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拟试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2卷(浙江温州)(原卷版)

模拟试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2卷(浙江温州)(原卷版)

来源:保捱科技网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2卷

七年级语文 一(23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我们读《老王》感受到一个幸运的人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zuò(______);读《黄河颂》感受到力挽狂lán(_____)的黄河赋予我们的坚强;读《土地的誓言》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chì(______)痛的爱国情怀;读《说和做》,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______)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①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____________。(贺铸《青玉案》) ⑤_____________,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从笛声落笔,写笛声传遍洛阳城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⑵对镜帖花黄____________ ..⑶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 ⑷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 ..

1

4.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甲)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 (乙)

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地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到非喊叫几声不可的时候,他会张开大嘴,而完全没声,他爱惜自己的嗓子。

(1)上面两个语段选自小说《_______》,作者_______。(2分)

(2)批注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请阅读(乙)段文字,参照示例,对人物的心理作分析批注。(4分)

示例:(甲)段文字中,多个“那么”连用,写出了祥子面对属于自己的车的时候,内心无比愉悦,意气风发的样子,看哪哪都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语段(甲)到语段(乙),人物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人物的巨变。(写出三件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14分)

母亲的刺绣时光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2

②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3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注释)①女红(gō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

5.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②~⑦段的内容概括。(4分) 人生阶段 小时候 稍微大一点 结了婚 后来去谋生 “我”常见母主要事件 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________ (2)_______ (1)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6.结合语境,品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秀技艺的灵动高超。

B.第⑦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 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 C.随着时间的流逝,“我” 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D.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 8.有人说,这“刺绣时光”,不仅是“刺绣”的日子,还有其中蕴藏的生活哲理。请从母亲和“我”的角度出发,围绕情节和主旨,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15分)

4

百合花开 宓月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地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腾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适应了新环境,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⑦九月天气逐渐转凉,野百合也在一阵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父亲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岁那个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

5

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6年01期,略有删改)

9.依据提示填空,完善文本线索。(3分)

百合花:初见百合花→移植成功 →①______→ 再度生长→ 又见百合 “我”的情感变化:②______→憧憬和幻想→忧伤→③______→惆怅和怀念

10.“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4分)

11.请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12.在“我”成长路上,百合花给了“我”什么启示?(至少两点)(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6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3.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 (2) 为一时之名臣__________ (3)俟能讽诵乃已 _________ (4)及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 14.下列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俟能讽诵乃已 乃终身不忘也 ..C.即书诗四句 书不可不成诵 ..

B.不能称前时之闻 为一时之名臣 ..D.或马上 或以钱币乞之 ..

15.给下面句子断句,用单斜线断一处: 余 闻 之 也 久(2分) 16.翻译下免的句子(2分)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7.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分) 1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6分)

春兴

7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1)本诗通过 可以看出是 季节。(2分)

(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三(50分)

19.作文:以“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小助手:

①请回想其中一位你曾细细琢磨过的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与众不同?这个人身上的什么使他非常特殊。②请用特殊的细节和具体事例来写出人物与众不同的精神。③针对读者和你自己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表达,使得文章读来生动有趣。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②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