●哪些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评审记录 A B C 4.2.2 文件控制 ●是否建立和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名称?能否控制所有管理体系的文件? ●体系文件在发布和修改之前经过谁审查和批准?是否符合规定资格? ●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是否得到控制?有无使用失效文件或作废文件? ● 在体系运行至关重要的所有操作点,是否有适宜版本的文件? ●外来文件能否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失效文件是否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及时将撤回?有无记录?有无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需要保存的失效文件,怎样标识? ●各种文件保存期限如何?是否满足产品寿命、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 ● 对文件修改状态标识怎样规定,实际如何? ● 是否有文件、记录清单?共多少文件? 4.2.3 记录控制 ●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5管理职责 评审记录 A B C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对其发展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何承诺? ●经营目标是否支持食品安全? 5.2 食品安全方针 ●是否制定食品安全方针目标并形成文件; ●最高领导者是否理解方针目标主要内容; ●是否签署确定体系的范围,了解体系所覆盖的产品或产品种类和生产现场; ●食品安全方针有无由可测量的目标来支持。 ●方针和目标与经营目标以及顾客、管理机关及企业自身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是否相符; ●怎样保证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方针和目标在各个层次上得到理解、贯彻和保持; ●是否建立并确保实施外界沟通的适用程序? 5.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怎样保证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4.1要求,并支持食品安全的目标的要求。 ●怎样保证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4 职责和权限 ●是否有规定相关任务、职责和权限的文件,并针对相关事项进行沟通。 ●是否规定承担以下工作的人员的职权: 识别并记录与产品、过程及HACCP管理体系有关的任何问题; 评审和处置不合格品; 采取与产品、过程及HACCP管理体系有关的不符合的纠正和必要的预防措施。 ●是否任命HACCP小组/组长并规定职权; 5.5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食品安全小组长是否具有下列职责和权限: 确保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与国际标准一致; 直接向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汇报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以供其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根据进行评审; 为食品安全小组人员安排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可包括与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6 沟通 5.6.1 外部沟通 ●是否建立沟通渠道以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得到充分地沟通? ● 询问总、H沟通的文件是?方法有哪些?、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评审记录 A B ●怎样与以下各方进行沟通: 供应商和分包商; 消费者,特别是有关产品信息(包括预期用途,具体贮存要求,及保质期)、询问、合同或定单处理包括修订和客户反馈包括投诉; 食品权威机构, ●消费者信息(意见/要求)的记录是?查看顾客意见的落实情况。 ●负责与食品安全有关信息的外部沟通的人员是否得到授权? ●负责沟通的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知识,以履行其在食品安全链中的相应职责? 5.6.2 内部沟通 ●内部沟通包括哪几种?是否包括:影响食品安全岗位员工间的沟通;HACCP小组的信息; ●HACCP小组的信息怎样获得和传出?举例。 ●是否能够确保HACCP小组充分获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任何工艺变化,怎样获得? ●怎样确保食品安全小组及时获得变更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例子: 产品或新产品;原料、配料和服务;生产系统和设备; 清洁和卫生计划;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周围环境;包装,贮存和分销体系;人员资格水平和/或职责和权限分配;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关的知识;组织遵守的消费者、部门和其他要求;来自外部相关方的相关询问;与产品有关健康危害的抱怨;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 ●以上信息是否体现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中。●以上信息是否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7应急准备和响应 ●是否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程序名称?可以防止和解决哪些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程序是否适宜?是否针对以往发生过的情况? ●是否演练过这些程序? ●是否有改进程序的规定? ●应急处理结果是否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8管理评审 5.8.1总则 ●是否保持管理评审记录、报告,评审频率是否适宜?是否对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包括满足顾客要求,实现食品安全方针。 ●最近一次评审时间,参加人员? C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5.8.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是否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见8.3.3); 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变化(见5.6.2); 紧急状况、事故(见5. 