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深圳中考数学试题(附详细解题分析)

2019年深圳中考数学试题(附详细解题分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2019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合计36分.

{题目}1.(2019年深圳第1题)A.-5 B.

{答案}B

1的绝对值是 511 C.5 D. 5 51

1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根据绝对值的性质,−5的绝对值是5,因此本题选B. {分值}3

{章节:[1-1-2-4]绝对值 } {考点:绝对值的性质}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题目}2.(2019年深圳第2题)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即可得出答案.因此本题选A . {分值}3

{章节:[1-13-1-1]轴对称} {考点:轴对称图形}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题目}3.(2019年深圳第3题)预计2025年,中国5G用户将超过460 000 000户。将数据460 0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94.610A.

7846104.610 B. C.

90.4610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的形式,其中1≤|a|<

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因此本题选C. {分值}3

{章节:[1-1-5-2]科学计数法}

{考点:将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科学计数法}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n

{题目}4.(2019年深圳第4题)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选项B属于正方体的展开图中1-4-1型,A,C,D选项在折的过程中均有正方形重叠。因此本题选B

{分值}3

{章节:[1-4-1-2]点、线、面、体} {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

{题目}5.(2019年深圳第5题)一组数:20,21,22,23,23,这组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0,23

B.21,23 C.21,22 D. 22,2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根据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而小)的顺序排列,中间位置的数或者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成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即可得出答案.因此本题选D. {分值}3

{章节:[1-20-1-2]中位数和众数} {考点:中位数}{考点:众数}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

{题目}6.(2019年深圳第6题)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2a4 B.a3ga4a12 C.a3a12 D. abab2

4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每一个因式的乘方的积,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本题选C

{分值}3

{章节:[1-15-2-3]整数指数幂}

{考点: 合并同类项}{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考点: 幂的乘方}{考点:积的乘方 }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

{题目}7.(2019年深圳第7题)如图1,已知直线l1∥l2,直线l3交直线l1、l2于A、B两点,

l3l1 A543

AC为角平分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4 B.∠1= ∠5 C.∠2= ∠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易得∠1=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 ∠3,∠2= ∠4,根据等量代换,可得∠1= ∠4,选项A,C,D正确。同时,∠1和∠5并不是平行线所截出的同位角,因此本题选B. {分值}3

{章节:[1-5-3]平行线的性质}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类别:常考题}

{难度:3-中等难度}

{题目}8.(2019年深圳第8题)如图2,已知△ABC中,AB=AC,AB=5,BC=3,以A、B两点为圆

心,大于的周长为

A.8 B.10 C.11

D. 13

AMDNBC D. ∠1= ∠3

1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N,连接MN,与AC相交于点D,则△BDC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作图知识判断出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AD,所以△BDC的周长=BC+CD+BD=BC+CD+AD=BC+AC=3+5=8,因此本题选A. {分值}3

{章节:[1-13-1-2]垂直平分线}

{考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考点:与垂直平分线有关的作图} {类别:常考题}

{难度:3-中等难度}

图2

{题目}9.(2019年深圳)已知 y=ax2+bx+c(a≠0)的图象如图,

c则y=ax+bx 和y 的图象为( )

x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由于抛物线开口向下,因此a<0,又由于对称轴在y轴右侧,根据“左同右异”可知a,b异号,所以b>0.所以直线应该呈下降趋势,与y轴交于正半轴,又抛物线与y轴交于下半轴,因此c<0,所以反比例函数经过二、四象限,因此本题选C. {分值}3

{章节:[1-22-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考点:二次函数的系数与图象的关系}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 {难度:3-中等难度} {类别:易错题}

{题目}10.(2019年深圳)下面命题正确的是( ) A. 矩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B. 方程x2 =14x的解为x=14 C.六边形内角和为540°

D. 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问题,解答过程如下: A.矩形的对角线应满足互相相等关系,故A命题错误; B.方程x2=14x的解应是x=0或x=14,故B命题错误; C.六边形内角和根据内角和公式应等于180°×(6-2)=720°,故C命题错误; D.是全等判定定理中的“HL”定理,故D命题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是D. {分值}3

{章节:[1-5-4] 命题、定理、证明}

{考点:命题}{考点:矩形的性质}{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HL} {难度:3-中等难度} {类别:易错题}

{题目}11.(2019年深圳)定义一种新运算

òabngxn-1dx=an-bn,例如

òkh2xdx=k-h,若ò-x-2dx=-2,则m=( )

225mm22

A.-2 B.- C.2 D.

