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楼板负弯矩钢筋施工方法. 1、楼板负弯矩筋悬挂施工法 1.1、工艺原理 1.2、工艺流程 1.3、操作要点
2、采用钢筋架体固定上层负筋位置施工法 2.1工艺流程
2.2、架作及操作要点 2.3、架体的安装与拆除及蟹平 3、板负筋设钢筋支架施工法 3.1、工艺原理 3.2、工艺流程 3.3、注意事项
2.5、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安 全 控 制 措 施 及 成 品 保 护
1 / 8
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云谷路与云南路交口,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建筑总面积为21000m2。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板负弯矩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特制定本;预防负弯矩钢筋下沉,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缺陷,保证工程结构安全。
二、楼板负弯矩筋施工法 1、楼板负弯矩筋悬挂施工法 1.1、 工艺原理
在板负筋上横向绑扎1--2根Φ16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将板的负弯矩钢筋临时悬挂固定于辅助架立筋下,使负弯矩钢筋、辅助架立筋、分布筋和撑脚连成整体,从而构成刚度较大的钢筋网片,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和偶尔的人工踩踏,避免混凝土浇捣过程造成负弯矩筋的严重偏位、下陷和严重变形情况,较可靠地保证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 负弯矩钢筋固定方法如下图所示:
2 / 8
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1.2、工艺流程:
布置撑脚——摆放辅助架立筋——负弯矩钢筋与辅助架立筋逐点绑扎——检查复核撑脚的高度、间距——砼摊铺找平——砼振捣及第一次抹平——拆除辅助架立筋——补平粗钢筋位置的凹槽——砼表面第二次收浆抹平。 1.3、操作要点
1)Φ16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砼垫块,22#扎丝; 2) 同一粗钢筋上撑脚的间距:撑脚间距为800mm
3)混凝土第一次振实的厚度不应接近实际板厚度,应留有3~5mm的余量;
4)辅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捣后应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
2、采用钢筋架体固定上层负筋位置施工法 2.1工艺流程
3 / 8
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管架制作管架就位平板模板搭设钢筋验收底层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取出悬挂架架体用φ25钢筋铲断扎丝将架体部位蟹平混凝土养护上层负筋绑扎将上层负筋绑扎到架体上
2.2、架作及操作要点
①、根据设计板跨,将钢筋下料成合适长度
②、将钢筋焊成架体顶面:两根钢筋平行放置,间距为200mm左右,两端头及中间用12钢筋作为拉杆焊接成一个整体,拉杆间距700mm左右。要求面平。
③、钢筋架体焊钢筋撑脚:架体高度=设计板厚=钢筋直径+撑脚高度。
④、撑脚间距:为提高整体架体刚度,撑脚间距要求不大于700mm。 ⑤、焊接要求:整体架体连接点包括拉杆和焊脚均应满焊。 ⑥、钢筋架体见下图。
4 / 8
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2.3、架体的安装与拆除及蟹平
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开始安装悬挂架,将上层负筋用双股扎丝固定在悬挂架上,每边不少于三道,间距不大于500mm。
在混凝土浇捣的同时,将已振捣部分的架体用φ25钢筋做成的铁铲铲断扎丝,取出架体。
取出悬挂架架体后,用木蟹蟹平。
2.5、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2.5.1.在现浇板上层负筋绑扎完成后,按板厚要求布设相应高度的方管架体,要求架体布设顺直、匀称。
2.5.2.板负筋与架体用双股22#扎丝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500mm,负筋面必须紧贴方管底,某一施工段悬挂架安装完毕后,方能组织钢筋隐蔽验收。
5 / 8
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2.5.3.对于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工程,泵管不得支承在方管上,泵管必须另设专用支架。
2.5.4.架体应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初凝前取出。顺序为:振动棒振捣┉方管平面混凝土找平┉用铁铲铲断负筋与架体绑扎的扎丝┉清除扎丝┉取出架体┉架体部位混凝土蟹平。 2.5.5.作业人员施工时应尽量不踩踏板负筋。 3、板负筋设钢筋支架施工法 3.1、工艺流程
板负筋绑扎--通长钢筋马凳安放 负筋端部弯钩Ф6钢筋绑扎 砼浇筑振捣收光 3.2、工艺原理
板面层钢筋须设钢筋支架,以确保上层钢筋位置。板的负弯矩筋应逐点绑扎,负弯矩钢筋端部设置直径不小于Φ12的通长钢筋马凳,中间部分设置纵横间距不大于800mm、直径不小于Φ10的钢筋马凳,马凳高度根据板厚加工准确,马凳支腿应焊接牢固(如图二)。
图二
为防止钢筋跑位及弯钩朝向不一致,在弯钩下方应绑扎一道Φ6钢筋(如图三)。
6 / 8
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梁类构件钢筋保护层垫块施工安装间距应小于1.5m,板类构件应小于1.2m。 3.3、注意事项
1、砼浇筑时应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包括:模板是否偏移,穿墙螺栓是否松动、脱落,是否胀模、漏浆等。砼浇筑应振捣密实,振动棒不得直接作用于钢筋上。砼浇筑时安排专人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浇筑悬臂板混凝土,随时将钢筋修整到设计位置。 3、砼浇筑时,按浇筑路线在操作面上铺设架空的临时通道(板面上搭设马道和浇筑平台),避免施工人员直接踩踏钢筋。
4、砼泵管应采用稳定的架立方式,不得直接放置于钢筋上挤压、振动钢筋。
5、砼浇筑采用“后退法”,倾倒时尽量降低对钢筋的冲击,如有钢筋位移,应及时修整。
2、板底筋加密保护层垫块密度,且保护层垫块应均匀分布,间距50-60cm。严格控制钢筋工班组对于马凳筋及限位钢筋按要求加工。 三、安 全 控 制 措 施 及 成 品 保 护
①、砼浇筑时遇到板负筋踩压下去的板负筋,值班管理人员及钢
7 / 8
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措施
筋工要及时把踩压下的钢筋及时提上来,并保持位置正确 ②、所有施工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机械停用和维修时,必须关闭电源并上锁。拌和、振捣及照明等用电须设二次保护。
③、上班应戴好安全防护用具。潮湿部位施工必须做好绝缘防护,特别是照明和振捣作业
④、加强水电工及砼浇筑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减少对绑扎好的
钢筋扰动。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