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神话故事儿童阅读_短篇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儿童阅读_短篇神话故事

来源:保捱科技网
中国神话故事⼉童阅读_短篇神话故事

神话传说是我国⽂学⽅⾯浓重⾊彩的⼀笔,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历经千年的历史穿越到了今天,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神话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歌咏的精神。下⾯给⼤家带来⼀些关于中国神话故事⼉童阅读,供⼤家参考。

中国神话故事1天鹅仙⼥(满族)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着三个美貌的仙⼥,她们是同胞姐妹。⽼⼤叫恩固伦,⽼⼆叫正固伦,⽼三叫佛库伦。三个仙⼥都玩够了那天上的宫殿和彩云,没有地⽅可玩,想找个地⽅玩⼀玩。到什么地⽅去呢?她们早就听说地上果勒敏珊延阿林⼭上有个天池,池⽔像镜⼦⼀样清澈透明,池周围飞禽⾛兽,树⽊花草样样都有。怎么才能从天上下来呢?三仙⼥佛库伦聪明伶俐,她⽤采来的⽩云做⽻⽑,⽤披上⽻⽑的胳膊当翅膀,摇⾝变成⼀只雪⽩的天鹅。两个姐姐也学着她的样⼉,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了果勒敏珊延阿林⼭上的天池旁边。

三个天鹅仙⼥下凡来,正赶巧被三个猎⼈看到了。这三个猎⼈是同胞三兄弟,⽼⼤⼆⼗岁,⽼⼆⼗⼋岁,⽼三⼗六岁。兄弟三⼈都能射箭,⽃兽,他们整年在果勒敏珊延阿林⼭⾥钻来钻去,靠打猎为⽣。

兄弟仨朝天鹅落地的地⽅奔去,追到天池边上,见三只天鹅变成了三个美貌天仙,脱下⾐服“扑通”,“扑通”,跳进天池⽔⾥,⽴时把三个兄弟惊呆了:从长这么⼤还 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呢!⽼⼤说:“让她们给咱们做媳妇该有多好啊!”⽼⼆说:“就怕⼈家不⼲。”别看⽼三⼩,⼼眼最灵,他说:“咱们把她们的⾐裳偷偷拿⾛,她们回不去天,就得留在地上。”⽼⼤、⽼⼆觉得⽼三说的办法好,就⼀起悄悄来到天池旁边,将三个姑娘的⾐服拿⾛了。

三个仙⼥在天池⾥洗澡,边洗边玩,边玩边乐,等到⽇头快落⼭了,⼤姐恩固伦说:“咱们该回去了。”正固伦、佛库伦说:“⾛吧!”可上岸⼀看,⾐服没有了。三个仙⼥急得哭了起来。正在这时候,兄弟三个⾛到姐妹三个跟前,⽼⼤把⾃⼰⾝上的兽⽪⾐服脱下来,披在恩固伦⾝上;⽼⼆把⾃⼰的兽⽪⾐服脱下来,披在正固伦⾝上;⽼三把⾃⼰的兽⽪⾐服脱下来,披在佛库伦⾝上。

三个兄弟领着三个姐妹离开了天池,在⼤森林中架起⼲柴,烧烤野⿅、野⽜、野猪的⾁。再拿出⽯⼑把烤熟的⾁拉成⼩块块,请三个姐妹吃。吃完,⽼⼤扯着⼤姐,⽼⼆扯着⼆姐,⽼三扯着三姐,各⾃进了⾃⼰的⼩马架⼦。

三个姐妹过腻了天上的⽣活,从来没穿过这么暖和的兽⽪⾐服,没吃过这么⾹的烤⾁,更没有过丈夫的恩爱。她们舍不得这⼈间的⽣活,⼲脆不⾛了。

三个姐妹在⼈间⼀年,学会了钻⽕、烤⾁、缝⽪⾐。⼜都⽣了⼀个⼤胖⼩⼦。她们和丈夫相亲相爱,过得很美满。⼀晃⼜过了两年,⼀天,⼤姐对两个妹妹说:“天上⼀天地上⼀年,咱们已经出来三天了,哪天给⽟帝知道了,就要受到天规惩罚。趁时间不算长,快回去吧!”

两个妹妹也觉得不回去不⾏了,弄不好丈夫、孩⼦也得受连累。三个姐妹找出了丈夫收藏起来的⾐裳穿在⾝上,胳膊⼀抬,两脚起空了。地上的三个孩⼦,都两岁多⼀点,刚会答答话,见三只⼤鹅在头顶来回飞,⼀齐扎撒扎撒:张撒变⾳,即摊开。着⼩⼿,说:“鹅,鹅!”

兄弟三⼈打猎回来,不见了妻⼦,只听孩⼦说:“鹅,鹅飞⾛了!”⼀找⾐服也没有了。知道三个仙⼥回天上去了,就对孩⼦说:“那鹅,就是你们的娘,知道吗?”

传说满族⼈管母亲叫鹅娘。就是从这⼉起始的。后来受到汉族⼈称呼母亲为“妈妈”的影响。叫成了“讷讷”。

兄弟三⼈的妻⼦⾛后,三个孩⼦渐渐长⼤了。后来这三个孩⼦顺松花江⾛到与牡丹江汇合的地⽅,觉得那⾥宽敞,就定居下来。后来兄弟三⼈的后代家⼝越来越多,三⽀⼈分开,各⽀都有了⾃⼰的姓,三⽀⼈分为三姓。因此这地⽅就叫做“三姓”三姓,今⿊龙江省依兰县,在佳⽊斯 西南。了。

三个仙⼥回到天上,吃饭不⾹,喝⽔不甜,⽇夜 想念⼈间的⽣活;可⼜不敢把真情泄露出去,只好藏在⼼⾥。就这么过了九百九⼗九天,正赶上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天兵天将们把守不严,姐妹三个⼀核计,⽆论如何也得到⼈间看⼀看,就是看上⼀眼,也免得这样牵肠挂肚。

姐妹仨还 是采天上的⽩云做⽻⽑,变成三只天鹅飞了下来,落在果勒敏珊延阿林⼭上。她们找丈夫、找孩⼦,都不见了。她们在⼈间时夏天住的⼩马架⼦,没有了影⼉;冬天掘的避风寒的地窨⼦,也早已填满了泥⼟。姐妹仨不禁落下泪来,边哭边沿着松花江往下飞。冷丁在⼀处密林中有个百⼗户⼈家聚居的部落。⼀打听,才知道这地⽅叫三姓,正是她们姐妹三⼈的后代。天上九百九⼗九天,地上九百九⼗九年。不但她们的丈夫早已不在⼈世,⼉⼦也早就死去了,已不知传了多少代了。三姐妹见三姓⼈虽然像⾃⼰的丈夫⼀样勇敢,却不像三兄弟那样和睦相处。他们⽣性好⽃,常常互相抡⼑动棒,打得头破⾎流。仗越打越凶,仇越记越深。

怎么才能让他们不打仗呢?三姐妹很着急。⼀边往回飞,⼀边想,不知不觉飞到了天池边。她们脱去外⾐,跳进天池⾥,⼀边想着⼼事,⼀边洗起来。

正洗着,三仙⼥见天边飞来⼀只喜鹊,飞到天池上空,将嘴⾥衔着的东西吐在她的⾐服上。她本来已经不想在⽔中多呆了,就游着上了岸。见⾐服袖上放着⼀枚熟透了的红果,⼤得出奇,红得透亮。她在⼭上呆过三年,还 没见过这样的果⼦,捡起来含在嘴⾥,准备穿好⾐服等⼤姐、⼆姐上岸给她们看。谁知红果⼀含进嘴⾥,哧溜⼀下从嗓⼦眼滑进肚⼦⾥去了。⼤姐、⼆姐穿好⾐服要回天上了,三仙⼥⾝⼦发沉,说什么也飞不起来。⼤姐、⼆姐知道她是误吃红果怀了孕,劝她不要着急,等⽣完孩⼦再来接她。说完后先飞⾛了。

三仙⼥留在⼈间,渴了喝天池⽔,饿了捕野兽、采野果,冷了点篝⽕,⼀过过了⼗⼆个⽉,⽣下⼀个浓眉⼤眼的孩⼦。这孩⼦⽣下就会说话,不⼀会⼉就满地跑,过了不⼏天,竟和⼗七、⼋岁的⼩伙⼦长得⼀般⾼⼤,⼀样英俊了。三仙⼥见孩⼦这么快就长⼤了,⼼想这⼀定是天意。她知道⼈间最贵重的是⾦⼦,就说:“孩⼦,你就姓爱新觉罗爱新觉罗:满语,⾦⼦。吧。”她⼜望望眼前的布库⾥⼭,说:“你的名字就叫布库⾥雍顺吧。”她想起正在成天打仗的三姓⼈,⼜说:“天⽣你,是要你停⽌械⽃,平息战乱,统领⼈民过安定⽇⼦,你懂吗?”

