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答案(1)
1.读文段,做练习。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蚂蚁队长是怎样处置掉下来的奶酪渣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蚂蚁们的劲头比刚才更足?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答案】 (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3)喜欢。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力其他的蚂蚁。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3)喜欢。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力其他的蚂蚁。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__孔雀舞 ________跤 ________游戏
(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①强调民族多:________
②强调一起学习:________
(3)文段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________的情景。 (4)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5)读了文段,我仿佛看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仿佛听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
【答案】 (1)跳;摔;做 (2)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 (3)下课后
(4)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认真学习的画面;玩耍时欢快的笑声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带着问题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朗读时的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的内容传达清楚。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结合课文内容补写内容要符合原文特点。除了注意所写的内容,还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1)跳、摔、做 (2)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 (3)下课后
(4)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认真学习的画面、玩耍时欢快的笑声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此题主要考查对朗读时重音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3.课内阅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同志,请您转告师长,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找出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2)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的? (3)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A. 医术高超 B. 对工作认真负责 C. 关心病人 (4)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答案】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2)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3)B
(4)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主义战士。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2)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3)B。
(4)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主义战士。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课外阅读。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构成的林海。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有杜香、山丁等人造板的好原料,也有黄芪、沙参等极好的药材,还有那遍布山岭的各种各样的野花。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既有黑熊、梅花鹿等大型的珍贵动物,也有紫貂、雪兔等珍贵的毛皮动物。此外,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的地下矿藏也相当丰富 已探明的有 黄金 锌 铅 玻等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令人自豪啊!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结合上下文,下面对词语理解有误的是( )
A. 众多:许多的意思 B. 丰富:多而充足的意思。 C. 自豪:感到自满的意思。
(3)短文着重向我们介绍了大兴安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大兴安岭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A. 林海、动物、矿藏;美丽可爱;大兴安岭喜爱、赞美和向往 B. 药材、动物、矿藏;美丽富饶;大兴安岭喜爱、赞美和向往 C. 林海、动物、矿藏;美丽富饶;大兴安岭喜爱、赞美和向往
(4)本篇短文与《美丽的小兴安岭》结构上的区别是:《美丽的小兴安岭》是________的结构;而本文是________的结构。( )
A. 总—分—总;分—总 B. 总—分—总;总—分 C. 总—分;总—分—总
【答案】 (1)。:、、、。 (2)C (3)C (4)A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本题是对词释的选择,根据上下文可知,自豪是感到光荣,值得骄傲的意思。而不是感到自满的意思。
(3)本题是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每段第一句都是其段落中心句,分别描写了大兴安岭的林海、动物、矿藏,突出了“美丽富饶”的特点,表达了对大兴安岭喜爱、赞美和向往。
(4) 《美丽的小兴安岭》开头提出她的美丽,然后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总分总的结构。本篇短文分别从大兴安岭高大的林海,种类繁多的动物,丰富的矿藏介绍大兴安岭,最后概括大兴安岭美丽富饶,是分总的结构。
故答案为:(1) 。:、、、。(2) C;(3) C;(4) A
【点评】(1)平时学习中,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平时要积累一些特殊标点符号的用法。
(2)本题是对词义的考查,做这样的题要将上下文联系起来。 (3)本题是对文章中心内容的考查,阅读时要学会概括段意。
(4)本题是对文章结构的区分,平时阅读时要学会正确区分总分,分总,总分总这三类的结构。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怪的镜子
美丽的池塘里有一条小鱼。他快快活活地玩了一天,可累了,正想休息一会儿,突然发现有一样东西在一闪一闪的,他睁大眼睛一看,不禁叫起来:“多大多亮的镜子啊!”小鱼想:“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
