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文明单位创建总结

2015年文明单位创建总结

来源:保捱科技网


单位

2015年度文明单位创建总结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年,是确保顺利启动“十三五”规划的起始年。为巩固和扩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实现“最干净、最有序、最美观”的奋斗目标,单位以坚持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市民,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依法提高社会组织能力、依法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依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目标,坚持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市民,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不断深化全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实现“美丽水域、精彩水管”的愿景!

主要工作如下:

(一)、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

1、加强党政工团组织建设 落实“党要管党”

(1)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深化中心组学习,完善“政工干部学习会”制度,加强两级班子的思想建设。开展主题思想教育,使党员进一步树立党的意识、党性意识和党员意识,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教育,科学有效预防廉政风险。

(2)抓好作风建设,补好自身短板。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果。梳理总结出专题活动中形成的好建议好对策,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开展了“双责”(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责任书的签约工作。夯实廉政教育,巩固廉政教

1

育成果,党员干部、职工队伍廉政勤政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3)抓好队伍建设。加强职工政治思想研究工作,在选拔任用过程中更加看重中层干部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干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出台《单位职工绩效考核办法》、《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完善人员考核工作,进一步优化干伍结构,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出台《单位新进人员带教工作方案》,制定带教计划,建立带教档案,促进岗位成才。

(4)落实主体责任。细化主体责任,加强流程管理,制定责任清单,实施项目化管理,推进落实过程公开。加强“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规则的执行、党风廉政项目责任书的实施,处党政班子落实“一岗双责”,做好主体责任落实的延伸,把主体责任的履行落实到基层。

(5)加强基层单位党建。开展基层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配强配齐基层党支部支委班子。深化“三会一课”和《党员手册》的使用,推进开放式组织生活会,三型党组织创建等项目的创新,提高党员对党组织建设的参与深度,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性建设。

(6) 加强工团组织建设。立足桥梁和纽带建设,进一步配强配齐工会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工会的主力军作用。抓好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打造一支“严”“实”工作作风的水域管理队伍。

2、注重职工权益保护

(1)按照制度录用人才。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以结构化面试方式完成了新进人员面试,进一步充实了单位的整体队伍。

2

(2)依法保障职工利益。认真依照《劳动法》及事业单位相关制度,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制定执行考勤休假、学习进修等规定。

(3)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坚持向职代会报告,同时组织职工代表民主评议领导干部,进一步调动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4)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新进人员带教制度,探索人才职业导航项目,健全专技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船舶机驾人员的锻炼和培养,打造一批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的科室岗位业务能手。

(5)重视工会工作。一是努力建设职工精神家园。以“激发职工正能量”为抓手,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机制,通过组织关怀、心理干预、排忧解难等方式做实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培育先进典型。增强张晓宇劳模工作室的辐射效应,发挥明星带群星、群星带群体的积极作用。三是强化班组文明建设。抓好“班组长、基层班组、特色班组“的建设。四是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党员征文演讲、行业立功竞赛、技能比武、文艺创作、运动会等活动。五是深化“号、手、队、岗”等平台的建设,培养水域市容环卫建设事业的生力军。

(6)积极维护职工权益。切实做好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组织全处职工体检和部分职工赴四川、青海等地疗休养,做好夏送清凉、冬季送温暖工作;用好职工帮困基金,对困难职工、生病职工家访慰问,让职工感到单位大家庭的温暖。

3、抓好内部保障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完善防台防汛、防火防盗应急

3

预案,定期开展演习,并制定《码头安全使用管理规定(暂行)》,确保单位内部安全稳定。强化车船标化管理,完成船舶、车辆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工作,完成喜泰支路办公点装修、喜泰支路码头搬迁,进一步改善职工办公生活条件。

(2)做好防台防汛、防火防盗、信访维稳工作;加强车船装备管理,完成船舶更新建造任务,物资采购和搬迁工作;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完善采购领用制度,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二)坚持依法管理,加强水域长效常态管理

1、顺利完成应急防控工作

(1)跨前一步,统筹协调,与浙江嘉兴进行对接,实现沪浙联手、市区联动,完成了本市漂浮死猪应急防控工作,确保了黄浦江上游水质安全、水面环境整洁。

(2)按照“积极预防、有效应对”的原则,听取各方意见,编制了《黄浦江上游水域水面漂浮污染物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防御指引(初稿)》;按照住建委和市局要求,编制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水生植物整治工作的方案》,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全面深化《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进行水域市容环卫监管工作法制研究,形成《水规》修订工作报告,夯实工作基础;启动《苏州河水葫芦智能预警机制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提升日常工作水平。

