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来源:保捱科技网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ɡ) 恪守(kè) 自吹自擂(léi) 抽丝剥茧(bō) B.允诺(yǔn) 箴言(jiān) 矫揉造作(jiǎo) 疲惫不堪(bèi) C.冠冕(ɡuàn) 尴尬(gān) 扭捏作态(niē) 漠不关心(mò) D.呢喃(ní) 解剖(pōu) 大发雷霆(tíng) 间不容发(jiàn) 2、下列选项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告罄 缥缈 契约 随声附和 据为已有 B.狭隘 祈祷 折损 骸人听闻 春寒料峭 C.伫立 战栗 温驯 忍俊不禁 垂垂暮老 D.红绫 闲暇 修茸 孜孜不倦 扑朔迷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 ..B.这位国会议员最擅长在公众集会上驳倒诘难他的人。 ..C.危急关头,他爆发出歇斯底里的力量,才死里逃生。 ....D.老师的启发,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点燃起智慧火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四面山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纤美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B.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1 / 9

C.山城夜景异常的美丽,那错落有致的各色灯光好像散落在人间的五颜六色的焰火一般。

D.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到尘世。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②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④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⑤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 A.③④②①⑤ B.②①⑤④③ C.③⑤④②① D.②①④③⑤ 7、默写。

①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④荡胸生(曾)层云,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⑤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⑥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写战争前犒劳出征士卒,演奏乐曲来激励军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天气寒冷,将士们却毫无怨言,拉弓练兵准备战斗的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小石潭记》写作者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无人,感到“_______,______”,因为这里环境太过凄清,就离开了。

⑫《醉翁亭记》中介绍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样貌的语句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 / 9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________)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_______) 2.填空。

(1)岳阳楼与湖北武汉________、江西南昌___________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3 / 9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

4 / 9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④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其论述角度有何不同? 3.请简析第⑥段的论证过程。

4.有同学认为第⑦段删去不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2、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嗞嗞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

5 / 9

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本文有删节) 1.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_________→父亲铺稻草床,幸福像蜜汁样流淌→____________→告别淡忘了稻草床,习惯席梦思→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6 / 9

3.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三、五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 (1)连滚带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抵足而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自选角度,给第九段划线句子作简要点评。 5.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7 / 9

参:

一 A C C B A C

①溯游从之 ②一曲新词酒一杯 ③衡阳雁去无留意 ④决眦入归鸟 ⑤停杯投箸不能食 ⑥酒酣胸胆尚开张 ⑦江春入旧年 ⑧塞上燕脂凝夜紫, ⑨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⑩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⑪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⑫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二

1. 百废俱兴 心旷神怡

2. 黄鹤楼 滕王阁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3.(1)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2)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三

1.知足就是幸福。(或: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2.第③段列举云南小学生的例子,从正面论述“知足就是幸福”;第④段列举某大学生例子,从反面论述“不知足,不会幸福”。

3.首先提出观点“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接着从反面论述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然后援引古人名言“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作为道理论证,最后论述人应“知足”“知止”的原因。 4.不同意。第⑦段补充论述“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使全文关于

8 / 9

“知足就是幸福”的论证更为辨证而全面。

1. 睡在稻草床上,做着花儿一样的梦; 回味品尝稻草床的味道和温馨; 睡在稻草床上,做着一个幸福的梦。

2.运用想象(虚写),描写了梦中睡在稻草上的景象,强调了梦境的祥和优美,抒发了对传统生活、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引出下文对这种生活的具体回忆,并与文章结尾的梦境构成呼应。

3. (1)状写归途艰难,自嘲的背后深含归乡情切。 (2)形象地表现了父子间关系亲密,骨肉情深。

4.运用象征手法,用稻草象征乡村生活。 与上文跟稻草相关的乡村生活和相关回忆形成对比,突出了现代都市人对传统生活、乡村生活的淡忘,抒发了“我”的失落之情。 引出下文 “我”的反思。

5.①故土情真,父子情深,游子思乡的渴念得到满足。②“稻草”“父亲”别有意蕴,寄托了传统乡村的文化理想。③迷茫的现代人,借归乡之途完成了精神的寻根之旅,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