好!”想着想着,小鱼轻轻地游到那镜子边,还没碰着,“镜子”就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小鱼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河边唱歌的小青蛙。“青蛙弟弟,我找到了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小青蛙一口答应了。小青蛙用宽宽的大嘴巴刚想轻轻衔住镜子,只见“镜子”又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小鱼和小青蛙都很难过。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又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水中跳舞的河蚌。“河蚌姐姐,请你帮我把大镜子抬回家好吗?”河蚌一口答应了,跟着小鱼来到镜子边。河蚌用两片蚌壳刚想轻轻地夹住镜子,可“镜子”又碎了。小鱼、小青蛙、河蚌都很难过。但是,很快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1)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2)“多大多亮的镜子啊!”朗读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 )
A. 赞美 B. 兴奋 C. 平静 D. 吃惊
(3)大家感到镜子很“奇怪”的原因是( )
A. “镜子”一碰就碎,不一会儿又圆了起来。 B. 小鱼发现了一面镜子。
(4)故事的结局会怎样?请根据短文内容预测一下,然后写下来。 【答案】 (1)要是人人都能做到低碳环保,那该有多好呀! (2)B (3)A (4)略
【解析】【分析】(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赞美B:兴奋
C:平静D:吃惊),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1)要是人人都能做到低碳环保,那该有多好呀! (2)B (3)A (4)略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鸽子
邻居朱伯伯养了四只鸽子。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它们的“卧室”很讲究,是个两层楼房,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有一次,我把上层的一只放到下层,把下层的一只放在上层。嗬,这下可热闹了,两只鸽子打起来了!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结果,你啄我打,两败俱伤。
我只得把它们各自送回自己的家里。
两对鸽子渐渐长大了,两只母鸽都生蛋了,这下可忙坏了谢鸽子,它们需要给母鸽子找食。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伸手去摸,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朱伯伯看到了,对我说:“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你去碰它一下,母鸽子以为你要伤害小鸽子,所以就要啄你了。”我听了点点头。
啊,小鸽子,你真有意思! (1)根据短文完成搭配。
金黄的________ 红红的________ 宝石似的________ 黄灿灿的________
(2)找出描写小鸽子外形的句子:________。再选一选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小鸽子的外形的。________
A.羽毛 B.嘴 C.脚 D.眼睛
(3)在下列三句话中,修辞手法不相同的句子是( )
A. 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
B. 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C. 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
(4)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鸽子的哪些特点?( )
A. 漂亮 B. 好斗 C. 古怪 D. 爱孩子
(5)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
A. 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B. 告诉读者鸽子很有意思。
(6)本文为我们介绍了有意思的小鸽子,《搭船的鸟》为我们介绍了美丽而又动作敏捷的翠鸟。这两篇文章都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介绍小动物的,并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答案】 (1)小嘴;小脚;小眼睛;羽毛
(2)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ABCD
(3)C
(4)A,B,D (5)A
(6)外形;动态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名词。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A、B是比喻,C是拟人。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小嘴、小脚、小眼睛、羽毛
(2)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ABCD
(3)C (4)A B D (5) A
(6)外形、动态
【点评】(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森林的春天
暖风已经迎面而来,天气要变得暖和(hē huo)了!你等着瞧吧,生机勃勃的景象马上就要到来了!
春季的第二个月,小泉淙淙地流淌着,鱼儿从水面上一跃而出。春姑娘一直在忙碌着,她已经把大地从冰雪里解救出来了,现在她又要着手第二件事了:让水从厚厚的冰面下流淌出来。积雪融化以后,汇成小溪,小溪又向着江河前进,江河的水漫过了水面,冲走了浮冰。春水湍急,奔流于山谷间。
大地得到了欢快的春水的滋润,各种野草开始生长,他们是大地绿色的衣裙,衣裙上点缀(zhuì zuì)着五彩缤纷的春花。这时,森林还静悄悄地在那里站着,等待着春天的恩惠。不过,树里的浆汁已在缓慢地流动了,树的枝头也开始露出了嫩芽。大地上的花儿微微绽(zhàn zàn)放,果树的小花也冒出头了。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空中翩(piān biàn)翩起舞。
(有删改)
(1)选出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暖和________(hē huo) 点缀________(zhuì zuì)
绽________(zhàn zàn)放 翩________(piān biàn)翩起舞 (2)根据要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五彩缤纷——________ 恩惠——________ 反义词:滋润——________ 忙碌——________
(3)“各种野草开始生长,他们是大地绿色的衣裙,衣裙上点缀着五彩缤纷的春花。”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这里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5)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景物名称 特点 小泉 淙淙地流淌着 鱼儿 野草 从水面上一跃而出 ________ ________ 大地上的花儿 ________ 在空中翩翩起舞 【答案】 (1)huo;zhuì;zhàn;piān (2)五颜六色;恩泽;干枯;悠闲
(3)比喻;大地上的野草;绿色的衣裙
(4)你等着瞧吧,生机勃勃的景象马上就要到来了! (5)开始生长;微微绽放;蝴蝶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短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huo、zhuì、zhàn、piān
(2)五颜六色、恩泽、干枯、悠闲
(3)比喻;大地上的野草;绿色的衣裙
(4)你等着瞧吧,生机勃勃的景象马上就要到来了! (5)开始生长、微微绽放、蝴蝶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8.课外阅读。
木匠的房子
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看看小小的房子,有些为难。他想,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请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
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他们坐地板,坐床,站着,一起说说笑笑。
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大家笑着说:“不是房子变宽了,是心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1)小小的房子一共待了多少个人?
