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财务1004班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用研究
任务书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部分,公允价值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理论。 第三部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价基础选择的变迁。 第四部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用的现状。 第五部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中的完善建议。
姓名: 刘永兵 学号: 04
(二) 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主要任务:首先对课题有总体的认识,包括查询文献了解公允价值引用历史和局限性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复杂性,分析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从而为今后规范财会从业人员会计操作提供依据。 具体要求:
1)认真科学地收集、整理、分析文献资料;
2)根据研究分析文献资料的结果,详细分析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局限并探寻解决方案; 3)用事实说话,且数据准确、可靠,论据充分; 4)语言通顺,逻辑性强 。 (三) 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
2014.02.15~2014.03.01 准备开题报告,撰写第一稿大纲。 2014.03.01~2014.03.08 完成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阅。 2014.03.09~2014.04.01 修改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大纲、英文翻译,并定稿。
2014.04.01~2014.04.20 撰写论文第一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并进行修改。
2014.04.20~2014.05.15 撰写论文第二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并进行修改。
2014.05.16~2014.05.25 根据论文定稿格式要求,完成论文定稿。 2014.05.26~2014.05.31 准备好毕业设计所有相关材料;准备答辩。
(四) 必读参考文献:
【1】田春晓.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用范围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17)
【2】徐文娟.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的税种探析[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7)
【3】李忠海.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7)
【4】杨继明.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疑点解析[J]. 审计月刊. 2011(07)
【5】吕继英,王竹南,余红. 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之完善[J]. 财会月刊. 2011(17)
【6】马悦,邵颂豪.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定价方法比较[J]. 财会月刊. 2011(16)
【7】陈立波,李谷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润操纵影响分析[J]. 财会通讯. 2011(13)
【8】黄媛.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对策[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4)
【9】高玉红.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重难点解析[J]. 财经界. 2011(02)
【10】周炳伟.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现状与改进[J]. 会计师. 2011(01)
【11】高春连. 对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思考[J]. 现代商业. 2010(36)
【12】周玉清. 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J]. 商场现代化. 2010(34)
【13】赵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思考[J]. 财会通讯. 2010(28) 【14】金永,玄立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探析[J]. 财会通讯. 2010(28)
【15】翁玉良.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12)
【16】段晓宇,章新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确凿证据”操作化的探讨[J]. 商业会计. 2010(11)
【17】卢梅华.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6)
【18】潘焕娣.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认定问题的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0(S5)
【19】徐擘.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0(05)
【20】FASB, APB29, Accounting for Nonmonetary Transactions. 【21】FASB, FAS153, Exchanges of Nonmonetary Assets. 【22】James M. Fornaro, Rita J. Buttermilch, and John Biondo. Accounting for
Non-monetary Exchanges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SFAS153 [J].The CPA Journal. 2008.2 【23】KPMG LLP(US). Accounting for Nonmonetary Transactions[M].Defining Issues. 2004.12
【24】J. David Spiceland, James F. Sepe, Lawrence A.Tomassin.i 2004.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3rd ed. Irwin: Mc Graw-Hil,l 478~18533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院长签名(章): 年 月 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刘永兵 导师姓名、职称: 韩书成、博士生导师 所属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财务1004班
设计(论文)题目: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 3 月 8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撰写。
2.开题报告内容填写后,应及时打印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3.“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汉字(外语至少5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汉字(外语至少200字)。进度安排应尽可能详细。
4.指导教师意见:学生的调研是否充分?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是否已明确?是否已经具备开始设计(论文)的条件?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同意进入设计(论文)阶段?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公允价值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有利于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在实务操作中确实存在公允价值难获取、难操作的问题。尽管如此,公允价值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2006 年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其运用的条件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是否可以可靠计量,体现了新准则谨慎运用公允价值。 国内外研究综述: 武恒光、王爱华、邢琳华,认为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一非货币性交易》的修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了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虽然以账面价值为交换资产的计价基础,解决了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和关联方运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内幕交易所带来的会计做假问题,但仍存在一些如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背离,使得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马慧敏从非货币性交易的分类、会计处理、信息披露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新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内容,在非货币性交易的划分界限和范围、换入资产的入账等方面提出了对新准则的几点思考,尤其探索了准则中当换入资产以账面价值为基础且高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时,高估企业资产价值的问题,提出可以参考FASB29的规定:无论是同类还是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合理规定,其入账价值始终不应大于其公允价值,所有持有损失应在交易时即期确认。