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交通部2000年第6号);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二、工程概况
本桥梁工程位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东纬三路,桥址处横跨百崎湖水渠,与百崎湖水渠正交,上部结构采用标准跨径采用2-13m的简支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下部桥台采用U型台+承台桩基,桥墩采用桩柱式。
右偏序号 中心桩号 。孔数跨径桥宽或涵长(m) 45 结构类型 简支梁板重量(T) 梁片数量 边板 21.5 桥 中板 17.2 角() (孔长) 1 K0+725.65 90 2-13.0m 三、架梁前准备工作
1、由项目部的工程部、安质部、财务部、试验室、物设部、综合部以及现场施工负责人参与和协助架梁工作。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1.1、空心板架设领导小组
组 长:刘清洪(项目经理) 副组长:刘清海(项目总工)
成 员:温树兴(施工员)、郑炳波(质检员)、刘江忠(安全员)、温树兴(测量员)等 架桥队队长:陈元宝、谢木胜(架桥总指挥)
1.2、桥梁架设组织机构框图和职责说明
1)、空心板架设领导小组组长:是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在该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架梁工程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
2)、副组长:负责施工现场各项具体工作安排和落实情况。
1
3)、总工和副总工:负责架梁施工方案的编制、报审和工程部、试验室的工作安排。 4)、架桥队队长:负责具体架梁的指挥、架梁安全工作的实施、架梁质量的实施。 5)、工程部负责空心板架设的技术交底、材料计划和测量组、质检员的工作安排。 6)、安质部负责对参与架梁的所有施工人员行安全技术交底,架梁过程中的安全监控。
7)、计划合同部:负责架梁工程劳务用工的合同签订和合同评审;并负责向业主单位劳务费用的计量工作。
8)、财务部:负责架梁材料、机具设备、安全设施材料的资金准备和支付,负责及时支付工人工资。
9)、物资设备部:负责架梁工程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的调运采购等工作。 10)、综合部:负责架梁工程的后勤保障、对外协调和接待工作。
11)、试验室:负责架梁前的支座试验、测量仪器送检,提供空心板和墩柱盖梁支承垫石的砼强度工作。
12)、测量组:负责架梁前的空心板几何尺寸的检查,临时支座、永久支座测量放线,架梁时精确定位。
13)、架桥队:负责运梁平车的操作,运梁轨道铺设,临时支座的安设,空心板稳定设施的安拆,运梁,空心板纵移,空心板横移,落梁对位等架梁各过程工作。 14)、制梁场施工员:负责架梁前运梁工作。
15)、桥梁施工员:协助架桥队进行架桥作业并对架梁协助工班管理。 16)、架梁协助工班:负责空心板架设后及时对空心板绞缝钢筋的焊接。
桥梁架设组织机构框图
2
刘清洪
2、机械设备及材料计划
机械设备及材料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目名称 80T吊车 130T吊车 龙门吊 电焊机ZX-500L 枕木 钉撬棍 硬杂木 拓普康全站仪 水准仪S3 钢丝绳 扒杆手拉葫芦 单位 数量 台 台 台 台 根 根 m3 台 台 条 台 3
备注 2 1 1 4 300 4 5 1 2 4 2 3、架梁施工人员计划
架梁施工人员计划表
序号 一 1 2 3 4 二 1 2 三 1 2 四 1 2 五 1 2 工 种 架桥队 架梁指挥 吊车司机 运梁平车司机 架梁杂工 测量组 测量组长 测量员 试验室 试验室主任 试验 协助架桥施工员 制梁场施工员 桥梁施工员 协助架桥工班 电焊工 杂工 合计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数 1 2 2 6 1 1 1 1 1 1 4 4 25 备注 由架桥队队长担任 每座桥1人 3、盖梁、空心板梁等构件经检查评定质量合格,支座的受力情况及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起吊时所有设备准备齐全,场地清理处理完成,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正式进行梁板安装施工。
3.1、架设方法的选择
根据桥位地形条件,梁板预制场地的位置及本部多次对同型梁板的安装经验,
基于现有准备,决定采用预制场龙门架起梁,把预制梁板装在半挂车上从预制场拖运至指定桥台处。用2台80T吊车起吊,同时采用装在扒杆上的20T手拉葫芦一端吊放在盖梁上,逐步安装块梁板后,采用双吊机抬吊法使梁板逐步安装就位。
3.2、施工机械准备