5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负指数幂参与的计算问题,先根据定义∴

òm5m-x-2dx=m-1-(5m)-1=-2,

11422-=-2,∴=-2,\\m=-,因此本题答案是-

m5m5m55

{分值}3

{章节:[1-15-2-3]整数指数幂} {考点:新定义}

{考点:负指数参与的运算} {难度:3-中等难度} {类别:新定义}

{题目}12.(2019年深圳)已知菱形ABCD,E、F是动点,边长为4,BE=AF,∠BAD=1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几个( )

AFD①△BEC≌AFC;

②ECF为等边三角形;

G③∠AGE=∠AFC;

GF1= ④若AF=1,则EG3E

A.1 B.2 C.3 D.4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一线三等角等有关的几何综合题. ①选项:先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B=BC,∠BAC=∠CAD=60°,AD//BC,因此可得∠B=180°-∠BAD=60°,又AB=BC,∴△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C,又∠B=∠CAD=60°,BE=AF,∴△BEC≌AFC,故正确;

②选项:由①得EC=FC,∠BCE=∠ACF,∴∠ACF+∠ECG=∠BCE+∠ECG=∠BCA=60°,∴ECF为等边三角形,故正确; ③选项:由②得∠CEF=60°,∴∠B=∠BAC=∠CEF=60°,∴∠AGE+∠AEG=∠AEG+∠BEC=120°,证得∠AGE=∠BEC,∴∠AGE=∠AFC,故正确; ④选项:方法1:在△AEF中,由角平分,线定理得:方法2:作EM//BC交AC于M点,则:

BCGFAF1==,故正确; EGAE3GFAF=,易证△AEM是等边EGEMGFAF1==,故正确; 三角形,则EM=3,∴EGEM3

方法3:过点G分别向AE,AF作垂线,垂足为H,I,易证得△AHG≌AIG,∴GH=GI,

又∵BE=AF=1,∴AE=3,

SΔAFGSΔAEG1AFgGI12==,设点A到EF距离为h,则

13AEgGH21FGghSGF112=,故正确. =ΔAFG=,即1EG3SΔAEG3EGgh2AIHEGFD因此本题①②③④均正确,选D. {分值}3 B{章节:[1-18-2-2]菱形}

{考点:几何选择压轴}{考点:与矩形菱形有关的综合题}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考点:一线三等角} {难度:5-高难度} {类别:高度原创}

C{题型:2-填空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分,合计12分.

{题目}13.(2019年深圳)分解因式:a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1)(b-1)

{解析}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得到a(b+1)(b-1) {分值}3

{章节:[1-14-3]因式分解}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考点:因式分解-平方差} {难度:2-简单} {类别:常考题}

{题目}14.(2019年深圳)现有8张同样的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1,2,2,2,3,4,5,将这些卡片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一张,抽到标有数字2的卡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

23 83. 8{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步事件的概率;共有8张,标有数字2的卡片总共有3张,因此本题答案是

{分值}3

{章节:[1-25-1-2]概率} {考点:一步事件的概率} {难度:2-简单} {类别:常考题}

{题目}15.(2019年深圳)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E=1,将BC沿CE翻折,使B点对应点刚好落在对角线AC上,将AD沿AF翻折,使点D对应点刚好落在对角线AC上,求EF=_______________.

