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1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答卷。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3.请将各题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隽永jùn 肄业yì 人才济济jì ... B.愀然qiǎo . C.訾詈..zǐ lì D.伶俜..líng pīng
驯良xùn .
兵戎.róng
大腹便便..piān
乳臭未干xù .
靡室劳矣mí .
载笑载言zǎi .
暴虎冯河píng .曲水流觞.shāng
桂棹果实累累.zhào ..lěi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字的一项是( )
A.倾泻 集思广议 病入膏盲 群贤必至 B.落寞 义愤填膺 委曲求全 草菅人命 C.切蹉 相形见绌 沧海一栗 汗流浃背 D、苍茫 积腋成裘 老骥伏枥 闻者足诫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的....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B.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 C.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父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D.受雪灾影响,广东今年冬天物价同比上涨幅度超过8%,这对商家来说正好可以火.中取栗,获得较好收益。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一名韩国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的最新资料。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文学史上“风骚”并举,“风”指《诗经》中“国风”,“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B.《古诗十九首》大都是南朝梁萧统的诗作,长于抒情,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C.宋代散文名家辈出,“唐宋家”中宋人占了六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的作者均在此之列。 D.《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诗中“初七及下九”,指农历七月七日和农历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相聚的日子。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8、下列句中加点实词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正襟危坐 . A.危在旦夕 B.居安思危 C.危言耸听 D.危言危行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足以极视听之娱。 . A.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B.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C.而余办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10、下列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11、下列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D.不者,皆且为所虏。 二、文言阅读(共10分,每小题2分)
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周昌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①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 “我何如主也?”昌仰曰: “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
人与吕后有郤?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取材于《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①燕时:“燕”通“宴”,安闲,燕时指休息的时候。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昌还走 还:转身 . B.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 C.微君,太子几废 .
固:坚持 微:如果没有 万岁:对君王的敬称
D.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 ..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吕后侧耳于东厢听 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
B.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D.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
C.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14、下列语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周昌)尝从击破相籍 B.吾私忧之,(只是,但)不知所出 C.昌独可(做御史大夫) D.(赵王)饮药而死
15、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周昌直言敢谏、据理力争的一项是( )
①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②而周昌廷争之强
③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④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⑤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⑥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昌很早就跟从沛公打天下,他为人耿介,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B.周昌坚决反对立如意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如意的安全。
C.为了保护戚姬和其子如意,汉高祖刘邦将周昌从御史大夫提升为赵王相国。 D.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拘小节的、能够采纳臣下正确意见的君王。
第Ⅱ卷
三、诗歌鉴赏(共10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17、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书院清池 李元洛
像有珠宝之癖者秘藏昂贵的宝玉一样,我将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它平铺在岳麓书院靠后的院落里。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碧池一汪。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深秋,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样一幅明丽的水彩画,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忘返。清泉之侧的房屋,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热闹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方清池,我觉得可以称作“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因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而净化。
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它得“地”独厚,不是深山中隐姓埋名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荣华富贵的池塘,它栖身于千年书院之内,非那种无名氏或暴发户可比。此外,池以文传,历代有关的题咏且不去说它,南宋朱熹那首有名的《观书有感》,我就怀疑是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宋代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秋八月,时年38岁的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和抗金名将张俊之孙张轼寓居于清泉之侧的百泉轩,题匾额“百泉轩”三字。他的《观书有感》是: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写的是读书的感受,不也正是我眼前的清池景色?我想叩百泉轩的门环去请教朱老夫子,可是那里已经成了文房四宝等物的展卖厅,朱老夫子则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淙淙而潺潺犹似旧时。 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