7)和召回(见7.9.5); 评审结果和体系更新活动(见8.5.2) 包括顾客反馈的沟通活动(见5.6.1)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5.8.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输出是否适宜?是否已落实? ●管理评审输出包括与如下有关的决策和措施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改进; 食品安全保证(见4.1); 资源需求(见6.1); 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修订(见5.2)。 6 资源管理 评审记录 A B C 6.1 资源提供 ●最高管理者能否提供充足资源,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食品安全小组和其他从事影响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有怎样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是否适宜?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怎样规定从事影响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提供哪些培训或其他措施满足上述需求; ●提问对卫生控制及CCP监控2人其活动对食品安全作用相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是否有影响食品安全所有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抽查教育/培训/技能/经历最新记录各2份。 ●特殊工种:内审/化验/小组成员等的培训? 6.3基础设施 ●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必须具备哪些基础 设施?这些设施是否得到维护,能够持续满足运行要求? 6.4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中人、物、场所配置与结合是否满 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立、保持安全、文明的工作现场? 7 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7.1 总则 7.2前提方案,PRP(s) 7.2.1 总要求 ●建立哪些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前提方案(PRP(s))以有助于: 控制安全危害通过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 控制产品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污染, 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安全危害水平。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7.2.2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 ●建筑物和设施的布局、设计和建筑,包括工作场所、员工设施等是否影响食品安全; ●空气、水、能源等的供应能否保证安全; ●设备,包括其预防性维护、卫生设计和个体的维护和清洁的程度是否满足产品安全需求? ●废弃物处理设施是?处理措施? 7.2.3 可操作前提方案 ●HACCP小组是否建立、识别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可操作PRP(s),包括哪些方案? ●每个方案是否规定:a需控制的潜在危害;b相关程序;c相关的监视记录;d一旦方案没有得到遵守,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e方案责任人。 ●方案是否得到批准?怎样批准?有哪些相关指导书、规范、教育、培训和监管的支持? ●查看厂区/车间布局、人物流、供排水、灭鼠等图,同时询问车间布局怎样防止生物危害? ●查SSOP中各个方面;包括文件及实际情况。 ●重点审核以下方面 人员卫生;清洁和消毒;虫害控制;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包装程序;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制品)、供给(水、气、蒸汽、冰等)、清理(废物和污水)和产品处置(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7.3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先步骤 7.3.1 总则 ●是否以受控文件形式收集、保持和更新所有实施危害分析所需的相关信息。 7.3.2 食品安全小组 ●任命食品安全小组。 ●小组人员的组成?具有的专业知识? ●检查小组成员具备要求的知识和经验的记录 7.3.3 产品特性 7.3.3.1 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的特性 ●是否对原料和(或)原料种类进行描述。 ●描述是否包括:化学/生物/物理特性,产地?交付方式,包装和贮存情况?使用前的处理? 7.3.3.2 最终产品特性 ●是否对各种产品和(或)产品种类的描述? ●描述是否包括:产品名称或类似标识;组成;使用的原料?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预期保质期和评审记录 A B C 贮存销售条件?预期用途?包装方式?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和(或)搬运、准备和使用说明书? ●产品描述的详细程度能否足以使HACCP小组能够识别和评估显著危害?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7.3.4 预期用途 ●是否确定各种产品和(或)产品种类的潜在使用人和消费者? ●是否识别规定特别易受伤害的消费群体? ●在哪些文件中描述产品的预期用途,并考虑贮藏、制备以及供应(适用时)等环节? ●在使用说明和产品标签中有否特殊说明产品的不正确的使用方法等,为最大程度地确保食品消费者的安全,如何说明? 7.3.5 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 7.3.5.1流程图 ●是否有可供使用的所有产品和(或)产品种类的工艺流程图? ●流程图是否清晰、精确和详尽? ●是否现场确认工艺流程图?确认记录,人员资格?是否各个操作阶段、时间均现场确认? ●流程图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a生产过程中所有步骤的次序和相互关系; b 原料和中间产品投入点;c源于组织之外的过程;d返工和循环点;e最终产品、中间产物、副产品、废弃物的去除点和污水的排放点。 7.3.5.2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的描述 ●是否有描述各工序相关参数的工艺文件,是否与流程图和实际情况相吻合? ●是否识别可能影响控制措施选择和严格程度的外部要求(如,从顾客或权威机构)? ●审核时确认流程图、工艺描述,有无不相符? ●对危害分析结果有否影响? 