爱新觉罗·布库⾥雍顺点点头,三仙⼥指着松花江说:“孩⼦,你就顺这条江下去吧!”说完,她变成⼀只天鹅飞⾛了。爱新觉罗·布库⾥雍顺砍下天池旁的⼩树做成筏⼦,折下柳树枝叶盘成套圈戴在头上,然后跳上筏⼦,盘膝端坐上⾯,顺着⼭⼝进了松花江。⼩筏⼦穿过⼏⼗九道湾,闯过九⼗九道滩,经过九⼗九天的漂流,来到了三姓地⽅。

⼩筏⼦搁浅了,岸边⼀个汲⽔的姑娘看见他,跑回村⼦,告诉了村⾥的⼈们。⼤家争着来看,见他头戴柳枝围成的圈,盘膝端坐在筏⼦上,那模样很像⼀尊天神,便问:“你从哪⼉来的?”布库⾥雍顺⼀指江上头,说:“从上边来的。”⼤家寻思是说他从天上来的,布库⾥雍顺想起讷讷嘱咐的话,就势说:“我是天⼥⽣的天童,来管理你们的。”⼤家见他英俊魁伟,确实与众不同,就相信了他的话。布库⾥雍顺⼜指着汲⽔的姑娘说:“是她先看见我的,我就到她家去了。”⼤家把他让进了姑娘家,姑娘的⽗母听说布库⾥雍顺还 没成家,就把姑娘许给了他。⼏位穆昆达穆昆达:满语,族长。也认为这样合适,就做了主婚⼈,当天举⾏了婚礼。他们将猪在祖先前领了牲,在院⼦⾥架起⽕堆,全村的⼈都来上礼,通宵唱歌跳舞,从此以后再不打仗了。布库⾥雍顺在三姓地⽅居住下来,劝⼤家和好。各家之间发⽣纠纷经他排解,⼤家都和和乐乐。⼤家拥戴他,推举他为部落长。他带领三姓地⽅的⼈们,建⽴了鄂多哩城。

布库⾥雍顺就是满族的祖先,他的传说也⼀直流传到今天。这篇传说和满⽂⽼档及《清史稿》记载相同。但它当然是⼝头流传下来的。

中国神话故事2⽩⾐仙姑(鄂伦春族)

在兴安岭图库热⼭的顶峰上,有⼀个天池,池⽔清澈,四季不变,池岸的鲜花四季常开,整年红艳艳的。它们⽩天红得像给图库热⼭戴了⼀顶艳丽的霞冠,⿊夜 红得像图库热⼭喷出的⼀团耀眼的⽕环。毒蛇猛兽因为怕这些宝花,⼀年四季不敢挨近天池。⽩⾐仙姑们因为这⾥环境优美、安全,池⽔碧绿、澄清,所以都愿意经常来这⾥沐浴。

有⼀天,风和⽇丽,穿着乳⽩纱衫的仙姑们,⼜来到天池边准备洗澡。忽然听到⼭坡下传来⼀阵阵悲哀的哭声。⽩⾐仙姑⼀向⼼地善良,可怜的哭声使她们⼼神不安,她们商量着决定变成⼀群⼩⽩雀,飞下⼭去看个究竟。

⼩⽩雀们轻盈地从天池上空掠过,落到⼭坡的⼀棵⾼⼤的松树上。她们看清哀哭的不是别⼈,正是仙母常提到的勤劳勇敢、忠厚正直的青年猎⼿基才其。他⾝旁躺着三个⼫体——祖⽗忠凡莫、岳母索克苏元和美丽娴雅、⼼爱的未婚妻⽶才伦。

看到这情景,⽩⾐仙姑们⽴刻就明⽩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基才其和⽶才伦劳动⽣活在⼀个部落⾥,他们⼼连⼼,⾝随⾝,形影不离。⼀天,他俩在歇⼈柱前,对照⼤森林盟誓,定下了百年姻缘。就在结婚的前⼀天,他们偕同两位⽼⼈,来到图库热⼭森林⾥狩猎、采集野果⼭菜。

讷耶喜讷耶,讷耶喜讷耶,骑上狩猎马,钻进⼤森林。匹匹狩猎马,满满驮⿅麂。…………

正在他们翻过⼗⼆道⼩⼭梁,冲破⼀千道林层,找到兽群,找到菜厚果密之处,唱着歌采集的时候,猛然狂风⼤作,旋风把太陽都刮暗了。原来很久就想霸占美⼥⽶才伦的⼭中恶魔,妒恨他们喜⽇来临,赶来兴妖作怪。这是⼀条三头⼭蛇,赶散了兽群,喷毒汁害死了⽼⼈和姑娘,只是因为基才其的⼸箭厉害,才没敢轻易碰他。

⼣陽西下,百鸟归林,暮⾊苍茫。基才其泣不成声,渐渐地昏睡⼊梦。不⼀会⼉,⼀轮晶莹如⽟盘的明⽉升上天空,天池在⽉光的映照下闪着银光。⽩⾐仙姑们飞到树下,恢复了原形,她们商定救活死⼈,让忠厚的猎⼈重获幸福。于是,抬的抬,架的架,背的背,腾云驾雾,飞回天池边。

仙姑们借着皓⽉的清光动开⼿了,死⼈经过仙⽔的洗涤,都复活了。

睡梦中的基才其,忽然听到亲⼈们在叫他,睁眼⼀看,果然是祖⽗、岳母和美丽的未婚妻,他们都含笑地站在他⾝边。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来到天池边了?他疑惑⾃⼰是不是还 在作梦?他使劲揉了揉眼睛,看到亲⼈们⼜真的和他说起话来了。正在他百思不解的时候,忽听得池⽔哗哗作响。⼤家回头看那响处,只见天池中⼏个⼤⽔涡轻轻浮动,浮动处⼜有⼏朵⽩云袅袅上升,⽩云上隐约可见⼏个披着⽩纱衫的仙姑,仿佛展翅⽐翼⼀般,冲开万顷云涛,飞向遥远遥远的深天,⼀会⼉就不见了。

这时基才其才恍然⼤悟,原来是⼼地善良的⽩⾐仙姑救了他们。⼤家急忙跪下来,向彩云飘去的⽅向,连磕了⼗⼏个响头。

后来,基才其和⽶才伦过起美满幸福的⽣活,总是忘不了这⼀段奇遇。他们⼀代代传颂着⽩⾐仙姑。所以,凡是到图库热⼭打猎的猎⼈,不管有病没病,都要到天池⾥去洗个澡才觉得舒服、爽快。

中国神话故事3牡丹仙⼥

⼈⼈都说:“牡丹是花中之王”,说起这句话,引起我⼀个故事来。

从前有⼀个孩⼦叫宝柱,听这个名字,就是⼀个娇贵孩⼦。真的,宝柱从⼩就死了⽗亲,寡妇娘只守着他这⼀个孩⼦,娘⾃然要把他当作宝贝看待。可是有什么法⼦呢,吃穿逼的,⼗岁的时候,宝柱就给地主家放⽜放⽺,⼤⼀点了,就给⼈家去做长⼯短⼯,那真是什么营⽣也做过了。别说锄刃磨去了,就是锄把也磨细了。娘⼉两个挣断筋地做了⼀年,三⼗晚上也是没⾯吃顿饺⼦,没油点亮灯,五更⿊夜 ,听到外⾯鞭炮响成了串,⼼⾥是说不出那个难受滋味。

