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探论
作者:彭广林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35期
摘 ;要:培养全媒体人才是既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立足于全媒体人才定义和定位解读,着重探讨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教育;全媒体人才
媒介融合不仅给新闻行业发展带了性的影响,而且也正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全媒体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新闻院系人才培养改革的着力点。但究竟何谓全媒体人才,怎样培养新媒体人才,这都是当前我国新闻教育面临的两大现实难题。因此,本本文立足于全媒体人才定义和定位解读,着重探讨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的定义与定位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人才”定义。全媒体人才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全媒体实验室中诞生的“全媒体记者”,“超级记者”或“背包记者”,主要是指集各种媒体传播技术于一身的技术型新闻传播人才。在我国,有研究者提出,所谓全媒体人才是指“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传播渠道涵盖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可以用文字、文字、视频、音频进行全面报道的全能型记者。”[1]以上定义事立足在对融合新闻记者传播技术定位基础上提出来的。但实际上,这样的定义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全媒体人才做出了明确的定位,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全媒体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此,我们还有必要分析探讨全媒体人才的内涵与规格。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人才”定位。关于全媒体人才的规格定位,有美国学者做过探讨。他们曾经对世界上第一家融合媒体机构《Tampa论坛报》的从业人员进行深度调查,结论显示,全媒体记者至少应该具备四种能力:第一是一专多能技能储备;第二是要重视新闻写作与报道在各平台中的基础作用;第三是快速掌握新闻技术的能力;第四是跨平台的人际交流能力。[2]由此可见,仅掌握多种传播技能的记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应该具有更为丰富涵义。因此,我们应该对全媒体人才做出如下定位:
第一、必须拥有扎实的技术素养,而不仅是多媒体传播技能。从媒介融合定义来看,媒介融合本身没有清晰外延和内涵的定态目标,它是人类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动态过程。[3]这意味着全媒体人才技能具有时空相对性的,他的传播技能教育不是一步到位的。跟媒介融合技术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样,全媒体记者的技术学习也是一个不断深入和更新的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程。因此,全媒体人才不能仅仅的理解为一种具有多种传播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而应该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播技术素养、具有较高的技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新型传播人才。 第二、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技术能力。媒介融合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技能,也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业态,而且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这要求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人才必须具有更为优良的综合素养。首先,能够适应各种媒介的传播规律。任何一种媒介传播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能够适应多种媒介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是决定全媒体记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不仅需要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具有新闻传播职业素养。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这意味着一个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而这个时代的恰恰消解了新闻传播的专业色彩,但反过来也体现了新闻传播的专业价值。能否具有合格的新闻职业精神,能否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这将是全媒体人才培养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一)遵循创新创业教育理念。2015年5月,正式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全媒体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关系,是直接为媒介融合发展产业服务的,与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相比,全媒体人才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创业型特征。在此语境下,与其他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相比,全媒体人才培养更应该始终遵循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着力培养适合媒介融合发展的创新性和创业型人才。
(二)紧跟媒介融合发展实际。2014年8月18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原则要求。全媒体人才培养正是基于媒介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提出来的。在此意义上,培养全媒体人才是当前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必须紧跟媒介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另外,媒介融合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个静态目标。换句话说,媒介融合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是无止境的,因此,以满足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全媒体人才培养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紧跟媒介融合发展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有利于、有用于媒介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 (三)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根本因素。相比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而言,全媒体人才培养具有更高的要求和难度。主要原因在于全媒体人才培养必须依托全新的新闻传播技术平台、前沿的课程教学资源和更为专业的教师队伍。但由于媒介融合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新闻院系缺乏先进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要弥补此种现实缺陷,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彻底解决教学师资、实验平台、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这样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传播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宋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反思[J].新闻知识,2014(10):93.
[2]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J].新闻大学,2009(1):51-54.
[3]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03):17.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