BCEFA{答案}6 {解析}本题考查了与正方形有关的折叠问题,先作FM⊥AB于点M,由折叠可知:

EX=EB=AX=1,AE=2,AM=DF=YF=1,∴正方形的边长AB=FM=2+1,EM=2-1,

2222D

∴EF=EM+FM=(2-1)+(2+1)=6,因此本题答案是6. {分值}3

{章节:[1-18-2-3] 正方形}

{考点:折叠问题}{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Y {难度:4-较高难度}

{类别:高度原创}{类别:思想方法} M X

{题目}16.(2019年深圳)如图,在Rt△ABC中,∠ABC=90°,C(0,-3),CD=3AD,点A在

y

反比例函数y

k图象上,且y轴平分∠ACB,求k=______________. x

{答案}

D

47 7C

{解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如图所示,作AE⊥x轴,由题意,可证△COD∽△AED, ∵CD=3AD, C(0,-3),∴AE=1,OD=3DE,设DE=x,则OD=3x, ∵y轴平分∠ACB,∴BO=DO=3x, ∵∠ABC=90°,AE⊥x轴,∴可证△CBO∽△BAE,则

BOCO3x3=,即=,解得:x=AEBE17x(∴A7, 7E 474747,1),∴k=,因此本题答案为. 777{分值}3

{章节:[1-26-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考点:双曲线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角相等)}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难度:5-高难度}

{类别:高度原创}{类别:思想方法}

{题型:4-解答题}三、解答题(共7小题。第17题5分,第18题6分,第19题7分,第20题8分,

第21题8分,第22题9分,第23题9分。共52分)

1{题目}17.(2019年深圳第17题)计算:9-2cos600++(π-3.14)0

8{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600的余弦值,负指数幂和零指数幂. {答案}解原式=3 - 2×+ 8 + 1 =3-1+8+1 =11

{分值}5

{章节:[1-28-3]锐角三角函数} {难度:2-简单} {类别:常考题} {考点:算术平方根} {考点:余弦}

{考点:负指数的定义} {考点:零次幂}

-112

{题目}18.(2019年深圳第18题)先化简(1-3x1,再将x= -1代入求值. )2x2x4x4{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两个分式的乘除、分式的混合运算、

通分、约分、分式的值。

3x1{答案}解: (1-)2x2x4x4

x1 原式= (x2-3)2x2x2x4x4

2 = x1(x2)

x2x1 = x+2

当时x= - 1时,原式=x+2= - 1+2 = 1 {分值}6

{章节:[1-15-2-2]分式的加减} {难度:3-中等难度} {类别:常考题}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考点:因式分解-完全平方} {考点:通分} {考点:约分}

{考点:两个分式的加减} {考点:两个分式的乘除}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考点:分式的值}

{题目}19.(2019年深圳第19题)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本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每名学生选择并且只能选择一种喜爱的乐器),现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共抽取 名学生进行调查,扇形统计图中的x= ; (2)请补全统计图;

(3)在扇形统计图中“杨琴”所对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

(4)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喜爱“二胡”的学生约有 名。

{解析}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由部分求总体和有总体求部分的运用. {答案}解:(1)80÷40%=200, x=30÷200×100%=15%

(2) 如上图所示:

(3)

20×360=36 200(4)

60×3000=900 200

{分值}7

{章节:[1-10-1]统计调查} {难度:2-简单} {类别:常考题} {考点:抽样调查} {考点:条形统计图} {考点:扇形统计图}

{考点:统计的应用问题}

{题型:4-解答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合计52分. {题目}20.(2019年深圳)(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所示,某施工队要测量隧道长度BC,AD=600米,AD⊥BC,施工队站在点D处看向B,测得仰角为45o.再由D走到E处测量,DE//AC,ED=500米,测得仰角为53o,求隧道BC的长.(sin53o≈

ACBG 434oo,cos53≈,tan53≈)

553 F 45°53°

ED{解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会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求图7