1、按施工方案要求进场规定型号的吊车,进场时提供吊车的合格证、特殊操作工人的证件等相关检测证书。并做好吊机的进场检验工作,确保起重机械各项性能良好。
4
2、清除吊机转臂空间范围内障碍物,并用警示彩带设定警戒区域,非吊装施工人员严禁靠近。
3、吊装前将起重机械试运转一次,观察各部分及操作系统有无异常,并检查所有起重机具钢丝绳、卡环、吊钩等是否安全,符合要求后才使用。
3.3、桥梁完成回填,进场道路畅通。
本桥桥台采用砂砾回填,并具有一定级配,填筑材料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填筑。确保台背填筑压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根据回填的宽度,应配备足够的碾压机具进行碾压。填筑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分层,每填一层,碾压一层,检测一层,压实度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填筑下一层。
四、机具选择:
4.1作业吊车
本桥选用汽车吊吊装施工。所有桥梁跨间均在原河道之上,地质条件较好,经处理后能满足汽车吊施工要求。由于三座桥作业环境差别不大,吊装方法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采用双机抬吊作业。 4.2、作业吊车的选择
1、以13m后张空心板梁边板为验算对象 13m空心板梁边板为21.5T。
(1)本工程13m梁采用双机抬吊机作业。(Q主+Q副)K≥Q1+Q2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13m边梁最重按21.5吨,即Q1=21.5吨,考虑索具重量Q2=2.0吨,K为起重机降低系数,取0.75。即:Q主+Q副≥21.5吨。
(2)起重高度计算 H≥H1+H2+H3+H4
式中H——起重机的起重高度(m),停机面至吊钩的距离;
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m),停机面至安装支座表面的距离; H2——安装间隙,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取0.2~0.3m; H3——绑扎点至构件起吊后底面的距离(m);
H4——索具高度(m),绑扎点至吊钩的距离,视具体情况而定。 取H1=4米,H2=0.2米,H3=0.95米,H4取3米。选用起重机的起重高度H≥8.15米,起重高度取9m。
5
(3)起重臂长度计算: L≥(H+h0-h)/sinα 式中L——起重臂长度(m);
H——起重高度(m);
h0——起重臂顶至吊钩底面的距离(m);
h——起重臂底铰至停机面距离(m),本工程取1m; α——起重臂仰角,一般取70°~77°,本工程取70°。 L≥(9-1)/sin(70°)=8.53米。
(5)吊车工作半径取7m,参考80吨汽车起重机起重性能表,可得(Q主+Q
副
)K≥Q1+Q2,即(35.6+35.6)×0.75=53.4>21.5,所有综合考虑(1)、(2)及
起重机的工作幅度,选用两台80吨多田野TG-800E-V型汽车吊满足施工要求。
(6)吊车工作半径取10m,参考130吨汽车起重机起重性能表,可得(Q主+Q
副
)K≥Q1+Q2,即(45+45)×0.75=67.5>21.5,所有综合考虑(1)、(2)及起重机
的工作幅度,选用一台130吨多田野TG-1300E-V型汽车吊满足施工要求。
80吨汽车起重机起重性能表
主臂起重性能表 工作半径(m)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8
吊臂长度(支腿全伸) 12.0m 80 80 80 70 62 56 50 45 39.4 35.6 27.8 18.0m 45 45 45 45 45 40 37 34.3 31.5 29.1 25.4 24.0m 35 35 35 35 32 29.2 27.2 25.3 23.7 21 30.0m 27 27 27 25 23.2 21.5 18.8 6
吊臂长度 不伸支腿 40.0m 18 18 15.7 44.0m 12 12.0m 15 15 15 11.7 9.5 8 6.8 5.8 5 4.3 3.2 36.0m 22 22 22 20.3 17.7 9.5 10 11 11.8 12 13 14.6 15 16 17.8 20 22 23 26 27 28 30 31 20.8 19.2 20.8 19.2 16.5 14.7 14.2 12.5 10 9.4 17.8 17 15.6 14.7 14.2 12.5 10 9.4 8.1 6.2 4.5 15.7 15 13.5 12.6 12.4 11.3 10 9.4 8.1 6.2 4.5 3.4 3 14.6 13.8 12.4 11.4 11.2 10.2 9 8.7 8.1 6.2 4.5 3.4 3 1.7 13.2 12.6 11.4 10.6 10.4 9.3 8.5 8.2 7.7 6.8 5.1 4 3.5 2.2 1.9 1.6 1 12 11.4 10.4 9.7 9.5 8.8 7.8 7.6 7.1 6.3 5.6 4.4 3.9 2.6 2.2 1.9 1.3 1.1 2 1.7 7