那⼀年,宝柱已经长成⼀个很壮的⼩伙⼦了。过了正⽉初三,宝柱跟娘商议道:“咱娘⼉俩天天给⼈家做活,年年受这样的穷,今年我往远处去,也许别的地⽅⼯钱会⾼⼀点。”

娘长叹了⼀⼝⽓。她舍不得宝柱离开,但是受穷也受怕了,她答应了⼉⼦。

宝柱上了路,⾛了有七天七夜 ,⾛到了⼀个靠⼭的地⽅。那⾥有⼀个庄,⼤街上有⼀个⾼⼤的门楼,门两⾯竖着旗杆,⽴着⽯狮⼦,⼀看就知道是曾经作过官的⼈家。他看着看着,从门⾥⾛出了⼀个⽼汉来,穿着黄锻⼦马褂,紫缎⼦⼤袍。宝柱⼼想,这可是个有钱的主⼉了。还 没等他开⼝,那⽼汉就问道:“你这个⼩伙⼦是做什么的?”宝柱就上前说道:“⽼⼤爷,我是给⼈家做长⼯的。”⽼汉笑了⼀下说道:“我正要雇长⼯呀,你就在我这⾥住下吧,记住,以后叫我刘⽼爷。”宝柱停了⼀停说道:“刘⽼爷,咱有话讲在头⾥,我不是这地⽅⼈呀,我⾛过三州六府,就是为的要多挣⼏个钱啊。”

刘⽼爷忙问道:“你要多少钱呀?”宝柱说道:“⼀年我要三⼗吊钱!”

刘⽼爷想了⼀想说道:“就依你三⼗吊钱吧,可是有⼀桩,我叫你做的营⽣,你可都得给我办得成,办不成⼀样,你这三⼗吊钱,⼀个也就别想要了。”

宝柱⼼⾥琢磨了⼀下:论庄稼地⾥的活,耕割锄耧,⾃⼰样样会;说到家⾥的活上,泥墙苫屋,推磨压碾,⾃⼰也样样能;论⼒⽓吧,谁也⽐不上我;就是放⽜放⽺,⾃⼰也是头把⼿。他想来想去,⾃⼰是没有不会做的活呀,于是他就答应了。刘⽼爷家⾥⽤着很多的长⼯短⼯,他们当⾯叫他“刘⽼爷”,背后都叫他“刘⽼狼”。宝柱⼼想:“管他⽼爷⽼狼吧,反正⾃⼰是做⼯拿钱呗。”

这个刘⽼狼还 天天念佛烧⾹,念完佛烧完⾹,他就对长⼯短⼯吩咐第⼆天的营⽣了。他吩咐的不是⼀桩两样,是成套成堆的。

宝柱半夜 起来推完煎饼,天不亮就得扫完那个⼤院⼦。⽩天的营⽣那就更多了:起牲⼝棚,扒灰压碾,担⼟锄草,捎带着还 得喂猪,喂马、喂⽺,喂⽜。晚上还 得挑⼏⼗担⽔。宝柱真是从天不亮忙到深更半夜 ,他别的不想,只想到能挣到这三⼗吊钱,娘⼉两个能宽宽裕裕的过个年呀。

⼀⽉过去了,两⽉过去了,刘⽼狼不管吩咐什么营⽣,哪⼀样也没难住宝柱,不只是做成了,还 做得⼜好⼜快。柳枝刚刚绿,草叶刚刚发,有⼀天,刘⽼狼对宝柱说道:“你给我进深⼭⾥放⽺去吧,七天回来背⼀次⼲粮。记住,你到冬天把⽺交给我的时候,这⼀群⽺要变成⼆百只⽺呀。”

宝柱左数右数,这群⽺只有⼀百只,到冬天怎能变成⼆百只呢?刘⽼狼嘻了⼀声说道:“这就全凭你放得好啦,你要是不愿意要这三⼗吊钱,那咱就算了。”

宝柱没有做声,他赶着⽺进深⼭⾥去了。

宝柱住在⼭洞⾥,他吃的是硬⼲粮,喝的是冷泉⽔。⽩天,他为的能叫⽺吃上好草,他爬上这个⼭头,⼜⾛上那个⼭坡。晚上他怕狼把⽺拖去,他常在⽺群⾥转来转去,连觉也不敢睡。宝柱受累受苦的天天在⼭上放⽺,没有⼈跟他说话,没有⼈跟他作伴。⼭上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鲜花,宝柱站在⽯壁前时,迎春向他垂下了翠绿的枝条;宝柱坐在⼭坡上时,杜鹃花把鲜红的花枝摇摆着;宝柱在⼭沟⾥饮⽺时,野蔷薇放出了⾹味来。有⼀天,宝柱放⽺放到⼀个⼭坡上,看到了⼀棵⼤牡丹,像⼈⼀般⾼,绿叶中长着⼏百个花⾻朵。那年天⼜旱,风⼜⼤,那牡丹叶⼦旱得把头垂着,那花⾻朵也是⼀层⼟。宝柱⼼⾥很可怜它,他想:“⼈盼着过上好⽇⼦,花也盼着有个好⾬⽔啊。”他⾛去提了桶⽔,浇在牡丹花根上,⼜轻轻地摇去了花⾻朵上的泥⼟,才赶上⽺⾛了。

过了⼏天,宝柱⼜⾛过那⼭坡时,只见那⼏百朵牡丹都开开了,每⼀个花头都像绣球⼀样的⼤,宝柱越看越爱看。他不觉在牡丹旁边站住了。不知是因为花太俊了,还 是花太⾹了,不知为什么,从到这⼭⾥来,宝柱第⼀次欢喜的笑了。

宝柱⼜提来⼀桶⽔,浇在牡丹花根上。

这⼀天,宝柱就在这个⼭坡上放⽺。天快⿊的时候。他赶上⽺要回⾃⼰常住的地⽅,才⾛了不多⼏步,听到好像有⼈说话,细听听⼜是鸟在叫,他叹了⼝⽓想:“除了⾃⼰,谁还 到这深⼭⾥来。”他⼜⾛了⼏步,还 是听得有⼈说话,这次再细听时,也不是鸟叫了,那声⾳⼜细⼜响,还 听得出是⼥⼈的声⾳:

“宝柱!宝柱!喝你的⽔,给你个屋。”

宝柱连忙回头看去,什么也没有。⽇头已经压⼭,⼩风溜溜地吹,那牡丹被红光⼀耀,颜⾊更加鲜艳,光彩四射,在风⾥轻轻地动着,看去真是笑眯眯的。宝柱看了⼀会⼜往前⾛去,那声⾳⼜响起来了:

“宝柱!宝柱!喝你的⽔,给你个屋。”⽯壁前,⼭坡上,⽔沟⾥都有⼈在喊:“宝柱!宝柱!不要⾛!不要⾛!”