2、做好联席会议各项任务。

(1)推进《黄浦江上游水域水面漂浮物拦截打捞设施规划》落地实施,按照“保洁作

4

业过程机械化、保洁装备配置规范化、码头设施功能多样化”的规划思路,完善了《黄浦江上游水域保洁服务规划》。对《黄浦江上游水域水生植物末端处置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资源化利用,提高水生植物末端处置“三化”水平。

(2)与嘉兴市治水办开展季节性漂浮污染物应急防范处置工作调研,就《关于构建上海市、嘉兴市两地水域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的合作备忘录》初步达成共识;召开了联席会议全员大会1次,联络员工作例会1次,编制简报8期,编写了《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域水质安全、水面环境整洁联席会议2014年度工作报告》,及时交流了相关委办局和区的工作落实情况,确保了联席会议整体工作有序运行。

3、突出重点,优化水域环境卫生质量

(1)基本建成苏州河水生植物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责任区管理信息系统、水域质量评价系统,进一步提高日常管理效率。

(2)开展水生植物整治工作。

一是根据近年来上游水生植物来量居高不下的“新常态”, 增强预警能力,及时启动预警监控,并调整了预警等级标准,完善了分级响应对照表,编制水生植物专报24期;加大打捞力度,指导作业单位优化作业模式,以库区拦捞为主,通过延长作业时间、租赁作业装备、延伸作业范围,加强水生植物“高峰期”打捞作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短时间内消除了污染影响;整合整治力量,主动与海事、水务等部门协调沟通,通过布设临时拦截设施、调整水闸开启时间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整治实效。全市共打捞绿萍近4.3万吨、水葫芦近54.1万吨。同时,根据市局要求,按照“搭台,企业运行”的思路,启动了水葫芦幼苗有偿收购、资源利用试点工作,并形成了评估报告,提升源头治理、资源化处

5

置水平。

二是抓好水域保洁工作。直管水域保洁监管积极探索全过程、全成本的监管举措,制定了升级版的作业服务监管方案,在黄浦江、苏州河景观水域进行试点完善,每日对作业实效、作业行为做出定量评判,严格落实扣分扣款制度,做到质量标准更细化、监管考核更强化,促进保洁质量提升;在开展成本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成本规制研究,委托第三方形成了成本规制初稿,为加快建立作业服务成本监审制度奠定了基础。全年黄浦江、苏州河直管水域累计打捞漂浮垃圾17632吨。

三是完善船舶生活垃圾收集模式。在本市13个地方海事签证站点继续开展内河船舶生活垃圾免征接收试点工作;结合《上海港船舶污染防治办法》宣贯,联合海事管理部门开展船舶生活垃圾接收服务专项检查;组织海事、交港、农委、环保部门召开启用新版接收凭证专题研讨会,草拟《上海港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接收、运输、处置管理办法》,健全管理制度;同时,开展上海市船舶生活垃圾收集服务、监管执法模式专题研究,并完成课题结题。全年内河累计收集船舶生活垃圾2696.76吨,接收服务船舶1878艘次,外港累计收集船舶生活垃圾199.17吨,接收服务船舶17247艘次。

四是推进水域管理基础建设。积极争取推进水域管理、作业码头岸线基本建设,加快《黄浦江沿岸环卫基地布局规划》有关水域监管码头项目的落地,推进军工路管理基地和泖港管理基地规划项目落地;加强车船装备管理,完成船舶更新建造任务。

五是加强培训和落实制度。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开展专业技能讲座;执行”日列队、周点名、月轮训、年整训“制度;加强”行为规范和执法实效相结合“的效能督察。

6

(三)提高管理能力,切实履行服务责任

1、积极开拓,提升水域市容管理能级

(1)责任区管理水陆同步推进。积极主动与市局相关部门对接,参与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的起草和配套文件制定,并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动员;编制了《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实务手册》,制定计分管理办法,统一责任区管理的检查内容和标准;还组织召开了黄浦江、苏州河、长江口直管水域责任区管理宣贯会,完成直管水域213份责任告知书和责任铭牌的送达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三级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同类竞赛”、“一户一档”等管理制度,开展区县实务培训,推动区县完成水域责任告知书送达工作。

(2) 水域质量评价得到稳步推进。以《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规范》为标准,在黄浦江、苏州河直管水域开展水域环境质量评价先行先试工作,直管水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基本维持在20上下,评价等级为良;完成了全市201个涉水街镇5621个样本点的审核、校对和印制工作,形成了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评价样本点手册;开展了样本手册“送教上门”工作,走访17个区县,对水域环境卫生质量评价工作进行指导,为在全市启动水域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3)全面推进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的落实。直管水域责任人信息建档率达到100%,区管水域责任人信息建档率达到80%。

(4)进一步提升水域保洁作业服务监管水平。基本形成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水生植物三化处置水平,确保景观水域无成片污染;探索船舶生活垃圾接收模式。

