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试卷2
一、 填空题(40分)
1、中国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 艺术 与 实用 的结合。
2、新石器时代的 彩陶 和 黑陶 ,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一次高峰。 3、商周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 司母戊大方鼎 ,重 875 公斤。
4、湖南出土的战国时代的两幅帛画是《 人物龙凤帛画 》和《 人物御龙帛画 》。 5、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主要包括 壁画 、 画像砖 、 画像石 和 瓦当 等四个门类。 6、陕西临潼出土的 秦陵兵马俑 ,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尤其重视眼神 的描绘。 8、隋代画家展子虔的《 游春图 》,开创了青山绿水的端绪,而发展并形成具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是唐代的 李思训 和李昭道 父子。
9、中国美术史上具通篡性质的著作是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而断代史著作则是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 10、《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周文矩。
11、代表着宋代风俗画发展高度水平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2、元代画家赵孟頫在艺术上提倡(1)古意“ ”(2)书画同源。
13、明代画家沈周的画法有两种,一是学元代王蒙画法,代表作是《庐山高图》,另一种学吴镇而形成自家风格,代表作有《落花诗意图》。 14、“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画家徐渭和陈淳。
15、在“金陵八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是龚贤。 16、清初以没骨花卉著称的画家是恽寿平。
17、清初“四王”指的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位画家。
18、明清都城所建皇家苑圃以颐和园为代表,而所建坛庙中以天坛气势最大,艺术性也最高。 19、“岭南画派”中的“二居”指的是居巢和居廉。 20、“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
二、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是西汉时期的(A )
A、赵伦先人墓石人 B、昆明池牵牛织女像 C、霍去病墓石刻 D、都江堰李冰石像 2、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在(A )。 A、 宾阳洞 B、古阳洞 C、莲花洞 D、奉先寺 3、“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B )
A、 画山水序 B、笔法记 C、林泉高致 D、山水纯全集 4、开创南宋山水画新风的画家是(A) A、 李唐 B、刘松年 C、马远 D、夏圭 5、宋末以画白描水仙而著称的画家是(B ) A、 扬补之 B、赵孟坚 C、郑思肖 D、法常 6、“元四家”中,山水画笔墨松秀简淡,意境荒寒萧索的画家是(D ) A、 黄公望 B、吴镇C、王蒙 D、倪瓒 7、明代推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C ) A、 曾鲸 B、沈士冲 C、董其昌 D、赵左
8、清初“四僧”中,旨在表现“吾之天游”的画家是(C ) A、山人 B、石涛 C、髡残 D、弘仁
9、明末刺绣中“闺阁绣”的突出代表是(D ) A、 苏绣 B、粤绣 C、蜀绣 D、顾秀
10、清代年画以风格质朴生动著称的是(C )
A、 杨柳青年画 B、桃花坞年画 C、杨家埠年画 D、朱仙镇年画 三、 名词解释(9分)
1、 解衣盘礴 中国画术语。语出《庄子?田子方》。解衣,即袒胸露臂;盘礴,即随便席地盘坐。意欲全神贯注于绘画。
2、 界画 中国画门类之一。作画时使用界尺,故名。多用于表现楼台殿阁。其特点是工整细致,疏密相间,立体感强。代表画家又李思训、郭忠恕等。 3、 景泰蓝 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流行于明景泰年间。因以蓝釉最为出色,故名。集我国青铜器、陶瓷、金银错、织绣工艺之长,独树一帜。其重要工序是掐丝和点蓝。产品具有浑厚庄重、金碧辉煌、富丽华贵的艺术风格。是化洋为中的一种创造。 四、 简答题(20分)
1、 试述董源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的风格特色 (1)主要表现江南丘陵土质山,山势平缓。(2)山间多画杂树,灌木丛生,山下平沙浅渚。(3)采用密密的线和点表示山的凹凸,并不突出山石的外轮廓线。(4)画风平淡天真,显示一种抒情性的优美。
2、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主要有哪些特点?
1)巧妙而科学的木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的主流。(2)院落式的建筑群,以轴线对称式或自由式进行布局。(3)建筑物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装以砖石木雕、彩画、楹匾等,产生出综合的艺术效果。
五、 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21分) 1、 分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1)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绮罗人物”这一新的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以盛唐宫廷贵族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描绘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3)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构图的前疏后紧,突出了主人公的地位,线条简劲而流动。赋色艳丽鲜明。人物体态丰满华贵。画卷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4)开盛唐“曲眉丰颊”之画风。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妇女题材,较之前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也是工笔人物画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范本之一。 2、 分析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
(1)鸦片战争后,清的造成外国列强的肆意横行。任何怀有爱国之心者,无不痛心疾首。(2)取材于我国民间神话,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一位中国女性英雄的形象。(3)构思巧妙,人物情感热烈、坚定。有意采用棱角方直,笔线爽利,近于表现山石的线条勾勒衣纹,然后略加烘染,表现一种坚硬的石质感觉,与嶙峋的山岩形成对照和呼应。(4)托古喻今,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