宝柱⼜回头看去,还 是什么⼈也没有,只有⼏⽚⼤牡丹花瓣,飘到了他的脚前。他见那花瓣实在好,就弯腰把它拾了起来。四处看看,还 是没有⼀个⼈影。他⼜赶上⽺往前⾛,再也没有什么动静。

哈!这⼀夜 可发⽣奇怪的事情了,他在⽺群⾥转来转去,连⾃⼰也忘记了在什么时候睡着的,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已经睡在屋⾥了。他吃了⼀惊:⽺呢?他猛地跳了起来,听到外⾯⽺咩咩的叫,跑出屋门⼝⼀看,果然,那些⽺都在院⼦⾥呢。他再细看那屋时,也和平常的屋不⼀样,光滑明净,好像花朵似的散发着⾹味。

从这以后,宝柱就住在这花朵般的屋⾥。夏天,他怕把⽺热着,带着露⽔赶⽺出去吃草。秋天,他怕把⽺冻着,赶⽺到向陽地⽅吃草。严霜下过以后,青草枯了,北风吹了起来,雪花飘了,宝柱数了⼀数,连刚⽣下的⼩⽺,⼆百只还 要多了,他欢欢喜喜地赶⽺下了⼭。

按本地的风俗,做长⼯的,都是在陰历⼗⽉初⼀下⼯,宝柱下⼭这天,已是九⽉⼆⼗⼋了。他⼀路⾛,⼀路想:可熬下这⼀年来了,再住⼏天就和娘见⾯了,过年也不⽤再愁没⾯吃饺⼦,没油点灯了。他想到这⾥,⾝⼦格外的轻,步⼦格外的快,那些⽺看去更⽩了,听着叫的也格外好听了。宝柱简直好像不是在地上⾛着,⽽是驾着⼀⽚⽩云回了庄。

刘⽼狼把那群⽺,数了⼜数,看了⼜看,嘻了⼀嘻,说道:“到下⼯只有三天了,我也不⽤你给我做别的营⽣啦,再给我办⼀桩事吧。”

宝柱听了,⼼想:⼤江⼤海都过了,还 怕个⼩河沟沟啦。他说道:“别说⼀桩,就是三桩两桩我也能做了。”刘⽼狼⽪笑⾁不笑地说道:“你跟我来吧。”

宝柱⼀直地跟着他⾛进了正屋⾥去,只见地上放着⼀双⼤铁鞋。刘⽼狼笑着说道:“要你在三天以内,把这双铁鞋穿破,穿不破这双铁鞋,你也就不要回我这个门啦。”

宝柱站在那⾥,别说先前他没有想到,会让他去做这怪事,就是天底下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呀。他说道:“为什么要把铁鞋穿破了呢?”

刘⽼狼把脸⼀沉说道:“叫你穿破了,你就得穿破了。穿不破你就别要⼯钱了。”宝柱⼀下⼦明⽩了,他⼜⽓⼜恨,⼼想:“怪不得⼈家都叫你刘⽼狼,你真是狼⼼呀!”宝柱被赶出来了,⾝边放着⼀双⿊沉沉的铁鞋。

天⿊了,⼜是刮风,⼜是下雪,宝柱放了这么多⽇⼦的⽺,⾐裳叫树枝扯破了,被⽯头磨烂了。宝柱站了⼀阵,⾃⾔⾃语地说道:“要想冻死我还 万难啦。”他说完,向平时放⽺的那⼭上⾛去了。

宝柱冒着风雪⾛到了那⾥,却不见那栋光滑明净的好屋了。他长叹了⼝⽓,倚着⽯头站住了。北风刮得更⼤了,呜!呜!呜!好像⽼虎声。⽼虎声⾥,响起了⼈的说话声,那声⾳⼜尖⼜细:“宝柱!宝柱!不要停下!不要停下!”

⽯壁前,⼭坡上,⽔沟⾥,都似乎有⼈在叫他:“宝柱!宝柱!不要停下!不要停下!”

宝柱也忽地想了起来。停在这⾥是会冻死的。他向前⾛去了,越⾛越暖和,越⾛越亮堂,风好像真的变成了⽼虎跑远了。他⾛着⾛着,不知不觉地⾛到那棵牡丹跟前了。这⾥好像是两样的天下:像春天⼀样的暖和,像⽩天⼀样的明亮。那棵牡丹眼看着发芽了,长叶了,开花了,从牡丹花后⾯闪出了⼀个闺⼥来:⼤脸⾯,⼤眼睛,不笑也像是在笑,秀丽得像⼀枝盛开的牡丹花。闺⼥向宝柱笑了⼀笑,转⾝摆了摆⼿,牡丹花瓣纷纷地向四外飘去了,飘呀,飘呀,越飘越⼤,越飘越⼤、落到地下时,都变成明光净亮的房⼦了。闺⼥请宝柱进了屋,⾥⾯已经摆好了热饭热菜,闺⼥⼜叫宝柱吃饭。宝柱哪⾥有⼼吃饭,闺⼥说道:“你尽管放⼼吧,我是牡丹仙⼥,我会帮你忙的,那双铁鞋已经穿破了。”

吃完了饭,闺⼥和宝柱⼀块⾛了出来,她回⾝把⼿⼀招,明光净亮的屋⼜变成花瓣⼦,花瓣飘了来,⼜凑成⼀朵朵的牡丹花,闺⼥伸⼿扯下⼀些花瓣来,递给宝柱说道:“要是刘⽼狼再把你赶出来的话,你就把这些花瓣散到荒场上去。”

宝柱答应着,把花瓣放在了袖筒⾥。闺⼥笑了⼀笑,⾝⼦⼀动,眼看着变成⼀枝⼤牡丹花了。

天明了,北风还 在吹,雪花还 在下,宝柱眼前的这棵⼈样⾼的牡丹,开得格外的新鲜,红⾊的花头,绿⾊的叶⼦,都沾着洁⽩放光的雪花。宝柱想着牡丹仙⼥的话,他抽着花瓣离开了⼭坡。雪花落在他的脸上也不觉得凉 了,北风吹在他的⾝上也不觉得冷了。

宝柱⾛过了⽯壁前,迎春开开了⾦⾊的花,⼲枝梅也开得满枝红了。宝柱⾛过⼭坡时,杜鹃花开得⼀⽚红,⼭菊花也开得⼀⽚⽩。宝柱⾛过了哪⾥,哪⾥就开满了鲜花。⽔沟⾥⾹艾、野蔷薇⼀齐开,松林⾥,连那⼭姜、万年青也开花了。

宝柱到了刘⽼狼的门前,那铁鞋还 摆在那⾥,可是已经穿破了。宝柱拿着铁鞋⾛了进去,理直⽓壮地说道:“铁鞋穿破了。”刘⽼狼看了,愣了⼀下,恶狠狠地说道:“三天不能穿破铁鞋。”

宝柱也⽣⽓地说道:“你知道三天不能穿破铁鞋,为什么要叫我三天穿破铁鞋呢!”刘⽼狼叫宝柱质问得没话说了,可是他还 是不给宝柱那三⼗吊钱,⼜把宝柱赶出来了。

宝柱在风⾥⾛,宝柱在雪⾥⾛,他⾛过了风雪旋转的野地,他⾛过了冰雪封盖的⼤河,来到了⼀个铺满雪的⼤荒场上。宝柱把袖⾥的花瓣向荒场上散去,雪地变成⽩银地了,飘着的雪花也变成纷纷飞的柳絮了。花瓣不见了,柳絮⾥出现了⼀⽚光滑晶亮的房⼦。

宝柱⾛进了⼀间屋,屋⾥炕烧得暖暖的。他铺好厚厚的褥⼦,盖上软软的被⼦,舒舒服服地睡着了。雪住了的时候,有⼈看到了这⽚房⼦,那真是⽐雪还 亮,光彩四射,好像画上神仙住的地⽅。

到了晚上,刘⽼狼才知道了这回事,上了⾃⼰院⼦⾥的⾼楼,向那⾯⼀望,只见⼀⽚⾦光,他连声地说道:“那是⼀块宝地,⼀块宝地啊!”

