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来源:保捱科技网
金融财会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王勇朱玉鑫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国际资本的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而言,它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风险一益的和有害的资本流动,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防止形成对金融安全的威胁和损害,有利于保持我国金融稳定经济安全 旦资金流 动的方向和规模发生改变,极有可能引起金融不稳定甚至产生危机。因此,研究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及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甄别有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安全;风险防范 一、国际资本流动现状 资本在国际问进行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输出的 盈利大于资本留守在国内的盈利,输出国因资本输出在资本输 入国创造的产值,会大于资本输出国因资本流出而减少的产 值。在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 良好前景,日益开放的,使得国际资本在华流动日趋活跃。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现象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正在或 者已经在向下面四个趋势发展:一是国际资本流入以FDI为主, 且呈现多渠道流入。二是国际“热钱”流入规模不断扩大且流动 性增强。三是国际资本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加深。四是 中国对外资本输出逐渐增多。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和金融朝市场化方向的推进,我国金融 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 体日趋广泛,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与 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其主要 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金融结构失衡,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 的内在要求,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很大程度的制约了 金融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二是金融创新乏力,目.过度依 赖,降低了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削弱了我国金融市场应 对国际冲击的能力;三是金融监管存在突出问题,从内部看,金 融机构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决激励与 约束机制问题: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 金融监管经验不足;四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塞不通,阻碍了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阻滞货币的传导,减弱 了货币效力。 三、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有利影响 1.改善资本不足状况。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晚,成熟度低,我 国金融市场普遍存在资本供应量不足,资本充足率是制约我国 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同际资本的流入,我国金融市 场获得的间接投资,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或其他手段会流向资金 缺乏的部门及地区;我国金融市场获得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 上会通过虚拟经济筹资弥补国内某些实体产业的空心化现象, 既解决了实体资金不足问题,也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 2.加深了金融市场货币信用国际化。旧际资外=的流动将会 提高我固金融lh场的围际化水平,资本 困际问的转移,促使 了我国金融业尤其银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促进了 银行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同时促使以人民币形式出 现的资本遍布全球,国际资本流动使以借贷形式和证券形式体 现的中国金融资本的发展,渗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 人民币正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购买力的圉际问的转移,也为清偿 国际间的债权债务,提供的传统全球货币之外的手段。 3.促进金融改革目标实现。资本全球范阳内的流动提高了 我国金融市场各业务的国际化水平,外资的流入,为国内金融 行业提供了参照体系和学习对象,通过借鉴外资的管理经验、 金融产品、营销方法和客户服务,有助于本围金融业增强业务 拓展能力,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进程,提升经营管 理水平和经营效益,迅速增强竞争力。国际资本的进出也有助 于我国金融系统引入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典型的比如在外资 银行的报表披露、会计和报告方式上与国际接轨,从而从整体 上提高金融业信息披露的质量。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市场规模 及资本流动性成正比,外国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健全中国金融业 市场的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金融企 业和社会资金流动性的增强,个人与企业会更容易的获取生产 资本和消费资金,将会使金融市场有更多的金融产品供给选 择。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 1.国际金融市场的交叉感染日益显著。国际资本流动的不 稳定性、以及金融市场信息传播不对称,使得金融市场动荡的 可能性大大增强,外国市场的风吹革动往往会引起我国金融市 场的连锁反应。这种与国际资本流动有关的交叉感染效果一般 通过三种渠道发生:第一,交易安排和汇率压力导致金融市场 的动荡和交叉感染。第二,存在“警示现象”,比如一国货币的崩 溃将会改变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基础的预期。第三,机构投资者 的群体性行为导致不同经济基础的圉家金融市场出现共同结 果,导致危机可能会传导至我国。 2.造成金融市场波动放大风险。大规模的围际资本进出加 剧我国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特别是我 资本市场的规模 本来就不大,市场的流动性也不充分,一一定规模的外资流入或 流出都会明显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走势,加剧市场的波 动。国际资本主要通过直接投资(FDI)中掠夺我国的要素成本、 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投机中获取暴利,从股m中大量获利、从 人民币升佾tf1获得稳定的资本收益。从2006年股市复苏起,外 企业导报2011年第6期 145 金融财含. 资对中国市场前景预期乐观,大量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使证券 周期措施(货币、汇率、财政)、结构(贸易政 价格上升,证券价格上升又使投机更加盛行更多资金进入市 策、银行监管)和资本管制及鼓励资本外流的措施三类 不同的 场,最后导致证券的名义价格远高于其实际价格,并脱离了经 工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搭配也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效果。 济实际发展容量,最终2008年下半年股指从6124点掉至1664 因此,在采取宏观手段时,应注重对各种工具进行合 点,使中国广大投资者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金融市 理搭配和运用秩序的优化。 