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两篇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两篇

来源:保捱科技网


《凉州词》教学设计两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一类生字,认识3个二类生字,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诵读古诗,感受古代诗韵律美。

3.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感悟、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音乐背景,课件。

基础知识:

区别字:

琵()琴()葡()战()

琶()瑟()萄()站()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凉州词:乐府旧题。作者王翰,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及第,直言谏诤,被贬为道州司马,现存诗篇不多,但都属绝妙之作。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配乐朗读诗。

1.范读。

2.练习读。

3.指名读。

4.齐读。

四、听音乐,读古诗,想象诗的意境,了解诗意。

五、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六、作业:

1.写生字、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搜集长城资料。

4.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词语的特点。

这是连绵词,不能拆开来理解,单个汉字没有意义。(澎湃、玫瑰、蚂蚁、玻璃、叮咛)

(2)讨论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前两句,展开想象,画一画边关将士在一起举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据诗的后两句,想象将士们在一起互相劝酒的语言,写一段话;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3)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会发现三句诗都是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

篇二

教材简析:这首诗描写盛唐诗边防将士在出征前举行酒宴的特定场所,表现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宣扬的不是战争的可怕,也不是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而是一种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表达的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美好。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故事大概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背诵《出塞》。

今天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了解诗人王翰。

二、学习古诗。

1.初读感知。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朗读。

这首诗有两个子难认,跟老师读一遍。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千古绝唱?(指名二位学生读、然后齐读)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疑。

4.品读悟诗情。

(1)齐读第一、二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结合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句意: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2)齐读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A.“醉”是因什么而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b.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c.问:这一杯酒喝完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d.配乐赛读、齐读。

e.背诵。

三、课外扩展: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四、小结:诗人的这首绝句用酣畅之笔抒发了一种悲凉但又极为豪迈的情感。沙场是

敌我拼争的场所,是残酷的、令人恐惧的,但诗人用“醉卧”面对残酷的战争,这是何等的豪迈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