线段的长.(1)根据仰角为45o这个已知条件可证得Δ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求出AB的长;(2)作EG⊥AC可得到矩形ADEG,求出EG长为600米,在RtΔCGE中,利用53o角的正切值即可求出CG的长,从而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得BC的长. {答案}解:过点E作EG⊥AC,交AC于点G. 由题意可知,∠ADB= 45o,∠CEG= 53o ∵AD⊥BC ∴∠BAD= 90o

∴∠ABD=90o-∠ADB=90o- 45o=45o

∴∠ABD= ∠ADB=45o ∴AB=AD=600米 ∵DE//AC ∴∠ADE=180o- 90o=90o ∵EG⊥AC ∴∠EGA= 90o ∴四边形ADEG是矩形

∴EG=AD=600米, AG=DE=500米 ∴BG=AB-AG=600-500=100米 在RtΔCEF中,tan53∴CG=tan53oEG≈

0CG EG4600=800 3∴BC=CG-BG=800-100=700米 答:隧道BC的长为700米. {分值}8分

{章节:[1-28-3]锐角三角函数} {难度:3-中等难度} {类别:常考题}

{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矩形的性质} {考点:矩形的判定} {考点:正切}

{考点:三角函数的关系}

{题目}21.(2019年深圳)(本小题满分8分)

现在A、B两个发电厂,每焚烧一吨垃圾,A发电厂比B发电厂多发40度电,A发电厂焚烧20 吨垃圾比B发电厂焚烧30吨垃圾少发1800度电.(1)求焚烧一吨垃圾,A、B两个发电厂各发电 多少度?(2)A、B两个发电厂供焚烧90吨垃圾,且A发电厂焚烧的垃圾不多于B发电厂焚烧垃 圾的两倍,试问,当A、B两个发电厂总发电量最大时,A、B两个发电厂的发电量各为多少 度?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次函数应用题的 最值问题,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函数最大值.(1)此题的第一小题可以选择设两个未知数, 从而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来求得焚烧一吨垃圾A、B两个发电厂各发电多少度;也可 以只设一个未知数,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2)第二小题的难点在于怎样计算 A、B两个发电厂总发电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设A发电厂焚烧x吨垃圾,这样就可以用 含x的式子表示出总发电量y了.题中还涉及了最大值的问题,因此需要用到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来确定x的取值,从而可以分别求出A、B两个发电厂的发电量.

{答案}解:(1)设每焚烧一吨垃圾,A发电厂发电a吨,B发电厂发电b吨. 根据题意得: ab40a300 解得 

30b20a1800b260答:每焚烧一吨垃圾,A发电厂发电300吨,B发电厂发电260吨.

(2)设A发电厂焚烧x吨垃圾,则B发电厂焚烧(90-x)吨垃圾,总发电量为y吨.

根据题意得:

y=300x+260(90-x)=40x+23400

∵ A发电厂焚烧的垃圾不多于B发电厂焚烧垃圾的两倍

∴x ≤ 2(90-x) 解得x ≤ 60

∵k=40>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60时,总发电量y取最大值,最大值y=40×60+23400=25800度 此时A发电厂的发电量为:300×60=18000度

B发电厂的发电量为:260×30=7800度

答:当A、B两个发电厂总发电量最大时,A发电厂的发电量为18000度,

B发电厂的发电量为7800度.

{分值}8分

{章节:[1-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度:4-较高难度} {类别:思想方法}

{考点:简单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 {考点:其他一次函数的综合题}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题目}22.如图抛物线经y=ax2+bx+c过点A(一I, 0),点C(O,3),且OB=OC. (1)或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

(2)点D、E在直线x=1上的两个动点,且DE=1,点D在点E的上方,求四边形ACDE的周长的最小值.