我国可借鉴这一规定,增设“营业外支出一一非货币性交易损失”账户。 2004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FAS 153),该准则仍以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计量基础,但对APB29包含的该原则例外进行了修订。从国际会计准则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并对其进行规范,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质量要求。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交换应能够使主体未来现金流量发生重大变化,也提出了判断一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标准。但是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少的国家单独制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文章的框架及主要内容为: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部分,公允价值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理论。该部分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中的意义,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公允价值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计价基础的必然选择。 第三部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价基础选择的变迁。该部分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 3 次修订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计价基础的变迁,由 1999 年的公允价值到 2001 年的账面价值再到 2006 年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并存,这个过程说明了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现实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第四部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用的现状。该部分先从准则角度说明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运用的条件,由 2007 年上市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执行的总体情况报告,分析了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说明这些问题。 第五部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中的完善建议。该部分针对前文提到的问题给出解决建议,并参考国际上的做法,试图从中寻找一些新思路。 研究目标: 新准则实行几年来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中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对“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模糊、公允价值的取得缺乏可靠性、公允价值带来利润变化、利用关联方关系操纵利润等,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本文旨在解决公允价值的应用局限性,使得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使用更有效和有说服力。 技术方案与措施: 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举例说明、资料统计。 3.进度安排 2014.02.15~2014.03.1 2014.03.1~2014.03.8 准备开题报告,撰写第一稿大纲。 完成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阅。 2014.03.09~2014.04.01 翻译,并定稿。 修改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大纲、英文2014.04.01~2014.04.20 撰写论文第一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并进行修改。 2014.04.20~2014.05.15 进行修改。 2014.05.16~2014.05.25 稿。 2014.05.26~2014.05.31 准备好毕业设计所有相关材料;准备答辩。 根据论文定稿格式要求,完成论文定撰写论文第二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并4.阅读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近五年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1】田春晓.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用范围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17) 【2】徐文娟.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的税种探析[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7) 【3】李忠海.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7) 【4】杨继明.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疑点解析[J]. 审计月刊. 2011(07) 【5】吕继英,王竹南,余红. 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之完善[J]. 财会月刊. 2011(17) 【6】马悦,邵颂豪.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定价方法比较[J]. 财会月刊. 2011(16) 【7】陈立波,李谷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润操纵影响分析[J]. 财会通讯. 2011(13) 【8】黄媛.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对策[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4) 【9】高玉红.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重难点解析[J]. 财经界. 2011(02) 【10】周炳伟.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现状与改进[J]. 会计师. 2011(01) 【11】高春连. 对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思考[J]. 现代商业. 2010(36) 【12】周玉清. 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J]. 商场现代化. 2010(34) 【13】赵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思考[J]. 财会通讯. 2010(28) 【14】金永,玄立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探析[J]. 财会通讯. 2010(28) 【15】翁玉良.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12) 【16】段晓宇,章新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确凿证据”操作化的探讨[J]. 商业会计. 2010(11) 【17】卢梅华.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6) 【18】潘焕娣.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认定问题的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0(S5) 【19】徐擘.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0(05) 【20】FASB, APB29, Accounting for Nonmonetary Transactions. 【21】FASB, FAS153, Exchanges of Nonmonetary Assets. 【22】James M. Fornaro, Rita J. Buttermilch, and John Biondo. Accounting for Non-monetary Exchanges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SFAS153 [J].The CPA Journal. 2008.2 【23】KPMG LLP(US). Accounting for Nonmonetary Transactions[M].Defining Issues. 2004.12 【24】J. David Spiceland, James F. Sepe, Lawrence A.Tomassin.i 2004.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3rd ed. Irwin: Mc Graw-Hil,l 478~18533 5.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