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底提要:隧道 支护 管棚 小导管 注浆 钢架 锚杆 喷射混凝土 交底内容:隧道支护安全技术交底 一、管棚和超前小导管 1、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验作业台架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2、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验钻机、注浆机及配套设备、风水管等施工机具的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钻机稳定牢固,注浆管接头及高压风水管连接牢固。 3、管棚和小导管施工过程中,制定专人专负责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安全观测。 4、管棚和小导管施工中应按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钻进、安装、注浆作业。 5、管棚作业换钻杆及超前小导管作业顶进钢管时,应防止钻杆、钢管掉落伤人。 管棚作业起吊钻杆及其他物件时,应指定专人专指挥,统一口令,起吊范围内任何人不得进入。 6、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应站立在孔口正面,应远离孔口。 7、进行管棚施工时,记录钻机钻进的各项技术参数,观察钻渣排出和孔内出水的情况,并与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核对。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8、管棚和小导管在运输时应根据运输机械、洞内临时存放场地大小、各类作业台架腹下净空限界确定运输长度和重量。 9、管棚和小导管在作业平台上临时存放时,应根据平台设计荷载及安全性能检算结果确定存放数量和高度,同时应有房子其滚落、滑下的防护措施。在洞内空地堆放时除应采取防止滚落的措施外,还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二、锚杆 1、锚杆的设置应沿隧道轮廓法线方向,倾斜岩层应与岩面或围岩主要节理面垂直。锚杆施工时应根据锚杆设置及围岩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锚孔角度及采用合适的钻杆和钻进方法。 2、锚孔钻进作业时,应保持钻机及作业平台稳定牢靠,除钻机操作人员外还应安排至少一人协助作业,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眼罩等防护用品。 3、锚杆必须上垫板、带螺帽,垫板与锚杆间不应采用焊接连接;垫板应紧贴孔口混凝土,并随时检查锚杆头的变形情况,及时紧固垫板螺帽。 4、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在锚固材料终凝前不得悬挂重物。 三、钢架 1、型钢钢架采用冷弯工艺加工,严禁采取气割、烧割等损伤母材的弯制办法;格栅钢架采用胎膜焊接;所有部件连接应焊接牢固;加工的成品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2、隧道内搬运钢架应装载牢固、固定可靠,防止发生碰撞和掉落。 3、钢架提升设备应有足够能力,埋设吊点应牢固,架设钢架是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利用装载机作为钢架安装作业平台。 4、钢架节段及钢架之间应及时连接牢固,防止倾倒,钢架背后的空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严禁背后填充片石等其他材料;钢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施作锁脚锚杆,并与之连接牢固,钢架底脚严禁悬空或置于虚碴上。 5、开挖时,下部开挖后钢架应及时接长、落底,严禁钢架底脚悬空以及两侧同时开挖接长,且应根据围岩情况控制开挖长度,底脚应增设锁脚锚杆。 6、钢架的垂直度必须控制,不符合要求的钢架应返工重做。 7、当钢架侵入限界需要更换时,应采取逐榀更换、先立新钢架后拆除废钢架的方法,严禁先拆除废钢架后立新钢架或同时更换相邻多榀钢架。 四、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清除工作面松动的岩石,确认作业区无塌方、落石等危险源存在。 2、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不慎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非施工人员不进入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4、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投料、供风。 5、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输料管、接头的使用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脱时应及时处理。 6、在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渗水进行处理,应将分散的渗水集中引出,严禁采用防水布或铁皮等遮盖材料大面积引水大面积造成混凝土与岩体分离。 五、注浆 1、进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鞋、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作业。 2、严格遵守钻探注浆安全操作规程,杜绝野蛮施工。施工前彻底清除掌子面附近铁危石,并检验施工用脚手架的安全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能进入作业面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