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湘赣段
隧道工程
隧道二衬 施工技术交底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一公司 蒙华铁路MHTJ-31标段项目经理部一工区
蒙华铁路MHTJ-31标段一工区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隧道工程 NO:
分部工程名称:衬砌 分项工程(工序)名称:二衬
1.交底范围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MHTJ-31标各隧道二衬施工作业。
2.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 2.1施工流程
初支断面扫描→土工布挂设→防水板施工→钢筋加工及安装→纵向施工缝防水→台车定位→模板及止水带安装→注浆管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及养护。
2.2操作要点 2.2.1初支断面扫面
在二衬工作进行之前,测量人员先对初支断面进行扫描,超欠挖合格,平整度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二衬施工,对于基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管头、钢筋头、螺杆钉头等突出物应予切除后砂浆磨平处理。
2.2.2防排水施工
(1)防水板铺设专用台车(架),台车(架)经过安全部门验收,要满足施工要求和安全要求。
(2)在铺设防水层之前应对基面(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外露的突出物及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检查处理。渗漏水加密排水板、盲管,排水板将水引入侧沟,保持基面无明显渗漏水,若出水量较大将情况上报设计院做其他防水处理。
(3)热熔垫片梅花型布置,拱部间距0.5~0.8m,拱腰间距0.8~1.0m,边墙间距1.0~1.2m。
(4)土工布搭接不小于15cm,防水板搭接不小于15cm;当环向土工布、防水板长度不够时,应该是下面的压住上面的土工布,即下面的在外面。
1
(5)防水板、土工布施工版与版预留1.0m以上的搭接,焊缝若有漏焊、假焊应予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以及外露的固定点,必须用塑料片覆盖焊接。
2.2.3注浆管及排水管安装
(1)模板台车定位后,安装注浆管,注浆管由竖向Φ20RPC注浆管,上开十字注浆槽,利用台车上法兰固定连接。如下图:
注浆管固定、十字注浆口
(2)隧道二次衬砌6小时以内必须完成注浆,注浆材料选用1:0.4水泥浆,初压0.5~0.8 MPa,终压1.0MPa。
(3)注意事项
拱顶回填注浆在二次衬砌浇筑后6小时必须完成。
注浆材料釆用微膨胀水泥浆,注浆压力应达到1.0MPa。注浆过程中发现吸浆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浆,查明原因后采取处理措施。
2.2.4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加工
①钢筋的调直:二衬中φ8拉筋须进行调直处理。要求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截面的伤痕。
②钢筋除锈:在钢筋加工前须采用钢丝刷除锈,使之达到表面洁净、无油渍、漆污、锈皮等。
③钢筋在弯制成型前,应在工作台上、水泥地面或木板上按照1:
2
1的比例放出大样图,作为钢筋弯曲成型的比量标准。
④钢筋成品、半成品的堆放:制作成型的钢筋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按编号拴上标识牌,勿使遗漏。清点钢筋成品无误后堆放在指定的成品堆放场地上。钢筋堆放时须下垫上盖,防止钢筋污染。
(3)钢筋安装
钢筋连接采用套筒机械连接为主,最后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套筒连接和绑扎搭接应按梅花型,左右侧分开间隔布置,接头面积百分比不大于25%,相邻两个接头错开35D且不小于50cm。套筒机械连接每个套筒挤压6个点且每个压点挤压时旋转90°挤压。
在有钢筋地段的二衬,施工缝处纵向钢筋须预留不小于50cm的长度作为接茬钢筋。
在二衬钢筋的内外侧设置梅花型混凝土垫块,垫块数量按每平米不小于4个布设。
钢筋连接应避开施工缝和拱顶1.5m高度范围区段。
最后接头位置及绑扎搭接长度: 外侧钢筋应布置在轨面以上1.25-2.3m区段内,内侧钢筋应布置在轨面以上0.2-1.0m区段内;
2.2.5纵向施工缝防水处理
图2.2.3-1 主筋绑扎完毕 图2.2.3-2 钢筋层间设置马镫
对仰拱边墙处的边墙纵向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清除顶部浮
3
浆露出骨料。凿毛后对其进行清扫,并用水进行清洗,纵向施工缝清理干净,表面无积水。将水泥基防水材料与水按2:1重量比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后采用滚刷在纵向施工缝处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不小于1mm,每平米用量不小于1.5kg,涂刷2遍,涂刷均匀,无漏刷。
图2.2.4-1 充分搅拌防水材料 图2.2.4-2涂刷防水材料 2.2.5台车定位
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放样施工段二衬的中线及标高线,并拉线标记。根据中线和标高铺设衬砌台车轨道,要求使用标准枕木和轨道夹板;轨距与台车轮距一致,左右轨面高差<10mm,与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偏差<5mm。起动电动机使衬砌台车就位,保证钢模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成型后固定,经测量复核无误后,立即将台车全部丝杆拧紧到位进行固定。在台车定位前,对台车表面涂刷脱模剂。
2.2.6台车堵头及止水带安装
4
图2.2.5-1 放样二衬点位 图2.2.5-2 台车丝杆固定到位
二次衬砌环向施工缝处需安装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和中埋式
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橡胶止水带紧贴防水板,埋入衬砌15cm,外露15cm。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埋设于衬砌中间,埋入衬砌20cm,外露20cm。必须使用对夹模板,开始安装堵头,堵头板拼接严密,无错台,无漏缝。接缝处采用土工布进行封堵,防止灰浆外漏。
中埋/背贴止水带接头位置采用硫化胶粘或热熔焊接,焊接有效长度不小于30cm。。
2.2.7混凝土浇筑
图2.26-1中埋止水带采用对夹模板 图2.26-2二衬台车堵头模板的固定
(1)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生产拌合,由混凝土搅拌车运至施工现场,泵送入模。
(2)混凝土自模板窗口灌入,应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左右对称浇筑。在砼浇筑过程中,观察模板、台车、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施工中如发现泵送砼坍落度不足时,不得擅自加水,须立即通知现场实验人员。