第⼆天,刘⽼狼坐上暖轿亲⾃去看那些房⼦了。他看⼀眼,惊奇⼀下,看⼀眼,惊奇⼀下,那些房⼦有的就是⽤整块的美⽟刻成的。他看着⼼⾥⼀⾯打算盘,他想:“只要砸碎⼀间屋,就能卖上万两银⼦呀。”

刘⽼狼看完了,⼜要和宝柱换房⼦,宝柱怎么的也不肯。刘⽼狼⼜说把房⼦⾥的东西和地也都给他,宝柱还 是不肯。末了,宝柱想⼀想说道:“只准你和你家⾥的⼈出来,不许带⾛⼀个长⼯丫环,依着我说的这样,我就和你换了。”刘⽼狼连忙答应了,他⼼⾥想:“我有了这些宝贝房⼦,有了钱,还 怕没⼈给我做活。”当时就找⼈⽴了⽂书,当天,刘⽼狼就把他家⾥的⼈搬进这宝贝房⼦⾥来了。

刘⽼狼⼀家⼈,东⾛⾛,西看看,指点着说这个房⼦能值多少钱,那个房⼦能换多少地。⼀家⼈光打算着怎样发财。宝柱进了刘⽼狼家,他把丫环伙计都叫到⼀起说道:“你们愿意要什么东西,就给你们什么东西,都回家去过⽇⼦去吧。”⼤伙有的要钱,有的要地,欢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这天⿊夜 ,刘⽼狼⼀家睡在宝贝屋⾥,忽然都被冻醒了,睁眼⼀看,房⼦没有了,北风刮得他们站不住脚,⼤雪直下,四处看看什么也看不到。刘⽼狼和他家⾥的⼈,都是些烤着⽕炉还 嫌冷,坐着轿⼦还 嫌累的⼀些⽆⽤东西,在这⼤风⼤雪的⿊夜 ⾥,他们⼀步也⾛不动。天亮的时候,刘⽼狼和他家⾥⼈都冻死在荒场上了。

宝柱接了娘来,年⿊夜 ,娘⼉俩吃了饺⼦,还 放了鞭炮,点上油灯,还 点上蜡烛,欢欢乐乐地过年了。

选⾃董均伦、江源:《三件宝器》中国神话故事4芍药仙⼦

俺亳州⼈特别喜爱芍药,不单因为它的根能⼊药,花⼉好看,还 因为有⼀段优美的传说。

唐朝武后当皇帝时,亳州城东住着⼀位姓⽩的花匠。⽩花匠年轻英俊、勤劳善良,⼆⼗多岁还 没说上媳妇。爹娘替他着急,他却不焦不躁,⼀天到晚,⼀年四季,除了下地⼲活⼉,就是侍弄花草。春天他给花草施肥,夏天他给花草浇⽔,秋天他给花草剪枝,冬天他给花草培⼟。他的房前屋后也都是花⼉,春有春兰,秋有秋菊,夏有荷花,冬有腊梅。庄户⼈虽说⽇⼦苦点,可有花花朵朵作伴,有蜜蜂蝴蝶起舞,倒也得到不少乐趣。

在所有的花草中,⽩花匠最喜爱⼀种花:春⼆三⽉,紫红紫红的花芽⼉破⼟⽽出,它长得⼜粗⼜壮,很快长成⼀蓬蓬,像⼀丛透明的红珊瑚:“红珊瑚”越长越旺,⼜很快地变成⼀丛绿玛瑙。不久花⼉含苞了,花⼉咧嘴了,花⼉⼜开放了,粉红的花瓣,⾦黄的花⼼,⾊彩⼗分明丽。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那是他从涡河湾⾥寻来的野花。他去请教私塾⽼先⽣,那位⽼先⽣就给花⼉起了个名字叫“灼花”,后来⼜把⽕字旁的“灼”改为草字头的“芍”,芍花算有了名⼉。

再说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胃⼝越来越⼤。御花园虽有数不清的花⼉朵⼉,却不知⾜,⾮要把天下的奇花异草都搜进皇宫,以供享乐,还 要把天下的花师花匠弄进皇宫,专为⾃⼰种花⼉。

这⼀天,武则天的侄⼉武三思来到亳州,他听说⽩花匠种了许多花⼉,⼜是个侍弄花⼉的把式,就骑着⾼头⼤马去了。他到那地⽅⼀看,呀,眼都直了:花⼉真多,味⼉真⾹,开得真好!特别是那⼀株芍花,他见都没见过。他⼼想若是带回皇宫,⽼姑娘准喜欢。她⽼⼈家⼀喜欢,我武三思更抖了!于是,他对花匠说:“种花的,算你⼩⼦⾛运,明天随我进京献花⼉,便可在宫中谋个差事。”知府⼀听,也跟着和:“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还 不赶快谢过⼤⼈?”⽩花匠说:“俺不去,这花⼉俺留着看哩。”

武三思⼀听,脸⼀下⼦拉长了:“种花的,这是皇上的意思,你敢抗旨不遵吗?”他拿出圣旨抖了抖,对⽩花匠说:“限你明天⼀早,带上花⼉到州衙聚集。”

这下,⽩花匠吓得没神了!哭了⼀天⼀夜 ,第⼆天⼀早来到州衙,后来⼜进了皇宫,当了御花园的花师,他那棵⼼爱的芍花也种在御花园⾥。

御花园⾥的花⼉真多,天南海北的名花都有,⽩花匠⼀见就爱上了这些花⼉。清早他给花⼉除⾍,晚上他给花⼉浇⽔,晌午顶着⽇头给花⼉锄草,夜 晚他披着⽉光在花间散步。他⼀天到晚不愿闲着,因为他⼀闲着就想家;⼆⽼爹娘谁照顾呀?宅前屋后的花草谁侍弄呀?地⾥的五⾕杂粮靠谁种呀?为这他愿⼀天到晚⼲活,⼲活可以暂时忘掉许多烦恼。

功夫不负苦⼼⼈,那满园的花⽊也长得特别喜⼈,远远望去,像⼀尺云锦,花⼉⽔灵灵的,叶⼦⽀撒撒的,别提多好看了。

可是那棵芍花呢?却长得⼲巴巴的,⽩花匠⼀见就难受。他知道那是起的时候动了根⼉,⾛在路上伤了枝⼉,再加上不服⽔⼟——唉,花⼉也和⼈⼀样恋着亳州的⽔⼟哩。

⽩花匠难受,对芍花格外爱护。天天挑⽔浇,⼀边浇⼀边唱:芍花芍花,快快长⼤,叶⼉返青,别再想家。

他浇下⼀瓢⽔,那花⼉咕咕喝完了,⼩叶⼉⽀撒撒地泛绿了。他⼜给芍花追肥,⼀边追⼀边唱:芍花芍花,快快长⼤,赶紧发棵,别再想家。

他追上⼏遍肥,⼜松松⼟,芍花舒舒服服地挺挺腰,真地发棵了。他⼜给芍花除⾍,⼀边捉⼀边唱:芍花芍花,快快开花,有我作伴,别再想家。

他⼀遍遍捉⾍,汗珠叭嗒叭嗒掉在花枝上,花枝上很快抱满了花⾻朵。

眼看花⼉要开了,⽩花匠却累病了。这天夜 ⾥,他躺在床上朦胧⼊睡。他梦见芍花开了,粉红的花瓣,⾦黄的花芯,从

花芯⾥⾛出⼀个年轻美貌的⼥⼦,长得⽐九天仙⼥还 俊。她⼿托绫帕,冉冉地⾛到床前,⽩花匠连忙问:“姑娘,你是谁?”

“我是芍花仙⼦,是花王的⼩⼥⼉。”“你来做什么?”

芍花仙⼦说:“你为俺操⼼劳碌,累病了,俺拧下⼀⽀花根为你治病。”说着,眼⾥闪出泪花。

只见芍花仙⼦拧下⼀条根,⽩花匠⼀见,⼀哆嗦,⼼想⼗指连⼼,那该多痛啊!他感激地看着芍花仙⼦,见她那⽉⽩软缎花鞋上渗出⼀点殷红的⾎迹,他正想起⾝道谢,芍花仙⼦双⼿递上绣花绫帕,转⾝⾛了。⽩花匠望了⼀眼绣花绫帕包着的花根⼉,连忙起⾝追去。

他追呀追呀,⼀直追到芍花跟前,那⼥⼦忽然不见了。他轻轻地抚摸着花朵,⼜轻轻地扒开花根,果然花根上有拧掉的痕迹,那受伤的地⽅还 湿漉漉地往外冒⽔呢!

⽩花匠哭着回到屋⾥,哭着煎药熬药,哭着把药服下。这药真灵验,第⼆天病就好了,为了记着芍花仙⼦的恩情,他把芍花改名芍药花。从此,他对芍药花更加看重了,有什么⼼事总爱给她说。他真希望能和芍花仙⼦天长地久呆在⼀块⼉,⼀辈⼦侍弄芍药花,他⼼⾥也⾼兴。

暑往寒来,花开花落,转眼冬天到了,御花园⾥百花凋零,⼀⽚肃杀景象。偏巧武则天⼜动了游兴,带着⽂武百官、宫娥彩⼥来御花园赏花看景。她⼀进御花园,⽴即来了⽓⼉,叫过⽩花匠问道:“⽩花匠,这花⼉怎么都败了?”