(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yCyCDE

ABAB OxxO

P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轴对称,三角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比如给与坐标轴的三个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通过作轴对称求两条线段的距离之和最短,从而求四边形的最短周长;通过把三角形面积之比转化为相关线段(底和高)之比,求得线段长度及点的坐标。整体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1)由OB=OC,求得点B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

(2)四边形ACDE已有两条边AC、DE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要想周长最短,只需要CD+AE之和最短即可,CD、A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的同侧,所以可以通过轴对称,和构造平行四边形,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将两条线段的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度;

(3)存在性问题,可根据△ACP和△BCP的面积之比为3∶5或5∶3,分两种情况讨论,每种情况下都可以用底和高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由此得到直线CP的解析式,然后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答案}解: (1)∵OB=OC,C(0,3) ∴B(3,0)

把A(-1,0),B(3,0),C(0,3)代入y=a𝑥2+𝑏𝑥+𝑐中,得

𝒄=𝟑𝒂=−𝟏{𝒂−𝒃+𝒄=𝟎 解得:{𝒃=𝟐 𝟗𝒂+𝟑𝒃+𝒄=𝟎𝒄=𝟑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𝐲=−𝒙𝟐+𝟐𝒙+𝟑

C,

(2)如图22-1,把点C沿y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𝐶,(0,2) ∵DE=1且DE∥C𝐶,

∴四边形C𝐶,𝐸𝐷为平行四边形,CD=𝐶,𝐸

图22-1

∵直线x=1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A、B关于直线x=1对称 连接𝐶,𝐵交直线x=1于点E,

∴BE=AE,此时AE+CD=BE+𝐶,𝐸=𝐵𝐶,,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B𝐶,为AE+CD之和的最小值,B𝐶,=√22+32=√13, 又∵AC=√1+32=√10,DE=1

∴四边形CAED的周长的最小值为√13+√10+1. (3)设直线CP与x轴的交点为点Q,点P的坐标为(x,y) 过点P作PH⊥x轴于点H,

∴𝑆△𝐴𝐶𝑃=𝑆△𝐴𝐶𝑄+𝑆△𝐴𝑃𝑄=2𝐴𝑄∙𝑂𝐶+2𝐴𝑄∙𝑃𝐻

=

12

12

1

1

121

∙𝐴𝑄∙(3−𝑦)

∴𝑆△𝐵𝐶𝑃=𝑆△𝐵𝐶𝑄+𝑆△𝐵𝑃𝑄=𝐵𝑄∙𝑂𝐶+𝐵𝑄∙𝑃𝐻

2

∵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下面分两种情况谈论:

① 当𝑆△𝐴𝐶𝑃:𝑆△𝐵𝐶𝑃=3:5时,即

1

∙𝐴𝑄∙(3−𝑦)2

1

∙𝐵𝑄∙(3−𝑦)2

=∙𝐵𝑄∙(3−𝑦)

=5 得𝐵𝑄=5

3

1

3𝐴𝑄3

yC∵AB =4,∴AQ=2 ∴Q(2,0) 设直线CQ的解析式为y=kx+b

1

得{2

𝑘+𝑏=0

解得{

𝑏=3

又∵点P为直线CQ与抛物线的交点

𝑦=−6𝑥+3𝑥=8𝑥=0

联立{ 解得{ 或{(舍)

2𝑦=−45𝑦=3𝑦=−𝑥+2𝑥+3

∴点P的坐标为(8,-45)

② 当𝑆△𝐴𝐶𝑃:𝑆△𝐵𝐶𝑃=5:3时,即

1

∙𝐴𝑄∙(3−𝑦)2

1

∙𝐵𝑄∙(3−𝑦)2

𝑘=−6

∴直线CQ的解析式为y=−6x+3 𝑏=3

AOQ BH Px图22-2 = 得

352

5𝐴𝑄𝐵𝑄

=

332

5

∵AB =4,∴AQ= ∴Q(,0) 设直线CQ的解析式为y=kx+b

3

得{2

𝑘+𝑏=0

解得{

𝑏=3

又∵点P为直线CQ与抛物线的交点

𝑦=−2𝑥+3𝑥=4𝑥=0

联立{ 解得{ 或{(舍)

𝑦=−5𝑦=3𝑦=−𝑥2+2𝑥+3

∴点P的坐标为(4,-5)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8,-45)或(4,-5). {分值}9

{章节:[1-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难度: 4-较高难度} {类别:高度原创}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𝑘=−2

