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6期 丽水学院学报 2006年12月 Vo1.28 No.6 JOURNAL 0F LISHUI UNIVERSITY Dee.2006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郑秀梅 (丽水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国际贸易专 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改革方向和措施,以期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49(2006)06一OlO6一O3 A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Zheng Xiumei (College of Economic Trade and Management,Lishui Uiversily,Lishtli Zhejiang 323000,China) Abstract: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As the co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i- ty,it is extremely related to foreign affairs and needs much practical experience.Focusing on various problems in teaching,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scope,principle,means,and assessment metho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how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educate the out- standing graduates,which are urgently demanded by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approaches assess- ment method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贸经营权逐步下放,越来越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 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使得社会上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题,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 与13俱增。企业急需的是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外 学应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完善教学 贸人才,而目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难以 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为企业培养出高索质的外贸人才。 满足企业的需要。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 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存在国际贸易形势瞬时变 体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 化,而教材编写和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有的教师习惯于 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 一本教案用到底,没有及时地反映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进 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掌握与运用外贸相 展,授课内容陈旧,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很好地掌 关知识的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当前该课程的教学,存在 握相关的外贸知识。因此,必须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 收稿日期:2006—09—11 作者简介:郑秀梅(1977一 ),女,浙江丽水人,经挤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郑秀梅:《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lO7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主 萼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注入方式,教 (一)加强国际惯例的讲授 在交易的磋商和履约过程中,涉及许多与贸易相关的 国际惯例,不懂得这些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就会到处碰 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的学,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 此,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的 效率。 壁,不知所措。最重要的国际惯例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 例》(UCP5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这些惯例广泛地被世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把经过筛选、组织、编写的国际商 界各国所接受和使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国际惯例是 这门课程的重要任务,但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 对惯例只是一带而过,很少有直接针对国际惯例内容的讲 解和剖析.使得学生没能很好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 准确掌握好这些国际惯例关系到外贸业务的顺利进行和经 济效益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增加对国际惯例讲授的 课时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地讲授,并贯穿于整个 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o[21 (二)及时补充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做 法 国际经贸局势瞬息万变,必须注重国际贸易教学的时 效性。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 中,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时刻关注我国对外经贸政 策、措施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及时向学生介 绍。例如,在讲国际货款收付时,除介绍传统的汇付、托收 和信用证等结算I方式外,还要向学生介绍国际保理业务及 福费廷等新的结算方式;在讲结算工具时,除了介绍传统的 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支付工具外,也应介绍网上支付、电子 货币、信用卡等新型的电子结算工具;在讲电子商务在国际 贸易中的运用时,除了介绍外贸EDI外,还要介绍有关外贸 物流电子跟踪、电子报关及国内外国际贸易网站等相关内 容。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跟踪本专业学术前沿问题,更 新知识结构,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普遍存在过分注意专业 理论的介绍而忽视实际技能的训练的弊端。由于实践性教 学环节比较薄弱,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对 外贸业务的总体过程把握不清,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 能,毕业生不能在短期内适应企业要求。因此,高校应认识 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在外贸公司、商业银行、海关、税务、商检等部门建立固定 的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工作现场,通过现 场的真实情境,增加感性认识。或者是将各部门经验丰富 的主管领导和校友请回学校,对相关的业务环节进行专题 讲授和探讨,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 生能直接将所学变为所用。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务活动中的典型事实与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一 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国际贸 易实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很 多涉及到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的内容受国际法律和 惯例的约束,内容繁杂枯燥,叉无规律可循,但叉必须要掌 握。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 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场景,从中总结出一些经 验和教训,使一些看起来繁杂的专业知识很快让学生理解 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CIF贸易术语时,教师一直强调出口商是 在装运港完成交货义务的,风险也在此转移,而学生却难以 准确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教学中用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有一份CIF术语成交的贸易合同,货物在合同规定的 期限和装运港装船,但装货船舶在开航后第二天因触礁沉 没。