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题申报范本: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混合学习的行动研究

课题申报范本: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混合学习的行动研究

来源:保捱科技网
课题申报范本: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混合学习的行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混合学习的行动研究课题名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混合学习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混合学习,英语写作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英语 研究类型:英语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1428321 课题设计论证

一、对研究问题情境性分析: 1.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股E-Learning 的浪潮席卷全世界。E-Learning是以个别化学习为主,借助计算机与网络等媒体,在预先设定的框架下自选学习内容、自定步调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呈现出明显的缺点。到20世纪末,在教育领域中开始反思E-Learning的作用,认为E-Learning不会也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探讨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的新整合,来达到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国内外教育技术学专家开始尝试用Blended Learning(也称B-Learning)即混合学习来实行“回归”,即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

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课题研究在合理分配传统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和比重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现有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比例的E-Learning,探究是否能利用B-learning, 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2.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对混合学习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混 合学习的概念、原理、模式及策略等方面,探讨在何种层面上进行“混合”、“混合”的实质内容、混合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而对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等实证研究较少。其中针对中小学中运用混合学习进行教学的研究则更少,且大部分停留在浅层学习这一水平,往往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丰富了信息呈现的形式,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宽度,却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

国外现有研究如下:

混合学习是教育领域的前沿,为学习者提供仅靠虚拟资源或者是物理资源无法提供的最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在国际上混合学习模式被比较普遍地研究和采用。混合学习国际会议(ICHL)自2007年开始每年举行,主要关注混合学习模式——在线学习或远程学习与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混合,目的在于聚集来自教育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共同推进混合学习的研究。

关于混合学习,国际上有很多种定义,一种比较典型的定义是:混合学习的核心是在合适的时间为学习者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并传递合适的技能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绩。

具体到中小学教学,学者Michael Orey认为应该从学生、教师或教学设计者以及教学管理者三者的角度进行定义:从学生角度来看,“混合学习”是一种能力,指从所有可以得到的并与自己以前的知识

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中进行选择,帮

助自己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师或教学设计者角度来看,是组织和分配所有可以得到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有些事情有可能交叉重叠;从教学管理者角度来看,是尽可能经济地组织和分配一切有价值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

在美国,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已有一定量的课时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在每周的固定课时中抽出一两节以网络学习的形式进行,或者让学生多些时间上网学习。美国相关研究表明,在课程中恰当的运用混合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组织能力等。

2.国内研究现状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一直在进行着有关混合学习的各种探索。

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学习”,并于2004年发表文章《从混合学习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指出混合学习将是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006年,黄荣怀教授等编写了《混合学习理论与实践》一书,从观念、设计、实施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混合学习模式的形成、设计与

实施,为混合学习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基础与可行的实践模式。

徐春玲、宋城杰等分别在其硕士论文《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对混合学习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验证了混合学习的效果和可行性。

二、研究目标、内容与过程

1.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研究内容:课题选取本市某高中2014年的高一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按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教学,教学时间为一学期。按照当前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一英语每周5课时。本课题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针对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设计出了适合写作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并准备进行一学期的实验研究。计划选取部分课程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运用平板电脑进行课堂教学、实施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案例,通过两个班级的学习结果的比对,进行新模式下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客观地认识混合学习。

创新之处:1)以学校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为基础,紧握时代脉搏。2)教学第一线能得出基础材料。3)课题将用事实体现写作课混合学习模式下,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作用。4)研究混合学习的应用情况对于我国积极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比较研究法: (4)访谈法: 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8月) 首先,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混合学习的相关理论。 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理论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除了上述理论,还涉及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学习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此课题相关的情况。

通过文献研究法将相关文献及研究予以分类整理、归纳总结。 第二阶段:(2014年9月)

发放调查问卷。为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学习策略等问题,在混合学习教学实践实施前,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情况。问卷主要关注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与自我评价、目前写作教学的形式与效果、学生协作学习与自我学习的情况以及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态度。