(3)在二衬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通过泵送溜槽入模,每层仓口的进料口必须全部使用,防止出现驼峰、集料等现象。拱顶混凝土浇筑采用不少于2个浇筑孔,拱顶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大于30分钟;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在1/2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为2h)内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成。拱部混凝土浇筑时间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
(4)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5
①每一振点的捣固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②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每个仓口选3~5个点进行振捣,每个振捣点间距不大于45cm,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③当振捣完毕后,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浇筑仓内平拖。泵送下料口应及时移动,不得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和物将其推向远处。
④振捣过程中,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振捣,严格控制附着式振捣器开启时间。
(5)实验员、技术员必须在场旁站,现场写实,填写写实报告。
图2.2.7-1附着式振捣器 图2.2.7-2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图2.2.7-3泵送软管入模 图2.2.7-4溜槽入模
6
图2.2.6-6 二衬台车进料口及附着式平板振动器布置图
7
2.2.8 带模注浆
衬砌浇筑完成后2~6小时之内必须完成注浆作业,注浆压力初压0.1~0.15Mpa,终压控制在0.20MPa;注浆结束标注以达到注浆压力后,恒压10~15min以不进浆或相邻管口有浆液流出为标准,注浆结束后检查孔口,若发现注浆不饱满即进行第二次注浆直至孔口饱满为止。
2.2.9拆模及养护
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模时间夏季拆模时间一般不下于8小时,冬季拆模时间一般不的小于10小时,具体拆模时间由实验室确定。
拆模后采用喷淋养护台架对脱模的二衬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超过15℃。在高压水可以喷射到的范围也可采用人工洒水养护的方式提高养护效果。
图2.2.8-1 喷淋养护作业 图2.2.8-2 高压水洒水养护 3作业标准
(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边墙角 起拱线 拱顶 模板表面平整度 相邻浇筑段表面高低差 允许偏差(mm) ±15 ±10 +10 0 5 ±10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 水准测量 2m靠尺和塞尺 尺量
(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名称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5 尺量 检验方法 (3)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mm)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双排钢筋,上排钢筋与下排钢筋间距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水平间距 分布钢筋间距 箍筋间距 钢筋保护层厚度 拱部 边墙 允许偏差(mm) ±15 ±10 ±20 ±20 ±20 +10 -5 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尺量连续3处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4)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mm)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目 平面位置 垂直度 高程 结构平整度 边墙 ±10 2 — 15 拱部 — — +30 0 15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 水准测量 2m靠尺和塞尺 4.施工注意事项
(1)二衬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厚度要求。 (2)以下几种情况现场技术员严禁开盘: ①矮边墙凿毛处理未超前二衬20m; ②带模注浆设备未准备停当; ③未使用止水带对夹模板;
(3)二衬施工过程常见不良现象及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1.模板拼缝应严密。 1.模板漏浆; 2.挡头板在浇筑砼前应浇水湿透,模拼缝2.布料不均; 处贴胶带纸密缝。 3.高落差下料; 3.加强组织,充分利用窗口,均匀布料。 4.气泡; 4.死角区人工二次倒运,严禁用振动棒摊5.局部积水和砼浆堆积。 平。 泵砼坍落度大,速度快,模板刚度不够,支撑不牢,突出鼓肚,甚至变形爆开。 1.应进行分层分部浇筑。 2.输送管道严禁靠近支撑,冲击倒坍。 3.侧压力计算,确保安全。 蜂窝麻面 胀模
1.泵送砼坍落度大。 预留孔洞坍陷变2.掺粉煤灰等砼早期强度形 低。 3.模板刚度不够,变形。 1.合理控制拆模时间。 2.根据试验强度拆模。 裂缝 1.泵送砼坍落度大,水泥、1.控制砼入模温度和水分蒸发速度。加强水用量大,容易产生收缝裂缝,养护,撒水。 特别环向接头。 2.砼内部与外界温差控制在20℃以内。 2.砼温度裂缝。 1.模板漏浆,造成烂脖子。 2.管道堵塞时间太长,造砼接触不良 成砼冷接头。 3.未插连接筋。 4.跑模错台。 1.现场配合比控制不好。 2.表面未清理干净。 砼质量波动 3.泵送开始或结束时,压力砂浆积存在砼中影响强度。 1.接合处模板加强支撑,确保牢固。 2.夹吹塑纸或海绵条。 1.加强砼各环节管理。 2.坍落度波动小于2cm。 3.禁止随意加水。 4.清除残存物。 驼峰集料 1.单一仓口进料。 2.振捣不密实。 1. 充分利用二衬台车的进料仓口,严禁采用单一仓口进料。在进行二衬混凝土浇筑时,每层仓口须选取至少两个仓口作为进料口,拱顶至少利用两个拱顶进料口。 2. 在进行振捣作业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和附着式平板振动器结合的振捣方式。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时,严禁用振动棒拖曳混凝土。 拱顶脱空 1. 提前预估混凝土剩余方量并及时与现1.补方不及时,拱顶混凝场施工员联系沟通,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土凝固无法进行拱顶浇筑。 2. 每板二衬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拱顶注2.未及时组织拱顶注浆作浆作业。上一板二衬未进行拱顶注浆的严禁施业。 作下一板二衬。 (4)报验程序
每道工序(钢筋安装、纵向施工缝处理、台车定位、堵头及止水带安装)完成后须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现场技术员检查验收,待现场技术员、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报验时需要提供材料:
①初支断面扫描结果; ②三检制资料; ③上版二衬写实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