第三天,当卖方凭海运提单、保险单、等一整套齐 全、正确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时,买方以货物全部损失为理 由,拒绝付款。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有无权利凭规定 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分析: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 解释通则》的规定,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只要卖方按期 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 凭证在内的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交货任务。即使货物在运 输途中已遭灭失,买方也不能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在案 例中,装货船只是在开航后第二天触礁沉没的,这就说明卖 方已把货物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完成交货任 务。因此,买方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是不合理的。 通过以上的案例教学,学生对CIF贸易术语的理解会 更透澈 在案例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提问、启发、引导 大家先分组讨论,再总结的方式,从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如 果教师能在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穿插适当的案例,那么整 门课程的教学就如同在实践中边学边干,效果会更加突出。 (二)模拟教学法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不能在工 作之初准确而娴熟地做好国际贸易业务,实际操作能力较 差。高校可以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组织相关专业教 师自行研制开发或引进国内先进的教学软件,通过网络虚 拟一个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能够 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口交易 的全过程,亲自处理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实际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08 丽水学院学报 2006钲 务的操怍过程中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口交 易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中以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 线,摸拟设定以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 业务函电的革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 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 核与修改、贸易单据的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通 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大量的操作练习,使学生在仿真模拟 实践中,了解和掌握出口交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的操作技 能。 (三)双语教学法 国际贸易业务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各种国际贸 易惯例、合同、信用证等大都用英语写成。因此,对于外贸 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运用 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书写传真、信函等,如果专业英语 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 行。鉴于这种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授课内容进 行双语教学。 采用双语教学,并不是要在课堂上均衡地使用两种语 言,而是在教学中使用母语的同时,视不同情况,不同程度 地使用另一种通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教学。在双语 教学过程中应力争克服双语教学的盲目性,杜绝“一哄而 上”,不可一昧地强求全外语教学,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 择最适合的双语教学形式。如教材可以选用英语教材;上 课时可以采用英语板书;较浅的内容用英语讲授,较难的内 容用中文讲解;课堂答疑及讨论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英文提 问,实在无法表达时,也允许用中文进行表述;用英语布置 作业,用英文命题试卷等。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一开始就 能接触和使用中英文国际贸易专业术语、词汇和句子,而不 是再另外花费大量时间专门去学习专业英语,这样做可以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 目前,部分高校教学手段十分陈旧、落后,仍以传统的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授课方式为主,专业课教师运用现代 教育技术的力度不足。国际贸易实务因涉及面广、知识容 量大,传统教学手段难以适应教学需要,任课教师应更多地 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板书时间, 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将较枯燥的专业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 多媒体音画形式表达出来,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 性,强化了视觉效果,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能吸引学 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 讲授信用证的内容时,如果没有一个信用证的实例,学生理 解起来非常抽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利用课件,针对信用 证的每个内容,及时切换到一个真实信用证上的相应条款, 让学生面对一份具体的信用证,从而对信用证的内容有一 个更直观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l 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等资源,对某些不方便现场 考察的知识,如通关的过程、国际商务谈判过程等内容,用 网上下载的图片或光盘等手段传送给学生。 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 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有些教师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 往往通过总复习指定书中重点内容,让学生背诵,学生平时 成绩无论好坏,只要考试前刻苦攻渎,一样可得高分。这种 考核方式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对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应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考 核,平时考核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 可适当降低。可以把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平时 提问、技能训练、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加以综合考核。考 核形式应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采用笔试、口试、上机操 作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叉可以分为开卷和闭卷,开卷考试 可以携带工具书、参考书、教科书等有关资料,可以克服学 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 用能力。闭卷考试中,试题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 能只是以课堂上讲的内容为准;出题要活,应适当加大主观 题,如案例分析题、综合应用题的比重,以检查学生运用理 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行考敦分离,任课 教师不参与本门课程的命题,使考试成为检验教学质量的 环节;还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严格考试管理。L4j 综上所述,只有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 量,为企业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出版社,2000:1. [2]王冉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之创新[J].贵州民族学 院学报,2005(2):114. [3]苗红.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 经济师,2005(9):116. [4]肖汶.谈高职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 2004(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