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在以往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所运用的方法,教师对B-learning的看法和在实际教学过程的应用,以及遇到

的困难。

第三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实施并开展实践活动。

1.利用平板电脑,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英语写作课程系列。 进行课堂设计,安排好各个课堂步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做好记录,并及时反思课堂情况。在课后,了解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体验发表看法,对学生进行访谈。发放问卷,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收获和学习体验。

2.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制作微课,让学生再课外学习,然后到课堂上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课外真是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微课学习后,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

第四阶段:(2015年1月-2014年5月)

对问卷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利用Excel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各班级间的数据,了解混合学习开展的效果和收效的情况,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予以探究。

第五阶段:(2014年6月-2015年9月)

最后,对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探讨混合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合理性。分析现状,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建议,促使混合学自在英语教学中的推广,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课题可行性分析

1.参考文献A.学术论文[1]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1):9-14.[2]薛红果.网络环境下美国同伴的反馈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7(1):33-35.[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7-48.[4]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2.[5]郭春霞.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软件导刊.2009,(2):20-21. B.专著[6]陈琳,Simon Greenall.英语第一册(必修一)教师用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3.[7]高洪德.英语教学研究与指导[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1.[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0.[9]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9.[10]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6. C.会议论文[11]洪伟.Blended learning 在教师在职教育中的应用[A].见:徐福荫,孟祥增.挑战、机遇与发展: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创新[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38.[12]程桂芳,王凤蕊.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A].见:徐福荫,孟祥增.挑战、机遇与发展: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创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433.D.学位论文[13]孙静.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14]徐春玲.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15]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16]徐平.信息技术与中学任务型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E.电子文献[17]Kaye Thorne.Blended Learning—How to Integrate Online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www.kogan-page.co.uk [18]Margaret Driscoll.Blended learning.Learning&Training Innovations.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2002,(3):54 2.课题组成员章绍慧:英语高级教师,负责进行普通班和试验班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徐德江:英语高级教师,负责对研究理论的整理,并对教师进行访谈,并整理访谈材料。杨丽超:英语高级教师,负责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开发课程,并实施。龚雷(顾问):数学高级教师,负责科研规范性等方面的指导。杨涛(顾问):信息技术高级教师,负责进行网络课堂技术支持和平板电脑使用的指导。 3.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可行性分析:课题能够得以实施,离不开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首先,在设施设备上,学校被评为信息技术先进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学校专门设有平板电脑实验班,保证每一位实验班的学生都能拥有人手一台E人E本。该设备就存放在教室内的柜子里,每位同学都有电子钥匙,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

后巩固复习时使用。同时,教室内全面覆盖信号强的无线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也为E-learning 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其次,课题组的成员聘请两位学校教学骨干为顾问,龚雷老师为教科室主任,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不但在数学教学上有独到的见解,在跨学科的教学上也颇有研究。杨涛老师为信息技术主任,对学校的各种信息技术熟练掌握,为利用网络和平板技术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自学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课题组主要成员徐德江老师,为经验丰富的英语高级教师,对英语教学理论有很深的造诣。章绍慧老师和杨丽超老师为40岁以下的年轻高级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敢于尝试,能够积极接受新技术,并努力尝试新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致力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再次,学校对课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经费上给予补助,学校采购先进的电子设备,设置网络,都是为了教学服务。对于课题开展所需要的物资,学校都能根据要求尽量满足。最后,科研情报资料方面,学校设立了科研小组,先锋教师团队,定期进行科研学习交流。学校还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提供最新的科研情报供教师学习。可能涉及的困难及其对策: 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英文作文提高并不是很明显,从单一的作文分数看,可能还不足以体现成效。但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作文分数细化,分成作文结构分,作

文句式分,作文用词分等。在研究最开始,就对学生的基础作文分数,分成几个部分来计分,然后再经一段时间的B-learning 后,在哪些方面就提高就很明显了。

预期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