⽩花匠⼩⼼回禀:“万岁,天有四时,⽉有圆缺,眼下已到⼗冬腊⽉,花早该谢了。”

武则天说:“不⾏。朕要看花,传我的⼝喻园中百花,都要连夜 开放,抗旨不遵者,⼀律治罪!”

第⼆天⼀早,武则天赏花来了,那腊梅花迎合圣意,冒雪⽽开,被封为花魁,杏花开得慢了⼀步被贬到民间,牡丹花才冒出芽⼉,被贬到洛陽。芍药花和⽩花匠却不见了。

⽩花匠和芍药花哪⼉去了呢?他们连夜 逃出皇宫,⾛了九九⼋⼗⼀天才回到亳州。⽩花匠⼜把那棵芍药花栽在⾃家宅前,说来也怪,芍药花回到了故⼟,长得真快,转眼间发芽了,长叶了,开花了。花⼉⼀开从⾥⾯⾛出年轻美貌的芍药仙⼦,她对⽩花匠笑了,⽩花匠对她也笑笑,他两⼝⼉成了亲。他俩⼀块种地,⼀块⼉养花,⼀块⼉抚养⼦⼥,他们给⾃⼰的孩⼦起名叫“⽩芍”。为了逃避官府追捕,也为了让⼉孙不再被选进皇宫,每逢花开时节,他们将花掐去,光长根⼉好给百姓治病。⽼百姓爱芍药花,把掐掉的花泡在瓶⼦⾥,也有种在家前屋后让她开花的。后来越种越多,亳州的芍药天下闻名,成了亳州⼀⼤特产。

中国神话故事5牧童和仙⼥(朝鲜族)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长⽩⼭下有个英俊的⼩伙⼦,已经⼗六岁了。他从⼩就死了阿爸基和阿妈妮,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靠给富⼈两班两班:即官府⾥的⽂武两班。在旧社会朝鲜族分两班和贱民两个阶层,两班泛指封建贵族阶层。家放牧为⽣,所以,⼤伙⼉都管他叫牧童。

这牧童⼼地善良,尊⽼爱幼,肯帮别⼈排解难处,还 吹得⼀⼿好洞箫。夏天的夜 晚,男⼥⽼少都爱坐在⽉亮底下听他吹洞箫。

有这么⼀天,牧童赶着⽜⽺进了⼭。⽜⽺拣着翠绿的青草吃,牧童就坐在⽯砬⼦上吹着洞箫。牧童吹呀,吹呀,吹得正起劲⼉呢,突然听见⽿边“突噜噜”⼀阵响,牧童⼀瞅,⼀只美丽的⼩⿅从砬⼦上滚了下来。⼩⿅看见牧童,连忙跪下去哀求说:“善良的⼩伙⼦呀,快救救我吧!后边有⼀个猎⼈正在追赶我。”说着它“扑搭”“扑搭”地流下了眼泪。

善良的牧童⼆话没说,撂下洞箫,急忙打开⾝旁的柴⽲捆,把⼩⿅盖了个严严实实,接着他⼜吹起洞箫来。不⼀会⼉⼯夫,响起了⼀阵“哒哒哒”的马蹄声,接着“咴咴咴”的马叫声,传来了猎⼈⼀阵粗声粗⽓的吆喝声:“喂,⼩伙⼦,看到⼀只⼩⿅没有?”

牧童像没有听见似的,还 是吹着他的洞箫。“喂,⼩崽⼦,你⽿朵⾥楔⽊橛⼦啦?没听见问话呀?”牧童还 是没答话,照样吹他的洞箫。

猎⼈急了,“扑腾”跳下马,⼀把拽过牧童的洞箫,揪着他的⽿朵问:“⼩崽⼦,你别给我装聋!我问你,看见⼀只⼩⿅没有?”

牧童挣脱了猎⼈,⼀把夺过洞箫,⽤⿐⼦哼了⼀声说:“我哪⼉知道哇?我⼜没给你看着!”

猎⼈没办法,只好⽓咻咻地骑上马,⼜朝树林⾥追去。

等猎⼈⾛远了,⼩⿅从柴⽲堆⾥钻了出来,跪下来就给牧童叩头。牧童扶起⼩⿅问它:“你家住哪⼉?你不跟着阿爸基、阿妈妮,⾃个⼉跑了出来,这有多危险呐?”

⼩⿅告诉牧童说:“我是天上仙⼥的玩物,是奉了我们国王的命令,每逢王宫⾥的仙⼥们下凡到长⽩⼭天池洗澡时,专门去服侍她们,供她们玩耍的。今⼉个没加⼩⼼,碰上了狠⼼的猎⼈,多亏你这个善良的⼈搭救,不知该怎么报答你才好!”

⼩⿅说完⼜问起了牧童的⾝世。牧童就把⾃⼰怎么从⼩死了阿爸基、阿妈妮,⼜怎么给富⼈家当长⼯的遭遇全告诉了⼩⿅。

听了⼩伙⼦的诉说,⼩⿅对牧童说:“天上有七个美丽的仙⼥,她们每逢⾦⽇⾦⽇:朝鲜族计算⽇⼦⽤⽉、⽕、⽔、⽊、⾦、⼟、⽇,⾦⽇即星期五。,踏着五彩的母基改母基改:彩虹。,下到长⽩⼭天池来洗澡。在这七个仙⼥中,要数那七仙⼥最贤慧漂亮。等她们再下来洗澡的时候,你就偷偷地把七仙⼥的⾐裳藏起来,她就可以成为你的媳妇,你们就可以过上好⽇⼦了。”

牧童⼀听,⼼⾥乐得像盛开的⾦达莱花。

末了,⼩⿅⼜对牧童说:“不过你得千万记住。等你娶了仙⼥,那套⾐裳可不能还 给她;就是要还 ,也得等她⽣了第三个⼉⼦以后。”

牧童听了,连连点头,说记住了。⼩⿅还 告诉牧童说:“往后你要碰到什么难事⼉,就到这⾥叫我三声。”说完⼩⿅很快地跑进了长⽩⼭密林⾥。

⾃打那天起,牧童就掐着指头数呀数呀,好容易盼到了⾦⽇,他早早地来到了长⽩⼭天池边上。

初夏的长⽩⼭,天⽓格外晴朗,太陽也格外温暖。牧童⼜吹起了他的洞箫。美妙动听的箫声,顿时散布开去,传遍了四⽅。牧童吹着吹着,忽然眼前⼀亮,湛蓝湛蓝的空中,冷丁架起了美丽的母基改,⾝穿彩⾐彩裙,⾦翅⾦鳞的七个仙⼥,飘飘悠悠地落到了天池边上。

这时候,牧童早就藏到⼀棵⼤柳树后边去了。仙⼥们⼀边脱⾐裳,⼀边嘁嘁喳喳地议论开了。⽼⼤说:“那洞箫可真吹得好听!”

⽼三说:“我明明看见有个⼩伙⼉,在这⼉吹洞箫来着,⼀眨眼的⼯夫咋没了呢?”⽼七说:“他吹的洞箫⽐天宫⾥的乐器班⼦吹得还 好呢!”七个仙⼥脱了⾐裳,往柳树枝上⼀挂,“扑通”“扑通”都下⽔了。

天宫⾥虽好,可是呆长了也使⼈腻歪,七个仙⼥在天宫⾥憋屈了⼀冬了,这会⼉钻进了凉 哇哇的天池⾥,你泼我,我泼你,辟咚扑咚,嘻嘻哈哈,玩得那个痛快劲⼉就不⽤说了。

趁七个仙⼥在天池⾥玩得正痛快的时候,牧童悄悄地把她们的⾐袋⼀把搂了过来,⼜把七仙⼥的⾐裳揣进了怀⾥。花开得再好看也有谢的时候,仙⼥们玩得再痛快也得上天呐!七个仙⼥玩够了,⼀齐上岸穿⾐裳。可是到⼤柳树上⼀看,可傻眼啦!⾐裳全没了,只剩下⼀条纱⼱。

仙⼥们正忙三跌四地找⾐裳,忽然听到⼀阵悠扬的洞箫响了起来。七个仙⼥抬头⼀望,在⼤柳树边上有个英俊的⼩伙⼦。这好听的洞箫就是他吹的。

七个仙⼥嘁嘁喳喳地说:“咱们的⾐裳⼗有是叫这⼩伙⼉给藏起来了,咱们向他要去!”可是七个⼤姑娘,浑⾝光溜溜的,咋能到⼩伙⼦跟前去呀?⼤的让⼆的去,⼆的推三的去……⼀个推⼀个,最后推到这⽼七⾝上。没法⼉再往下推了,七仙⼥说声“我去”,把纱⼱往下半⾝⼀围,⾛上前去,⽼远对牧童开了腔:

“请问吹箫的⼩伙⼉,您看见了我们的⾐裙吗?”