7.4危害分析 ●是否对体系范围内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危害,按其对食品安全的严重性及可能性评估。 ●如何对危害定性或定量评价? ●小组是否对每一个危害都采取了措施? ●符合流程图包括原料/加工/销售等每一步? ●询问 危害识别时如何考虑下列因素: a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b已接受的顾客要求;c 组织的现状;d对原料和产品的描述; e对产品用途的确定;f流程图及工艺描述。 ●显著危害如何评估并得到识别。 ●显著危害是否都有关键控制点控制。 评审记录 A B C ●考虑到发生概率,需要对其他潜在危害进行控制时,有否可操作前提方案对其进行控制。 ●评估显著危害如何考虑下列因素: —发生概率—交叉污染的风险—侵入或污染步骤—残存和(或)繁殖的可能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检查危害分析单正确性,是否与上述不符? ●抽2-3外主要步骤的分析提问,有哪些危害?显著危害是如何确定的? 7.5 可操作前提方案(OPRP(s))的设计和再设计 ●受控文件怎样规定属于可操作前提方案的控制措施,是否包括: 确定食品安全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在可操作前提方案的位置; 能够表明可操作前提方案正发挥作用的相关监视程序(参数、频率和记录要求); 当控制措施试失效时,预计采取的纠正措施 每个可操作前提方案涉及的职责和权限 7.6 HACCP计划的建立 7.6.1 HACCP计划 ●HACCP计划是否是受控文件 ●是否包括如下信息: 所要控制的危害; 确定危害将得到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上危害的监视程序; 关键限值偏离时所采取的措施; 执行每个监视程序的负责人员; 监视结果的记录处。 7.6.2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对所审核产品生产过程已确定的所有显著危害,是否都确定关键控制点并有文件?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对判断树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 ●所审核产品的生产过程共有几个CCP?分别控制的危害? ●每个关键控制点选择相关的监视参数是什么?,这些参数能否清楚地表明控制措施得到预期实施? ●是否有SSM方案或关键控制点都不能充分控制的潜在危害或显著危害?列出危害。 ●用什么措施防止这些危害的发生。 ●是否为此修改原料、辅料、加工步骤、SSM方案、最终产品性能、分销方式和(或)预期用途。或者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或标识? 7.6.3针对关键控制点确定的关键限值 ●是否为每个CCP都确定了关键限值? 评审记录 A B C ●选定的关键限值对危害的防止、消除或降低能否得到验证?有哪些验证材料? ●分别有哪些支持性材料? ●怎样考虑国家标准/法律法规/专家建议等? ●CL值的确定人,批准人是否小组成员?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哪些点设了OL值? ●CL值、OL值实际应用的控制效果如何? ●小组活动记录中,有无CL值确定的记录,是如何确定的?可提问或查看。 7.6.4 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 ●各关键控制点和必要的过程是否建立监视系统?文件规定怎样监视? ●关键控制点监视系统是否包括下列信息: a) 监视方法;b) 监视频次; c) 负责监视的人员;d) 负责评估监视结果的人员;e) 记录监视结果。 ●CCP监视的方法和频次能否及时识别任何对关键限值的不符合,以便对产品处置? ●对CCP的监视结果是否进行评估?谁评估?评估人是否有权启动纠正措施? ●检查3份实际监视过程的各种记录; ●能否表明关键控制点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7.6.5 监视结果偏离关键限值时的措施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和必要过程是否制定形成文件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能否确保CCP和过程恢复受控; ●当CCP失控时生产的产品是否作为不合格品处置,处置措施?抽查记录或操作人。 ●出现偏离的频率多少?是否合理? ●为什么频率会不合理?是否分析过?是否考虑修改文件或其它措施? ●针对偏离,是否分析发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确认其有效性,抽查2份记录。 7.7规定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的预先信息和文件的持续更新 ●在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设计或再设计后,是否更新了危害分析前的具体信息(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必要时包括HACCP计划和可操作前提方案中的程序 7.8 验证的策划 ●是否规定验证活动的方法、频率和职责。 ●验证活动是否包括确认以下内容: 持续更新危害分析的输入; 可操作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中的要素得以实评审记录 A B C 施且有效;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实施的有效性; 危害水平低于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其他需要的程序得以实施且有效。 ●是否建立、保持为策划和实施HACCP管理体系的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定期验证的程序?是否包括: 验证的目的;方法;频率;职责;记录。 ●抽查验证的记录。 7.9可追溯性系统 ●是否建立可追溯程序,哪些文件记录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相关原料和加工过程; ●追溯记录是否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加工和分销记录; ●追溯记录保存期是多少?与顾客和相关法规要求有无抵触?是否足以确保体系的评价,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和可能发生的召回? ●是否所有产品都有分销记录? ●查看追溯记录/分销记录,与生产量核对。 7.10不符合控制 7.10.1 纠正和纠正措施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和必要过程是否制定形成文件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能否确保CCP和过程恢复受控;评价监视结果可能表明向失控发展的趋势?确定不符合的原因?评价措施的需要,以确保不符合不再发生。 ●当CCP失控时生产的产品是否作为不合格品处置,处置措施?抽查记录或操作人。 ●对监视数据的评价和启动纠正措施的人员是否有规定和具备足够知识和权限。 ●其它过程没有达到要求时,如何纠正,抽查是否及时。抽查卫生控制、消毒等。 ●采取纠正措施的结果是否有记录;记录有无负责人员签字,并被复核; ●是否评价采取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有效。 ●出现偏离的频率多少?是否合理? ●为什么频率会不合理?是否分析过?是否考虑修改文件或其它措施? ●针对偏离,是否分析发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确认其有效性,抽查2份记录。 7.10.2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 ●是否有不合格品控制文件? ●有无如何确保对CCP偏离CL值时生产的产品进行处理和控制(或处置)的文件? ●是否演练过?监控、纠偏人员是否熟知? 当未能遵循SSM方案时,对受到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评审记录 A B C 产品如何进行评估? ●当不符合情况危害到食品安全时,怎样对产品进行处理?是否将受影响的产品作为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处置?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不合格品的控制或处置措施有哪些?包括用作其他目的、返工、销毁或经后续验证而获接受等; ●不合格品控制或处置人和条件的要求?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是否符合? 7.10.4撤回 ●鉴于交付后的产品可能发生食品安全危害,是否有实施产品召回程序?名称? ●程序是否从生产过程和交付之后的可追溯性来考 虑程序的详细程度?有几个环节? ●启动召回和负责召回的执行的人是否被授予相应职权; ●是否演练过程序,检查记录符合性。 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确认和改进 8.1 总则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策划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验证、确认和更新。 ●这些活动的结果是否能: 证明符合标准的要求和组织的食品安全有关目标; 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需要时更新。 8.2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是否对HACCP计划有关材料进行确认?以保持证实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关键控制点监视和测量、纠正和纠正措施,以及HACCP计划建立和改进有效性的证据。 ●是否确认操作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中控制措施组合能够控制食品安全危害达到所要求的预期水平。 ●检查确认记录是否全面、充分、合理? 8.3 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有无用于监视CCP点和与SSM方案有关测量设备和方法的控制程序?名称? ●校准或检定的频率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校准或检定的标准或依据?是否适用? ●是否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记录? ●对校准状态有何标识?检查2种。 ●现场有无测量设备无标识?(特别CCP) ●现场考察CCP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准确度。 ●实验室检测设备的校准情况。 ●是否有搬运、保养和贮存时的保护措施?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时,是否对以前的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记录?对该设备以及所有受到影响的产品采取什么措施?。 评审记录 A B C ●是否有校准和检定结果记录?抽查2种。 8.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8.4.1 内部审核 ●有无内部审核程序?内审频率? ●检查上内审记录、材料。内审人员有无授权?内审计划、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有无不符合项?怎 样整改和跟踪? ●跟踪活动是否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内审结果是否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8.4.2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是否系统地评价验证的每个结果,包括内部审核。 ● 当验证不能证明与策划的安排相符合时,组织 检 查 表

评审要点 评审记录 A B C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规定的要求? 对当前最新程序和沟通渠道的评价; 危害分析、可操作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结论的 评审;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有效性的评价。 8.4.3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分析验证活动的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的结果。 ●确认体系的运行能否满足体系策划的要求; ●能否识别体系改进或更新的需要; ●能否识别预示潜在不安全产品高事故风险的趋势; ●能否提供纠正和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证据。 ●分析结果是否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最高管理者是能否确保利用沟通、管理评审、内 部审核、验证结果的评价、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新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5.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 ●最高管理者能否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时更新,以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定期评价和测评顾客反馈,包括有关食品安全的抱怨、审核报告和验证活动分析结果?继而应考虑评审危害分析)和可操作前提方 案和HACCP计划设计。 ●更新活动的信息输入应包括: 按5.5 声明的内部和外部沟通; 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其他信息; 验证活动结果(8.3.3)分析的输出; 管理评审输出。 ●体系更新的活动记录是?是否作为管理评审输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