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全”媒体时代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

“四全”媒体时代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

来源:保捱科技网
媒介观察

SrlBWiS“四全”媒体时代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段长青(新华书店总店,北京100037)摘要:当前已经从传统媒体时代转变为全媒体时代,不同渠道的媒体资源不断优化整合,社会信 息传播的方式发生极为广域的变革。媒介作为传播的手段,已经从传统媒体角度向多样化及多元化转 变。这要求全媒体时代下的从业人员立足自身优势,研究传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新 闻素养水平,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以受众群体的兴趣为主导,积极顺应时代,获得 更为长远的发展。关键词:全媒体;从业人员;新闻;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 ) 18-0138-022019年1月25日,在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

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总 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

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 人不用,导致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 变化,新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当今社会迅速发 展,传统媒体已经进入“四全”媒体时代,“四全”媒 体深刻揭示了媒体发展的本质内涵,要求媒体从业人 员针对媒体发展变化的实际,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⑴“四全”媒体时 代特别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新闻素养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要求更 为全面和细致,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水 平,并对媒体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新动态有高度敏感 的捕捉能力。当前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对新闻素养的重 视程度明显不足,片面地追求流量效应,却忽视了新闻 价值。因此,提高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 素养具有深远的发展价值。一、提升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新闻素养的 意义“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 员媒体、全效媒体。”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媒体的产 业形态在变化和重塑,新闻的生产和风格在重构,媒体 的界限也此消彼融。通过数字技术,利用无线通信网 络、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渠道,使用手机、数字电视、 电脑等终端,有组织、系统性地构建用户的心理和习 惯,即受众群体提供信息及服务的传播形态。全媒体 时代下,媒体的时空覆盖全,受众涵盖广,生产主体多 样,传播渠道多元,即由传统媒体渠道的单一性,发展 为全媒体的大容量性、互动性、广域性等众多体现。新闻素养是指,对各种新闻资讯的真实性以及各 类知识的综合理性了解程度的反映,对每个信息的价 值进行客观审查,对可靠的信息进行有效检验,过滤掉 无用信息,找寻出受众群体真正关注并具有质量的信 息。因此,新闻素养属于一个运作过程,包含对信息的 收集、审查、鉴别、过滤等。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来 源日趋复杂,甄别对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影响价值的信 息资源,是每个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时刻保持并强化的 能力。新闻素养偏低的媒体从业人员,不能有效地针 对用户需求找寻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大量陈旧低质的 信息必然会使渠道用户群体不断流失。因此,全媒体 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对优化媒体渠道、挖

138掘新闻价值等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二、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新闻素养存在的 问题

(一) 新闻敏感度偏低全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新闻敏感度远超传统媒体时 代,大量受众群体关注的新闻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对 动态事件的关注,也是紧随事件动态实时发展的。很 多媒体从业人员被“流量思维”诱导.却丢了 “质量 思维”,对新闻的找寻容易集中在烦琐和重复的信息 中。如发生一个事件后,均是对这一事件的陈诉性或 叙事性的报道,大量重复信息充满各类媒体渠道,必然 使受众群体降低对信息的关注度。(二) 新闻视角过于陈旧新闻视角是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对一个新 闻的切入视角,决定了这一事件需要采取何种方式挖 掘价值,也关系到目标受众群体是否认同这一视角的 价值。很多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视角的切入上均采用 常规或保守做法,导致大量媒体资源充实的全媒体时 代下,降低了自身信息传播的价值。(三) 缺乏足够严谨的思考新闻的找寻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具有高超的思考能 力,并善于对…些表面问题进行深度思索,引导受众群 体挖掘其内涵价值。很多媒体从业人员往往流于“标 题党”“浮夸体”“洗稿文”等信息传播形式,为了捕 捉受众的眼球而进行简单的信息内容传播,缺乏足够 的人文性思考,失去了调查与监督的深度、记录与见证 的厚度、观察与思考的高度这三大制高点,造成了很多 观点难以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可接受等问题。(四) 不具有发现洞察力发现洞察力是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捕捉和思索新 闻内涵时,找寻周边的新闻价值点,并不断有方法、有 节奏、有目的地引导目标受众群体探求这些被忽视的 内容所具有的信息价值。很多从业人员将发现洞察力 只是理解为捕捉信息的内容即可.相对忽视信息内容周 边的信息价值重要性。很多新闻事件的发展都具有极 强的蝴蝶效应及因果关系,因此高超的发现洞察力对 新媒体从业人员新闻素养的提升具有实质上的作用。三、 提升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新闻素养的 几占建议\"'(一)提高新闻敏感度新闻敏感度的提高需要结合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背 景展开研究。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对社会发展趋势以及 自身关注的领域及行业发展特点,有极为准确和客观