牧童这才停住了吹箫,抬头⼀瞅,只觉眼前⼀亮,就像升起了⼀轮⼗五的明⽉。多好看的姑娘,这不就是七仙⼥嘛!牧童红着脸⼉低下了头,说:“你们的⾐裳是我藏起来的,可是要让我还 给你们,得答应我⼀件事⼉。”

七仙⼥忙问:“啥事⼉啊?”

牧童摆弄着洞箫,不好意思地说:“你得嫁给我做媳妇。”

七仙⼥瞅了⼀眼牧童,微笑着点了点头,就跑回去告诉了姐姐们。

姐姐们虽然不愿意离开⼼爱的妹妹,但没有⾐裳⼜回不了天宫,只好答应让七妹⼦嫁给牧童。牧童这才把⾐裳还 给了六个仙⼥,六个仙⼥告别了七妹⼦和牧童,踏着母基改,缓缓地飞上了天宫。

⾦达莱花只有承受陽光⾬露才能开放,这⼈间的⽣活有了爱情才显得更加美好。牧童和仙⼥成了亲,⽣活便充满了欢乐,他们搭了三间草房,牧童放牧,仙⼥织布,⼩⽇⼦过得甜甜蜜蜜。

说起七仙⼥的贤慧劲⼉,真是天下⽆双。丈夫要去放牧,她把丈夫送出门⼝;丈夫放牧回来,她端上雪⽩的⽶饭和清⾹的凉 拌⼭菜。

七仙⼥不但⼼好,⼿也巧。织出布来,像是长⽩⼭的瀑布在流;绣出花来,能散出⾹⽓;绣出鸟来,会拍搭翅膀。

⼀转眼,牧童和仙⼥成亲整整三年零三个⽉了,七仙⼥⽣下了两个⼜⽩⼜俊的胖⼩⼦。说来也奇,这两个胖⼩⼦⽣下⼀个⽉就会叫阿爸基、阿妈妮,两个⽉就会在地上乱跑。这可把⼩两⼝稀罕得没法,他们成天逗得孩⼦笑呀闹呀,就这样过了三年零三个⽉。

地上过了三年零三个⽉,天上才仨⽉零⼗天。打从七仙⼥留在⼈间嫁给了牧童,六个姐姐⼀直在阿爸基和阿妈妮⾯前瞒了仨⽉零⼗天。阿爸基和阿妈妮问起来,她们不是说七妹⼦织布,就是说七妹⼦绣花。可是到了这三个⽉零⼗天头上,再也瞒不过去了。仙⼥的阿爸基——天帝过⽣⽇,这⼀天⾮要七个⼥⼉轮流斟酒不可。等⼥⼉们到齐了,阿爸基⼀数,咋少了⼀个呢,当时就吼了起来:“七丫头哪去啦?”六个⼥⼉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谁也说不出话来。

话说这当⼉,七仙⼥正在⼈间织布呢,忽听响晴的天上轰隆隆地打起了旱雷。凡⼈是不知道咋回事⼉啊,可是仙⼥⼀听,知道是她阿爸基发⽕了。她想,这下可坏事了!她要是不马上回天宫去,阿爸基就会派天兵天将来捉拿她的。到了那时候,夫妻难舍⼜难分。仙⼥不愿意让⾃⼰的丈夫难受,就央求丈夫说:

“吆啵吆啵:朝鲜族夫妻之间的称谓。!咱们成亲三年零三个⽉了,都有了两个孩⼦,我就是想⾛也是舍不得你们呀!我只是想穿穿我那套⾐裳,求求您还 是把⾐裳还 给我吧!”

牧童听媳妇说的实⼼实意,也就把⾐裳还 给了她。

话说这时候牧童⼲活累了⼀头晌,躺在炕上头⼀挨枕头就睡着了。

七仙⼥趁这⼯夫,⼀个夹肢窝挟起⼀个孩⼦。想到⾃⼰要撇下⼼爱的郎君,不觉泪如⾬淋。她望了望丈夫,⼜朝丈夫鞠了鞠躬,两脚⼀蹿,缓缓地飞上了天宫。

牧童醒过来⼀看,媳妇不见了,两个孩⼦也没影了。看看织布机上,没有她;瞧瞧厨房⾥,没⼈影⼉;瞧瞧院⼦⾥,空荡荡的。他猜想⼗有七仙⼥是回天宫了。顿时,响晴的天空布满了乌云,温暖的家变得冷冰冰的。

牧童丢了媳妇⼜丢了孩⼦,⼼⾥⼗分难过,他后悔不该把⾐服还 给媳妇。还 是鸡飞蛋也打了,没法⼉,只好去找⼩⿅。牧童到了早先救⼩⿅的地⽅,⼀连⽓⼉喊了三声“⼩⿅⼩⿅你快来!”他话⾳⼉还 没落呢,眼瞧着那只⼩⿅从密林⾥跑了出来。

牧童见了⼩⿅,话没说出⼝,眼泪先掉下来了。⼩⿅说:“你不⽤说我也知道了。事情已到了这地步,你也别伤⼼了。等到了⽔⽇,你再上趟天池。每当⽔⽇,天宫⾥都要放下⼀只⽔桶来天池提⽔,你只要坐进这只⽔桶⾥,就会被提到天上去的,你就可以和媳妇孩⼦团圆了。”⼩⿅说完便⼀蹿⼀蹿地跑进了密林⾥。

牧童焦急地等啊,等啊,等到了⽔⽇,他⼀⼤早就来到了天池。牧童仰脸朝天等啊,等啊,等得眼睛发直,等得脖⼦发酸,过了⽼半天,好⽍算等到了。就听“突噜噜噜”⼀阵响,⼀只很⼤很⼤的⽔桶从天空⾥放了下来。

牧童抓住⽔桶往⾥⾯⼀坐,不⼤不⼩,正好盛下他⼀个⼈。呆了有半袋烟⼯夫,⽔桶⼜开始往上升了,只听见“噌噌噌”地响着,两⽿⼀溜风的,⾝上冷嗖嗖的,经过好⼀阵⼯夫,突然咯噔⼀下,嘿,天宫到了。

牧童刚钻出⽔桶,就听见“阿爸基”“阿爸基”的叫声,他回头⼀瞅,两个⼉⼦⼀溜烟⼉扑进了他的怀⾥。牧童贴着两个⼉⼦的脸蛋,亲了⼜亲,⼜让他们领着去找阿妈妮。

两个孩⼦蹦蹦跳跳地跑到阿妈妮的住房⾥,⾼兴地喊着:“阿妈妮,阿妈妮,阿爸基来了!”

