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弃碴场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本隧道弃碴场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弃碴场施工作业,确保弃碴场在环境及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编制依据
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⑵《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⑶《施工图设计文件》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兰渝铁路LYS-10标仲家山隧道进口的弃碴挡护施工。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工艺流程
弃碴场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表截水沟施工 清除地表覆土并挖台阶 铺设碴底盲沟并采用大石码掩埋 挡护工程施工 弃碴 回填土
4.2地表截水沟及碴底盲沟铺设施工
碴场顶面作成1%的排水坡,碴场坡面外缘和挡碴墙前方设置M7.5浆砌片石地表截水沟,截水沟沟身与周围坡土要求夯填密实以防沟身开裂;在弃碴场底部铺设盲沟,将水引至挡碴墙前方截水沟排出,盲沟采用直径150HDPE双壁打孔波
纹管(外裹无纺布),间距20m设置一处,铺设后用大石掩埋,以防弃碴损坏盲管,确保弃碴场排水通畅,防止弃碴场产生泥石流等灾害。截水沟断面图如下所示:
1:1n1:
4.3地表覆土清理
弃碴前,应对碴场内地表浮土进行清除,当弃碴场地地面坡陡于1:5时,为防止弃碴滑移,应先按规定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后方可弃碴。 4.4弃碴挡护施工 4.4.1弃碴挡护类型
重力式及坝式挡碴墙适用于一般地质、地形地段的弃碴挡护;拦碴坝适用于沟谷中的弃碴挡护;片石垛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地段的弃碴挡护;石笼挡碴墙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或有环保要求地段的弃碴防护。 4.4.2 弃碴挡护构造要求
⑴挡碴墙,沿墙长每隔10~15m应设置伸缩缝,在基础的地层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缝宽2~3cm,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木板,其深度不小于0.2m。
⑵挡碴墙墙身在地面线处及以上部分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10×15cm)。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应在泄水孔进口处设置反滤层。反滤层可采用砂砾石、无砂混凝土板或无纺布反滤层。
⑶挡碴墙墙趾外侧基坑应用粘性土夯实或M5浆砌片石回填,并填土表面作成不小于4%的向外排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基础。
⑷弃碴底应设置纵向透水盲沟,盲沟挡墙端接挡碴墙泄水口。当地表水丰富时,应根据情况于挡碴墙墙背设置竖向盲沟,其尺寸可参照纵向盲沟要求办理。
⑸不同墙身高度之墙顶应顺坡连接,其坡度不得陡于1:2。
⑹挡碴墙置于斜坡地面时,其趾部埋入地层深度和距地层线水平距离应符合
11:截水沟断面图1:100下表要求。
软质岩层地层类型一般硬质岩h(m)0.61.0>1.0L(m)1.52.02.5L嵌入示意图墙趾嵌入地层的最小尺寸
4.5 施工要点
土 层⑴当弃碴堆高过高时,应错台堆弃,每5~8m留一个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10m。
⑵挡墙应避开雨季施工,严禁雨天施工,并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设施,基坑不得受水浸泡,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⑶墙身污工不宜有水平通缝,墙趾台阶为墙身断面薄弱处,应与墙身同时砌筑,以保证该处强度及整体性,不得分先后进行贴补施工。
⑷为保证挡墙稳定,弃碴时墙后宜用大块径弃碴堆填3~5.5m厚,若条件允许,墙趾前可用弃碴按1:1.5坡度反压回填,高1~2m,利用排水和弃碴挡墙的安全稳定。。
⑸挡护结构的施工及养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5、劳动力组织
杂工5人,砌筑工10人。 6、施工机具
ZLC50C挖掘机1台、搅拌机1台等。 7、质量要求
⑴基础砌体的砌筑,当基底为岩层土时,先将基底表面清晰、湿润,再坐浆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可直接坐浆砌筑。
⑵当使用有层理的石料时,层理应与受力方向垂直。
h⑶砌体工程的石料应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表面的污渍应予清除。
⑷片石形状不受,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片石、块石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40,用于附属工程的片石不应小于MU30。
⑸砌筑用砂浆强度等级不得小于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