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作者:李伟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3年第10期
【摘 要】近年来,(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盼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对医疗卫生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相关部门着力于推进医药卫生的变革,在医疗制度、服务体系的大环境不断变好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的会有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断地出现,例如医疗服务费用增长幅度大、医疗服务的作用点模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卫生服务效率低,医疗服务水平不统一等等问题屡见不鲜。)虽然我国大力推进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但是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过快、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服务效率不高、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仍然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加快医疗改革步伐,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建立标准统一、架构规范、安全可靠的医疗卫生一体化信息平台已成为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共识。构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共享信息平台,网络式覆盖服务范围,大幅提高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向社会提供智能、专业的医疗服务,高效便捷地服务于、社会和居民,保障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健康发展,使“人民得实惠,医疗得发展,得民心”是大势所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最大化,实现医疗卫生业务之间的纵横联合,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水平,带来更高水平的服务。因此,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智能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各行各业都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医药卫生改革就像是在建设一座房子,需要四梁八柱的基础才可以成功,那四梁是什么呢?四梁一是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最后是要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八柱则是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二是要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三是要建立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五是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六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七是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八是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总之,四梁八柱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制造与分发体系;八个机制:管理、操作、投资、定价、监督、人力资源、信息和立法。而实现这一切,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所以将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最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毋庸置疑。实现信息化能搞大大的各个沟通环节、信息传递环节的成本,大大提高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保障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因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全局渗透已经成为医疗卫生系统优化的重要举措。
医疗卫生系统已经将信息化提高到战略高度,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开拓进取,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医疗卫生属于特殊行业,信息化建设一切从零做起,各方面的技术需求较大,一时间无法得到满足,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第一,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涵盖面庞杂。例如医疗检查项目、药品名称、医学术语等等数量巨大规范已经标准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于其他的信息系统。
第二,卫生系统规范标准难以统一。由于区域国家部分地区的医疗发展程度和客观情况有所不同,以至于很多医疗卫生实施细节方面难以规范一致达到统一,这也是制约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医疗卫生信息化受到了传统管理机制的制约。由于原始的医疗卫生管理方式存在的年久,成了很多封闭的垂直的管理系统,使得很多部门沟通欠妥,相对,信息共享环节薄弱。)
2区域卫生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卫生管理机构、患者、医疗支付方以及医药产品供应商等机构提供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递卫生行业数据的业务和技术平台,以支持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的工作过程。电子医疗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化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安全和降低医疗费用等等。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存被公认为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必然会遇到困难,我国在开始探索以社区为主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以来,进行了几种不同道路和模式的建设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资金、技术、人才、标准、组织及构建模式、运营模式、法律法规、医保等。这些都关系到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未来。
2.1系统连接性差
构建目的着力于项目,系统之间几乎零沟通,合作性流畅性差。所以所谓的信息化只是设备上的实现真正的软件系统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系统的规范性差
各部门仍旧保留原始的管理模式,闭门造物,信息不流通资源不共享,很多应用的理念走不出来,无法通力合作。 3系统的沟通性差
目前,医院管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新农合、应急指挥等信息化建设方式,无合作,无信息共享,完全没有领会信息化建设的宗旨,纵观来看,各部门想一个个孤岛,毫无联系。
4系统建设资源不足
发展需要资金和人才,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涉及的方面专业、知识庞杂,同时需要信息和医疗卫生方面的复合型知识人才。
5构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主要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服务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综合卫生管理等主要环节,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服务共享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各卫生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在不同层级上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建立以个人身份证为主索引的识别系统,融合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妇幼保健卡、新农合卡以及健康档案信息卡等其他身份识别载体,实现居民健康“一卡通”,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 5.1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 5.1.1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建立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管理信息体系,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业务协同及联动。 5.1.2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以电子病历为重点,深化数字化医院建设,为医疗业务、医院管理、决策等提供支持,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双向转诊等医疗协同。 5.2基于健康档案的平台建设 5.2.1数据共享体系的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平台应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采集、整合、存储和共享。面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服务,并与社保、民政、计生等部门进行信息交互与共享。为医疗协同提供数据支持,为各部门提供各种监督和管理支持,为市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务。 5.2.2基于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系统建设
(1)公众服务。利用互联网,为居民提供包括信息公开、信息查询、健康咨询、健康宣传等服务,开展网上挂号、预约诊疗、远程会诊等业务,提供包括健康档案查询、健康提醒及咨询、健康资讯、计划免疫、自我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2)业务协同。包括居民健康“一卡通”、健康档案共享、医疗业务协同(双向转诊、辅助检查结果共享、远程会诊等)等,实现群众自愿选择医院和医生,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3)综合管理。包括卫生资源管理、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基本药物配送管理、财务监督管理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等。 6 结语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医疗资源平台,实现各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协作与多方共赢,减少卫生行政部门的重复投资与建设成本,切实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参考文献
[1]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S].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
[2]江捍平.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