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名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2018 年 1 月 4 日星期四
1
教学设计
教学班级:汽运 16301 班
课程 教学时数
汽车维护
6
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
本课围绕“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展开,学生通过线下手机移动终端的学习、讨论、老师课
章节 课型
2017 -2018 学年第一学期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一体化课程
教学方法
堂的讲解和动手训练,在消化吸收收集的资料的前提下,针对特定车型完成“发动机润滑系统
的维护”。
课文主要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
教材分析
1、让学生把与本学习任务有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学习,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更换机油及机
油滤清器、什么时候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如何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2、老师通过录播系统给学生展现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能直观
的进行学习和参考, 便于学生能熟练和规范的掌握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
学生对新鲜事物喜欢探究、酷爱移动终端、自助学习的意识淡漠等,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总
学情分析
是想方设法的去玩手机,老师也是想方设法的去“收缴”手机,但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 这里我认为:我认为堵不如疏,合理引导学生应用手机完成学习任务,为老师所用,才为上策。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为什么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2.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3.知道如何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4.会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讨论和听讲,掌握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原因、周期和方法;
2.通过移动终端的应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使之参与到互动和学习过程中;
3.通过培养助教,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促动技能训练,完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训练、狠抓细节和严格要求培养工匠精神。 重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操作
教学重难点
难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规范
工具准备:、翼子板布、前格栅布、防护 卡尺、千分尺、集油车、题板等各
教学准备
5 件套、车轮挡块、世达
150 件套、风动扳手、游标
5 套;
设备准备:爱丽舍轿车、举升机和抽排设备,按
5 工位配备;
场地准备:一体化教学场地,分讨论区、实践学习区,配备高速无线网络。
2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热身 (课余时间完成,不占用课堂时间)
课前, 学生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学习《汽车维护》
学习平台打开, 学习 “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
的视频资料、
讨论、提问等。
(意图:汽运 16301 班全班有 38 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喜欢探究新生事物下,都能利用学校提供的无线
网络在课余进行移动终端学习。)
二、课前三分钟( 3 分钟)
教师、学生通过手机随机发出的签到码签到。
(意图:保证学生的到课率,以防旷课)
三、完成工作业( 20min )
上课后,学生完成老师准备的工作业。
(意图:用于检验课前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学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的效果。)
四、答疑解惑( 60min )
师:从统计数据来看,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线下的学习任务,下面请一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讲述一下本次课的
案例。
(意图:第一组的学生已经观看过该视频,再次观看会加深印象,基本上能进行复述;使二、三组的学生对
案例有一个认识)
生:(学生回答)
师:通过案例,大家可以发现,汽车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对行车安全是很重要的,同时作为一名汽
车维修人,必须有着细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辆车,才能保证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意图: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
师:大家已经学习过了“润滑系统”,请你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简单分析一下:(
1)为什
么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2)什么时候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3)如何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
器?请制定计划,编写流程。请大家将答案写在工作业上。
生:在工作业上书写三个问题的答案。
师:好的,看来第一组的同学对前两个问题回答的都很不错,继续努力,第二组对第(
1)个问题分析的比 1)题的回答还不
较准确,第( 2)个问题的维护周期还不准确,第三组对第(
2)个问题回答的不错,但是第(
全面,第四组的同学对两个个问题回答的都有点问题。四个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都没有很详细的写出“更换机
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注意事项。
(板书: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师:下面我将对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请同学们认真听讲。 第( 1)个问题:性能下降;堵塞。
第( 2)个问题:严格按照维修手册的技术要求。
第( 3)个问题:“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注意事项有:
1. 查看机油量的方法。(通过录播系统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2. 排放机油之前为什么必须取下机油加注盖?(通过录播系统使用自制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3
3. 取下放油螺栓手不沾机油的技巧。(通过录播系统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4. 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技巧。(通过录播系统使用自制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五、专项训练( 20min )
学生通过老师的解惑, 学生自己通过教具训练取放油螺栓手不沾机油的方法;
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等。
(意图:避免油底壳螺栓疲劳损坏和机油溅在气门室罩上等)
六、实战操作( 120min )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安排两人合作实操,第三人对照流程表进行监督和评分,第四人则将操作过程进行
录像;其他未进行实践操作的同学在讨论区完成线上剩余的学习内容或者反复观看实践操作视频;
对于已经完成
操作实践的学生,将录像上传至“《汽车维护》
SPOC 平台 —— 成果展示”线上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练习,均完
成后可以开始下一学习任务的学习。
(由于工位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实践操作,为此提出了“任务驱动法”和“翻转课堂”的形
式,一部分学生在实践学习区进行实践操作,剩余的学生则完成剩余任务或者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使学生充
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录像、观看视频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2)
七、评价反馈( 17min )
1、教师结合学生上传的学生操作视频讲解“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维护作业的注意事项,并总结各小组
同学学习情况。
2、学生在线上“
《汽车维护》 SPOC 学习平台 —— PBL —— 评价”完成自评、互评,教师课后在线上完成
对各学生的评价。
(该平台可以实现各组不同的评价标准,设置不同的权重,实现对学生全面的评价,不以成绩论好坏
, 只要
参与了的同学都可以得分)
八、拓展训练
1、 完成线上课后作业任务。
2、 查看相关文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