正在织布的仙⼥们,忽啦⼀下就把牧童给围上了。七仙⼥见了丈夫,⼜惊⼜喜,夫妻俩抱头痛哭,边哭边说着别后的情形。

牧童与七仙⼥相会,天宫上下没有⼀个不⾼兴的,惟有天帝和他的三个⼉⼦闷闷不乐。天帝不能⽆缘⽆故撵牧童,于是就给牧童出了个难题。说牧童若能解了这个难题,就让他们夫妻团圆;若是解不了这难题,就要把牧童⼀个⼈撵回⼈间。

啥难题呀?天帝要牧童到耗⼦国去索取⼈⽪⼀百张、⼈睾丸三⽃。

传说天宫⾥不但有仙⼈仙⼥,还 有各种成精的动物,有什么耗⼦国呀,⽜、马、猪、狗国呀。这耗⼦国⾥的耗⼦,个⼉

⼤得像猫,可厉害啦!它们把守着天宫的⼤门,专吃⼈间来的凡⼈,不管是谁,见了⼈就抓,抓了⼈就扒⽪,扒了⽪就吃⾁。幸亏牧童是坐⽔桶上来的,要不早就成耗⼦⾷了。

天上的岳丈发话了,牧童哪敢不去呀!他告别了媳妇和孩⼦,⼀直朝耗⼦国⾛啊,⾛啊,不知踏过了多少块云彩,也不知⾛了多少⽇⼦,这⼀天终于来到了耗⼦国。

⼤门⼝有两个⼤耗⼦,⼿持长槍把着门。牧童上前就问:“请问,这⼉是耗⼦国吗?”

两个⼤耗⼦抽搭着⿐⼦闻了闻,闻出了凡⼈的⽓味,上来就把牧童给抓住了:“好⼀个凡⼈,你是怎么跑到这天宫上来的呀?⾛!先去见我们的⼤王,⼀会⼉我们就要扒你的⽪,吃你的⾁!”

不⼀会⼯夫,牧童就被带进了耗⼦国。牧童吓得哆哆嗦嗦,⼀边往⾥⾛,⼀边左右撒⽬,嗬!好⼤的耗⼦国呀!耗⼦国⾥耗⼦多得成群成堆,什么⼤的⼩的、⾼的矮的、公的母的、⿊的⽩的,简直说不清。

牧童寻思,这下可完了!别说是取⼈⽪、睾丸呐,恐怕连⾃⼰的⼈⽪和睾丸也得撂这⼉!不⼀会⼯夫,他来到了⼀个很⼤很⼤的宫殿⾥。牧童⼼想,这⼀定是耗⼦国的王宫了。

来到了耗⼦王跟前,牧童抬头⼀瞧,吓瘫了!你猜怎么着,他长这么⼤还 从没见过这么⼤个⼉的耗⼦呢!那耗⼦王⼤得像头⼤黄⽜,青⾯獠⽛,⼤⽿朵,瞪着⼀双圆溜溜的⼩眼睛,直放青光。

两只耗⼦跪下来说:“启禀⼤王,我们刚刚捉到⼀个⼈间上来的凡⼈,要不要扒⽪吃⾁?”

耗⼦王瞧了瞧牧童,当时就“哎哟”了⼀声。你猜怎么着,耗⼦王认得牧童。他当时就⾛下了王座,来到牧童的跟前问:“善良的主⼈呐,你还 认不认得我呀?”

牧童仔细⼀瞧,越看越觉着⾯熟,连声说:“认得!认得!”

为啥耗⼦王管牧童叫主⼈?牧童⼜咋认得这耗⼦王?这⾥⾯还 有段故事哩。

说起来那还 是牧童和仙⼥成亲之前的事了。牧童从⼩就那么穷,可是有只⼤耗⼦不嫌弃他,时常出来和他作伴。⼩牧童也很稀罕它,有啥好东西,不忘给耗⼦吃,也不忘给耗⼦喝。⼀来⼆去的,耗⼦越长越⼤;天长⽇久,牧童和耗⼦结下了友情。早晨牧童去放牧,耗⼦远远地去送他;晚上牧童回家来,耗⼦⼜早早地去迎他。他们⼀天不见都想得慌。

可是打从牧童和仙⼥成了亲,耗⼦见牧童有了伴⼉,⾃个⼉也成精了,就悄悄地离开了牧童,来到耗⼦国当上了国王。他们原先有这么深的交情,见了⾯咋能不⾼兴呢?!

把门的两只耗⼦⼀看,⾃知没趣,⼀溜烟⼉蹽了。

耗⼦王同牧童寒暄了⼀阵⼦,问牧童:“你不在⼈间过安⽣⽇⼦,跑到耗⼦国来⼲什么呀?”

这⼀问,把牧童的眼泪给问出来了。他把媳妇怎么带着⼉⼦上天,他怎么坐着⽔桶上天找媳妇,岳丈天帝怎么出难题,⼀古脑⼉都告诉了耗⼦王。

耗⼦王⼀听,乐了!捋着胡⼦对牧童说:“这好办!这两件事都撂我⾝上了!”接着耗⼦王往⼤王的宝座上⼀坐,⼤喊⼀声:“⼩崽⼦们,给我来呀!”“有!”⼀⼤帮⼩耗⼦应声⽽来。

“去那⼤库⾥,给我取⼀百张⼈⽪、三⽃⼈睾丸出来!”“是!”⼀⼤帮⼩耗⼦⼜应声⽽去。

过了⼀袋烟的⼯夫,只听见“叽叽喳喳”⼀阵响,⼀百只耗⼦扛来了⼀百张⼈⽪,三⼗只耗⼦抬来了三⽃⼈睾丸。耗⼦王⼜下令说:“⼩崽⼦们,给我听着!他是我从前的主⼈,你们跟着他,把这些东西给我送到天帝府去!”“是!”⼩耗⼦们⼜齐声应道。

牧童告别了耗⼦王,领着这⼀⼤帮⼩耗⼦,直奔天帝府⾛去。

牧童和耗⼦们⾛着,⾛着,⾛到约摸⼀半路程的时候,冷丁从云彩⾥钻出三匹⾼头⼤马,马上坐着天帝的三个⼉⼦。他们⽴马横⼑,厉声喝道:“快把这些东西都给我撂下!”

这耗⼦国本来就归天帝府管辖,天帝的⼉⼦发号施令了,众⼩耗⼦不敢不从命,撂下了东西,“忽喇”⼀下,撒腿⼉就,只

撇下个牧童。

天帝的三个⼉⼦哈哈⼤笑了⼀阵之后对牧童说:“哼!想得倒挺美,⼀个⼈间的凡夫俗⼦,居然想和天仙过⼀辈⼦,作梦!”这时候,只听见“呜——”的⼀声,刮起了⼀阵旋风,把⼈⽪和睾丸搅豁起来,⼜“呜——”的⼀声刮跑了。天帝的⼉⼦赶忙骑着马去追。

牧童⼀看,什么⼈⽪呀,睾丸呀,全都落空了,咋回去交差呀?这回算⼀切都完了!牧童越想越伤⼼,⼀屁股瘫坐在那⼉呜呜地哭开了。

牧童哭着哭着,忽听“扑噜噜”⼀阵响,他抹⼲眼泪⼀看,从天边忽忽悠悠地飘来⼀张纸条。牧童接过来⼀看,只见纸条上写着:

吆啵:别哭了,东西都叫我拿到⼿了,刚才那阵旋风就是我变的,您赶快回到我⾝边来吧!牧童这才变哭为笑,攥起拳头赶快往回蹽。

到了天帝府,牧童按照岳丈的要求,按时交齐了⼀百张⼈⽪和三⽃⼈睾丸。岳丈天帝惊得⽬瞪⼝呆,⼀句话也说不出来。俗话说得好哇,⽶⼉撒了能扫起,话⼉出⼝难追回!天帝⼀看没难住牧童,只好打发他们两⼝⼦回到⼈间去⽣活。那是⼀个响晴响晴的天,七仙⼥朝⼈间撇下⼀条五⾊彩绸,架起了⼀座美丽的母基改。牧童和七仙⼥⼀⼈抱着⼀个⼉⼦,告别了天宫,踏着母基改,忽忽悠悠地落到了长⽩⼭天池边上。

这时候,那只⿅早就恭候在那⾥了,⼩⿅驮着他们⼀家⼈,⾛下了长⽩⼭。从此,这只⿅再也不离开牧童了。据说,养⿅的习惯就是这么传下来的。长⽩⼭的朝鲜族⼈都长得聪明、漂亮⽽⼜勤劳,传说那也是因为他们是牧童和仙⼥的⼦孙的缘故。直到现在,朝鲜族⼈还 是那么热爱长⽩⼭,喜欢长⽩⼭的天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