7

(5)发挥联席会议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发挥黄浦江上游水域水质安全、水面环境整洁联席会议综合协调作用,大力提升联防联动、应急处置能力。

2、强化整治,加大水域执法力度

(1)确保执法实效。深入开展“强素质、治四乱、树形象”水域专项执法整治,严厉打击了水上四乱行为,尤其是按照市局“迅雷”系列专项执法整治行动要求,在市直管水域渣土码头实行《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泥浆)水上转运码头管理办法》,使渣土管理制度化、标准化、长效化。全年共处罚各类违法案件687起,处罚金额350570元,其中,一般案件203起,处罚金额279550元;简易案件484起,处罚金额71020元。同时,不断增强水域执法联勤联动,深化苏州河流域执法管理机制,强化水上联合执法工作平台,固化水域市、区联动机制,全年开展联勤联动68余次,形成重大活动整治有联动、日常巡查监管有联勤的工作新模式。

(2)提高执法能力。认真开展执法人员三级培训,组织开展了二批全处执法人员参加的封闭式轮训,从作风纪律教育、基础队列训练、执法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整顿培训,进一步打造准军事化队伍;落实“一案一评审,一案一反馈”制度,组织月度专题执法培训,开展文书制作比武,不断提高执法队员的办案质量;全面实施网上办案,强化集中办案模式,提升办案水平;同时,还积极参加了市局执法法律法规“应知应会”考试、优秀案例评比活动,在市局执法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3)规范执法行为。强化队伍思想、作风和纪律教育,坚持分站(队)每日列队、每日电台早晚点名、每周点评、处本部每周列队点名制度;完善行为规范和执法实效相结合的督察机制,坚持处站二级督察制;深化规范化中队、达标分队建设,在一线分队中配备了执法取证记录仪,加强软硬件建设。

8

(4)坚持抓好“水域四乱”违法行为查处。一般行政案件数不少于200件,简易案件数不少于480件,健全水域执法联勤联动机制,执法实效进一步提升。

(5)切实做好水域执法改革各项工作。维护队伍稳定,完善培训育人机制,抓好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切实履行社区责任

1、单位坚持每年开展“一日捐”活动。根据人员实际情况,建立了困难职工、患大病职工的信息档案,定期走访,按照《单位职工帮困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试行)》,开展“一日捐”活动,募集爱心捐款,充实帮困基金,2015年全处职工共捐款 17886 余元。

2、重视社会诉求,争取市民对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

(1)高度重视社会诉求。针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投诉,媒体发现的社会问题,耐心解答市民群众诉求,及时妥善办理来电事项,努力做到“市民回复的满意率”在全行业名列前茅。

(2)完善社会监督制度。将市民满意度纳入水域市容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市民对水域环境质量测评的第三方评价,将市民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监管和考核的目标。

(3)策划好社会宣传工作。通过“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开展社会宣传,加强导向,开展水生植物报道,从媒体动态和关注的热点事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市民。

(4)做强“保护母亲河”社会品牌。开展轮渡宣传、责任区宣传等活动。策划市民群

9

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社会参与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以打造“保护母亲河”社会品牌为重点,开展了“保护母亲河,践行绿色生活”为主题的6.5环境日宣传活动以及“靓丽母亲河,魅力新上海”网络摄影大赛、水滴娃娃进课堂等活动,让市民关注水环境;认真做好社会诉求处置和舆情收集分析工作,组织诉求者开展黄浦江、苏州河水域视察活动,让市民监督水质量;拓展和规范了护河队等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社会志愿者体验水域作业服务,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维护水域生态环境。

(5)加强志愿者管理服务。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开展“水环境知识进课堂活动”、 促进中小学生爱河、护水习惯养成。

(6)开展“群众体验日活动”。通过行风监督员、志愿者等力量加强社会宣传,提升沿河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率,进一步凝聚和发挥社会正能量,用“美丽水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7)推进水域环境质量评价制度。水域市容环境污染快速整改响应率达到100%,反馈率达到95%以上,达标率达到90%以上。

(五)以创节约型单位为抓手,切实履行环境责任

1、加强节约型单位创建。落实各项节能措施,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自觉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空调,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减少用电设备使用频率,办公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电源或设置自动节能状态。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现象。加强公车使用管理,改革公务用车制度,科学调度,充分提高车辆使用率和乘坐率。建立和规范办公用品的配置、采购和领用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处OA信息网资源提倡办公无纸化,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率。

10

2、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定期开展卫生清洁活动,保持干净、优美的办公环境,在各办公室及主要场所种植植物,营造绿色办公环境。关心职工身体健康,每年为职工免费提供一次体检,购买体育器械,购买了空气净化器、空调、微波炉、冰箱等办公生活设备,进一步改善职工办公条件。设置职工健身室,引导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