∴直线CQ的解析式为y=−2x+3 𝑏=3

{考点:线段公理}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 {考点:最短路线问题} {考点:平移的性质}

{题目}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示系中,点A(3,0)、B(3,0)、C(3,8),以线段BC为

直径作圆,圆心为点E,线段AC交⊙E于点D,连接OD. (1)求证:直线OD是⊙E的切线;

(2)点F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F交⊙E于点G,连接BG. ① 当tanACF② 试求

BOAx图10 1时,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的坐标 7BG的最大值; CFyCyCGDBO图11 AFxyCEDEEGBO备用图 Fx{解析}本题考查了圆、三角函数、相似、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所涉及的方法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1)连接DE、DB,证∠EDB=∠EBD, ∠ODB=∠OBD,从而得到∠EDO=∠EBO=90°,即可证明切线。

(2)问题①分两种情况:点F位于AB上;点F位于BA的延长线上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求AF的长度,将角度的正切值转化为线段比去对应求解,故应把∠ACF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过点F1作F1N⊥AC,利用三角函数及相似求出AF长度即可。

问题②最值问题最好是利用相似比例问题去转化,会减少计算量;此题如果用代数解法,则对同学们的计算能力要求高些,或利用高中的相关公式(倍角公式或基本不等式)进行秒杀也是可以的。

{答案}

y(1)证明:连接DE、DB,则: ∵BC为直径 C∴∠BDC=90° ∴∠BDA=90° ∵OA=OB ED∴OD=OB=OA

∴∠OBD=∠ODB ∵EB=ED AxBO∴∠EBD=∠EDB

∴∠EBD+∠OBD=∠EDB+∠ODB 即: ∠EBO=∠EDO ∵CB⊥x轴 ∴∠EBO=90° ∴∠EDO=90° ∵D点在OE上

∴直线OD是⊙E的切线

(2)如图1,当F位于AB上时: 作F1N⊥AC于点N, ∵△ANF1∽△ABC

AN∴ABNF1BCAF1AC ∴设AN=3x,则N F1=4x, AF1=5x

∴CN=CA-AN=10-3x ∴

tanACFF1N4CNx103x17

解得:

x1031 ∴

AF5x50131 OF5043133131即

F(43 131,0)

如图2,当F位于BA的延长线上时:∵△AMF2∽△ABC

∴设AM=3x,则MF2=4x, AF2=5x ∴CM=CA+AM=10+3x ∴

tanACFF2M4xCM103x17解得:

x25 ∴AF2=5x=2

OF2=3+2=5 即 F2 (5,0)

(3)方法1: △CBG∽△CFB

BGBCCG∴

BFCFBC BC2CGCF

CFBC2CG

CG2BG2BC2

y C E D G N B O F1 A x 图1 C y E G D B O A F2 x

图2 M yCE GD

BG2BC2CG2

BG2BC2CG2(CG2)CG2BC4CF22CG2 CG2(CG2)BGCF

22yCG(CG) 令

yCG4CG2 y(CG4CG2) y[(CG232)2322]

y(CG232)2322

22y32maxCG32时,

此时CG42 (BG321)maxCF2

方法2:

如图,作GM⊥BC于点M,

∵∠MBG+∠BCG=∠CFB+∠BCG ∴∠MBG=∠CFB ∴△MBG∽△BFC

y C BGMGMGBC8 ∴CF(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MG≤半径=4

E M . B O G BGMG41CF882 ∴BG1∴CF的最大值为2

方法3: ∵BC为直径

∴∠CGB=∠CBF=90°

∴∠CBG=∠CFB(记为a,其中0°F x BGBCcosa11sinacosasin2aBCCF22sina则:

BG1∴CF的最大值为2

{分值}9

{章节:[1-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难度:5-高难度} {类别:高度原创} {考点:切线的判定}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考点:等边对等角} {考点:等角对等边}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角相等)}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考点:勾股定理} {考点:正切}

{考点:三角函数的关系} {考点: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