第10卷第18期新闻研究导刊VoLlO No. 182019年09月Journal of News ResearchSeptember 2019的认识;要减少自身主观认知的影响,以理性、客观的 类不同的信息交错,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鉴别这些周边 视角研究行业及领域发展的特点,具有前瞻性地研究 容易被忽视的信息所存在的价值,过滤掉无用信息,提 这一行业及领域在未来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有目的 炼出存在因果关系及新闻价值的新信息,让受众群体 地站在新闻受众群体角度,找寻新闻价值点,传播出的 不断感受截然不同的洞察价值。一个新闻事件的发展, 信息更容易被目标受众群体关注。⑵必然有难以忽视的客观性,新闻发现洞察力需要新闻 (二) 新闻切入视角要新颖从业人员在真正意义上冷静思索并研究这些事件的因 新闻视角的切入要避免过于常规和传统。在全媒 果关系,客观评判事件将要导致的结果等内容。体时代.新闻视角需要媒体从业人员有效研究新闻蕴 四含的价值,研究每个简短的新闻内容是否具有更深的 全破祐寸代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人、结语 传播内涵,必要时及时抛出新颖的观点,立足用户接受 员的新闻素养要求更为全面和具体。一个时代有一个 角度以及新闻理性角度,引导受众群体接受这一视角, 时代的故事,不断呈现新时代故事的精彩表达,就需要 不断尝试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事件的本质。新闻从业人员不断立足自身特点,研究自身所关注的 (人文性严谨的思考是鑫体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三) 需要人文性严谨思考 行业及领域的发展脉搏,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激发媒 体深度融合的力量,从深度且理性的评判角度,分析每 需要强化的思考方式。新媒体的大量信息容易发生重 个新闻信息的本质,使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复和更替频率加快,一个新闻热点往往在每一个时间 节点上不断发展,受众群体的评判观点也不断发生剧 参考文献:烈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无限拔高了一般受众的公共 [1] 本报评论部.让主流媒体成为“全媒体” [N ].人民日

话语权利。⑶一个广受好评的事件易随着发展变化, 报,2019-01-30 (5).变为恶评如潮。因此,媒体从业人员需要研究事件的 [2] 罗丽.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反转新闻[J].采写编,

人文价值内容,进行严谨和深入的思考,剖析事件的价 2019 (3 ):125-126.值内涵,从人性的角度,均衡利弊,提出可以让受众群 [3] 周悦陈.当代移动传播中的媒体新闻素养[J].传播

体冷静思索的新内容。与版权,2019 (2):8-9.(四) 提升新闻发现洞察力新闻发现洞察力是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从业人员需 作者简介:段长青( 1985—),男,河北涉县人,本科.数字编 要具有的咼超技巧。一个新闻事件的周边必然具有各

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新闻出版及新媒体运营。(上接第137页)扎根在基层,多写接地气、有温度的评

(三)创新机制论作品;坚定政治立场,注重道德修养,恪守职业规范, 大力树名家、兴团队,党报评论才能走上台前、占 努力成为富有建设性的正能量。尤其是要长期训练对 据高地,形成主流的气势和声势。评论在党报中 新闻事件作出判断与思考的能力,然后固化下来.做到 的地位高低,与社长、总编辑乃至编委会对其的重视程 辞达理举,就会不断增加自己的思想厚度。度紧密相关。《湖南日报》总编辑亲自倡议并牵头组 (二)完善培养体系织评论员队伍,总编辑多次参与、分管副总编策划全程 《中国青年报》社评部主任、著名时评人曹林认 参与审定评论选题;《河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高度 为,在过分强调互联网的时代,恰恰需要一种“互联 重视评论工作,以“提高稿酬,优稿优酬”的方式,鼓 网的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说,决定一篇新闻评论 励评论员多出精品力作。这些有益的探索有助于进一 成色的关键要素依然是那些传统方面,如对问题判断 步推动评论员队伍建设,增强评论员队伍的战斗力,让 是否敏感,能否找到触碰痛点的角度,是否具有强大的 人才培养的速度跟得上事业发展的需要。逻辑力量和思想高度。顺此思路进一步说新闻评论高 四等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远离“键盘写作”,避免对搜索 在逼、结语£格局、传播方式、生态深刻变化的当

引擎的过度依赖.多从纸质书籍、报纸杂志、日常生活 下,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发挥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 中积累写作资源。新闻评论教育成功的标准,不仅是 要。合理布局、创新机制、打造队伍,必将进一步提高 培养一批批评论写作的后备军,更应是教会学生做一 主流阵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 个合格的公民,即便今后不专业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在 擘画思想最大同心圆、凝聚改革发展伟力作出更 评论写作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思辨能力、价值判断能力、 大贝献O表达方式将在方方面面使人受益。一名合格的党报评论员还应该至少拥有某项专业 参考文献:背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新闻背后的客观规律和发展 [1] 米博华.一名评论员的成长逻辑[J].新闻与写作,走向。按照此标准,在评论员培养、选拔、深造等方面 2016 (05):58-61.都应有一定的科学路径,如推行评论员轮岗制,去时 [2] 汪青云.新闻评论员转型的现状和困境[J].新闻战

政、经济、科教等采访部门实地学习,掌握某一专业领 线,2017 (05 ) :41-42.域的基础知识,避免写起评论来说“外行话”。遇到重 大会议、活动报道,尽量让评论员参与其中,培养其采 作者简介:刘婵(19-),女,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编 访技能,多写鲜活的现场评论。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