场运行机制。资本流动对金融市场的危害还表现在它会造成汇 (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化解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市场的 冲击风险 率大起大落,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 3.国际资本流出对中国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发达国家 对国际资本流动之下的金融市场风险程度进行测算,通过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风险与利益非均衡、非对称的博弈局 以利率、汇率为核心的金融风险指标评估体系,构建全方位的 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所得的利益远少 监控体系,防范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 于发达国家,当面临国际资本冲击时,受到的冲击比发达国家 要大得多。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一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开 展国际化经营,这就要求监管当局对本国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 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然而,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控制手 段滞后,在控制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经验不足,比如在次贷危机 中我国银行对外投资亏损巨大。 四、改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维护金融安全对策 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本身不是导致我国金融市场不安 全甚至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真正起作用的是我国国际资本的 流入规模、流入结构、流出规模等因素。代表性的指标比如外汇 储备/短期外债,是衡量一国快速偿债能力的指标,警戒线为 8O%:短期外债/夕 债总额,是衡量一国资本流入结构是否合理 的指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为25%;负债率,即外债总额/ GDP,是衡量一国负债能力和风险的主要指标,国际一般认为 负债率应低于2O%。依据上述指标对我国目前国际资本流动风 险状况进行考察,截至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短期外债为 681.79%,短期外债/J't-债总额的62.1%,负债率即外债总额/ GDP 3-3%;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短期外债/#1-债余额之比例已 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25%安全线。事实上,结合我国国际资本 流入规模及国际资本流出状况看,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安全状况 不容乐观。尤其当面临国际金融市场持续荡,国内经济增长放 缓趋势明显,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加 时,国际资本流动在我国长期积聚的大量不确定性中任意一个 的爆发都构成对我国金融安全的挑战。要保证国际资本流动更 好地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相关国际资本流动 的规范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同时金融全球化和大规模的 国际资本流动,也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 为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也是重要的 风险因素,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市 场健康发展。 (一)加强宏观经济对涉外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运行 指导的协调性 应对国际资本流动选择须与国内金融市场引导 相互协调配合。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扩张,国际资本我国金融 市场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外资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正产生 日益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时,不但要 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而且在实践中对其的也成为金 融市场建设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工具可分为反 146 企业导报2011年第6期 金融市场危机;密切跟踪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完善国际收支统 计监测预警机制和外汇账户系统;完善和健全对外商投资、外 债重点单位的定点监测,及早预见境外资金流出流入方向,防 止非正常资金通过企业进行跨境流动:加强对境内外资银行监 管,有效管理境内外资银行与境外关联行的资金交易,防范热 钱通过境内外资银行的境外关联交易而流入境内。 (三)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增强抵御国际长期资本冲 击的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环境,加快建立灵活的利率和汇率形成机 制;大力促进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稳 步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增强国民经济面对外部冲击时 的弹性;深化国内投融资改革,提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 率,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外资的依赖;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改 革,建立稳健合理的银行体系,建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机制,强 化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业的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 力。 (四)积极应对资本全球化,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改革的国际 合作 与国际金融统计接轨,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国际合作,推 动标准化进程;加强对银行,尤其是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注重 银行债务结构、币种的搭配,时时监测汇率变化,密切注意国际 金融市场的变化,有效防范风险;积极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组 织体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发挥在我国 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国际 监管体系改革,促进建设与当代资本流动特点相适应的国 际监督管理机制,降低全球资本无序流动的规模范围,加强对 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国际监管合作,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 安全稳定。 参 考 文 献 [1】尹祖辉.国际资本流动的近期特点与发展趋势【J】.金融与经 济.2006(12):88~89 【2】陈云.人民币汇率、资产价格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J】.经济管 理.2009(1):l~6 [3】马志峰,王会欣.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安全探究【J】.商业 时代.2009(17):35~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