处凉亭歇息,让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
友人说它像一方砚池,我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方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中。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书院清池既非深山中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的池塘,它富有文化意韵。
B.书院清池得“地”独厚,栖身于千年书院,作者借此追求灵魂的高洁清纯和人格的自我完善的美好襟怀。
C.池以文传,红荷碧水是岳簏书院吸引古今文人墨客的主要原因。 D.南宋朱熹《观书有感》就是借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的。
E.本文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抒情言志”的传统,描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优美风物, 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20.作者写蝉声,说夏蝉“操练”的是“古老而常新的乐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作者为什么提议要将这方清池称作“洗心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3段作者说,“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忘返”,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这种情绪?(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写(从下面所给的7个句子中选完整的5个句子填写,不得多选,多选按错误的计算)(10分)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 (2)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 (3)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 (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余之所得也。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俗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说:“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就平常而言,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但很多时候,你只要努力向前跨出一步„„
要求:请以“再向前跨一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参
1.B 2.C 3.C 4.C 5.D 6.B 7.A 8.D 9.D 10.C 11.C 12.D 13.B 14.C 15.C 16.C 4、C(A、“一挥而就”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B、项“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C、釜底抽薪:比
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5、D(A、偷换概念 B、“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 C、“由于”“致使”相矛盾;无主语)
二、文言阅读
12、D(万岁:国君去世的委婉说法。)
13、B(A在;给 C代词,语气词 D于是,凭借) 14、C(昌独可做赵王相)
15、C(④不是直接表现 ⑤⑥不是直言敢谏) 16、C(左迁) 三、诗歌鉴赏
17、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
18、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分)。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分,如写“动作描写”给1分)。
四、现代文阅读
19、(4分)C(原因之一) D(是作者的猜测)
20、用的是拟人手法(1分),曲的“古老”让人联想到书院历史的悠久;(1分)曲的“常新”又让人有新的憧憬。(1分)借蝉声将书院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1分)或写唐代虞世南是夏蝉的知音,凸现其文化蕴涵,给人的不光是听觉感受,同时有历史的遐想。
21、(4分)因为清池宁静、清澈,就像明镜一样,(2分)尘世中的人来池边对明镜的自鉴,擢清波以洗心,可以洗去尘垢,净化灵魂。 (2分)
22、①视觉听觉结合 ②动静相结合 ③借助古典诗词 ④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 (每点3分,要有一定的阐释,答出两点即得满分)(6分)
五、默写:(任选5小题作答)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纵一节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译文:
周昌是沛县人,在秦时担任泗水卒史。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监,这样,周昌也就以卒史的资历追随沛公,沛公命周昌担任一名管旗帜的职志。后来他跟从沛公入关,推翻强秦的统治。沛公被封为汉王,汉王任命周昌为中尉。周昌曾经跟随汉王击败项羽军,因此,在高祖六年(前201)时,周昌被封为汾阴侯。
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周昌曾经有一次在高帝休息时进宫奏事,高帝正和戚姬拥抱,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帝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由此最敬畏周昌。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极力争辩,高帝
问他理由何在,因为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绝„„绝„„绝对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绝„„绝„„绝对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此后,戚姬的儿子如意立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死后,赵王会被人杀掉。赵尧去侍奉高祖。有一天,高祖独自心中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赵尧上前请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但是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才行。”高祖说道:“对。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高祖就召见了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得麻烦您,您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辅佐赵王,您去担任他的相国。”周昌哭着回答:“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了诸侯王呢?”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
周昌走了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高祖手拿着御史大夫的宫印,轻轻地抚弄着说:“谁才是御史大夫最合适的人选呢?”然后仔细地看了看赵尧,说道:“没有人比赵尧更合适了。”这样,就任命赵尧为御史大夫。
高祖去世之后,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坚持不送赵王进京。于是吕后很是忧虑,就派使者召周昌进京。周昌进京之后,拜见吕后,吕后非常生气地骂他:“难道你还不知道我非常恨戚夫人吗?而你却不让赵王进京,为什么?”周昌被召进京城之后,吕后又派使者召赵王,不久,赵王果然来到了京城。他到长安一个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药死去了。周昌因此也就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太后。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
年级 高一 学科 语文 版本 分类索引描述 期数 考试试题与题解 内容标题 北京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通用版) 分类索引号 G.624.6 主题词 北京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栏目名称 名校题库 文试卷(通用版) 审稿老师 一校 二校 审核 供稿老师 录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