(2)短文中的穷木匠是个怎样的人?( )
A. 心灵手巧 B. 心地善良 C. 法力超常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4)你想对穷木匠说些什么? 【答案】 (1)十一个人。 (2)B
(3)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4)你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我要向你学习。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1)十一个人。 (2) B
(3)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4)你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我要向你学习。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澳大利亚著名的菲利浦岛,因为有仙企鹤登陆的奇观,所以成了一处游览胜地。
②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它小巧玲珑,饶有风趣,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可爱。它进化了的短小双翼,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在水中游泳。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加上它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或黑色的背部和头部,活像穿着燕尾服的西方绅士。
③夕阳西下,海滩上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地站在海滩的两边,海滩上留下了一条通道。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看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这个“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在海滩上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回头引领“众兄弟”大摇大摆地鱼贯上岸。每队约有50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排好后,总领队“嘎嘎”一声令下,全队开步走,直奔海滩沙丘。第一队登陆后,第二队接踵(zhǒng)而至……
④夜深了,人们久久不愿意离去,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鱼贯上岸”的意思是________,文中与它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
(3)仔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仙企鹅是一种能在海洋中生存的鸟类。
②在朗读短文第②段时语气要亲切,速度要稍快。 ③短文主要写了仙企鹅的样子及其登陆的情景。
(4)仔细读短文第②段,这一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5)短文第③段主要写,短文中的“总领队”指的是________,“众兄弟”指的是________。
(6)如果让你为菲利浦岛仙企鹅登陆这个奇观写一句旅游宣传语,你会怎么写?
【答案】 (1)仙企鹅登陆
(2)像游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上岸;接踵而至 (3)正确;错误;正确
(4)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它小巧玲珑,饶有风趣,无论谁见了都觉得
可爱。
(5)仙企鹅是先登陆;第一队仙企鹅紧随在第一只仙企鹅后面,第二队接踵而至……
(6)略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从文中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相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正确;②错误;速度要稍慢。③正确。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6)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宣传语,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宣传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
故答案为:(1)仙企鹅登陆
(2)像游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上岸、接踵而至。 (3)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4)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它小巧玲珑,饶有风趣,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可爱。
(5)仙企鹅是先登陆、第一队仙企鹅紧随在第一只仙企鹅后面,第二队接踵而至……
(6)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设计标语语言要简练,紧扣宣传主题。
10.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镜头下的西沙
蔡旭
蓝的是海。一望无垠的蓝。波澜壮阔的蓝。心潮澎湃的蓝。蓝得耀眼。蓝得神秘。蓝得深厚、丰富、五光十色又层次分明。蓝得无可比拟,也许是世界上最蓝的蓝。蓝得不可相信,如梦如幻如酒的梦之蓝。
绿的是岛。是星罗棋布般撒在南海上的岛屿与礁盘。浮在蓝色大海中的睡莲和翡翠。是野生的抗风桐、羊角树、灌木丛,人植的椰子树、木麻黄。是
令人心醉的生命的色彩,及沁人肺腑的空气和风。
白的是家。唐宋的遗址。明清的古庙。现代的商店 银行 水产站 办公楼,盖着中国最南端邮戳的邮局。还有海捞瓷,早在隋唐年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沉落海中的不可改写的历史。
斑斓绚丽的是生物的世界。海底里绽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的珊瑚。沙滩上检不完奇形怪状的贝壳。在水中成群结队地穿梭在金 马鲛 鲨鱼 石斑及叫不出姓名的热带鱼类。在天空盘旋飞翔 千鸣万啭的鲣鸟 暗绿绣眼和名目繁多的燕鸥。
还有,就是红色了。那是海上日出喷薄的壮丽。五星红旗在晴空中迎风飘扬的庄严。捍卫祖国神圣领土与海疆的决心和热血。以及,我们每当看到 听到 讲到 想到西沙时,那颗激动不已的心。
(1)在文中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
(2)镜头下的西沙,________的是海,________的是岛,________的是家,斑斓绚丽的是生物的世界。(填颜色)
(3)将词语与对应的解释连一连。
星罗棋布________ 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成群结队________ 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名目繁多________ 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4)根据你的理解填空。(填序号) A.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B.美丽富饶
①镜头下“蓝、绿、白、斑斓绚丽”这些颜色,让你感受到了西沙的________。
②红色的海上日出、五星红旗、决心和热血,以及激动不已的心,让你感受到了________。
(5)本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答案】 (1)都是顿号 (2)蓝;绿;白
(3)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4)B;A
(5)每段第一句话。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是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都在句首。
故答案为:(1)①、、、②、、、③、、、
(2)蓝、绿、白
(3)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4)B、A
(5)每段第一句话。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的是词义与词语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