3.3索具、卡环等工具的选择
1、板梁重量计算
计算以13m后张空心板梁边板为验算对象。
13米边板的所用混凝土数量为:一立方混凝土取2400kg/m3,每片边板总量为(2.4*8.4+1.34)*10=215KN。
2、钢丝绳拉力计算:梁体采用每端为2个吊钩,以两根钢丝绳进行计算。 N=K1*G/n*1/Sinα≤P/K2
式中: N—每根钢丝绳索具的受拉力;
G—梁板质量; n—吊索根数;
α—吊索钢丝绳与板梁水平夹角; P—吊索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8
K1—吊装时动载系数,取1.2; K2—吊索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取6。
梁板质量取G=369.35KN≈400KN,α取60° N=K1*G/n*1/Sinα=1.2*400/4/2*1/Sin60°=51.96KN
拟选用6*37丝,钢丝绳φ43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和1185KN。
SP=ΨΣSi
式中SP——钢丝绳的破断拉力,KN;
ΣSi——钢丝丝绳规格表中提供的钢丝破断拉力的总和,KN; Ψ——钢丝捻制不均折减系数,对6×37绳,Ψ=0.82。 SP=0.82*1185=971.7KN
∵N=51.96KN
∴选用6*37丝,钢丝绳φ43mm,公称抗拉强度1700N/mm2,破断拉力总
和1185KN。,钢丝绳满足要求。
3、卡环的选择计算
吊装质量最大支撑时拉力N=51.96KN,卡环的允许荷载[FK]=40d2,拟选用17.5型卡环,查《路桥计算手册》15-15表得知d=mm
[FK]=40*2=163.84KN>51.96KN满足要求。 因此,采用汽车吊时选用17.5型卡环。
4、抗倾覆验算
为保证汽车吊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需进行抗倾覆验算,即需使稳定力矩大于倾覆力矩。以13m梁为验算对象,查《起重机设计规范》可知:
MKM-KM-KM≥0
G
G
Q
Q
W
W
式中KG——自重加权系数,取1
KQ——起升荷载加权系数,取1.15 KW——风动载加权系数,取1
MG、MQ、MW为汽车吊自重、起升荷载、风动荷载对倾覆边的力矩,N·m;
9
WQG
汽车吊工作时受力简图 图中:G——汽车吊自重,取103t; Q——起升物重量,考虑单机抬吊,取35t; W——风动载,按起升物重量的20%考虑;
a——汽车吊重心至支脚倾覆支点的距离,支腿全伸6.6m,故a取3.3m; R——汽车吊工作半径,最大取10m; h——风动载合力点高度。
MKM-KM-KM
G
G
WW
=1×G×a-1.15×Q×(R-a)-1×W×h
=1030000×3.3-1.15×350000×(10-3.3)-0.2×350000×(4+0.2+0.95/2)=3399000-2345000-325675=728325N·m>0 故稳定性满足要求。 5.、地基承载力验算
汽车吊工作时最不利的情况是3点着地,也就是3个支腿支持着整台吊车的重量(包括自重和荷重),即:
单个支腿最大支承力1GQ110313077.66t 33式中:G—汽车吊自重,取130t吊车验算,为103t Q—汽车吊最大荷重(额定荷重),为130t。 汽车吊对路基的压强应为:
单个支腿最大支承力77.66530t/m28.6mpa
S0.09
10
式中:S—支腿着点面积
因此,130t汽车吊工作时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为不小于8.6MPa,而处理后的路基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不小于30Mpa,故满足吊装要求。
五、梁板运输:
1、板梁采用梁场龙门吊将梁板进行装车。首先将运梁平板车开到指定的装车位置,然后用龙门吊将存梁区已经编号的待架设梁板吊起,徐徐放到平板车上。在调放过程中,主要对梁体进行保护,小心轻放的原则。
2、运输车采用两台平板车循环进行,每次运输一片空心板梁,在运输过程中用导链把空心板与平板车绑扎牢固,安全运至吊装场地。
3、路线选择:因预制梁场距离K0+725.65桥较远,且运输路线需经过东西主干道,因此在运输时必须有相应的人指挥交通,确保运输安全。
运输过程中,运输平板车尽量靠道路右侧慢车道行驶,且前后安排车辆专人进行交通引导以及梁板运输过程中的监测,若因道路颠簸造成梁板有松动的现象时,应立即停车进行处理。
4、施工区域内运输便道事先要经过加固、平整,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振动,运梁板车时速控制在5km/h以内。
5、运梁车除司机外,车上不得坐其他人员。
六.施工方法
6.1工艺流程
11
图6.1空心板梁架设工艺流程图
运输便道、吊车工作平 台的地基处理 下道工序 自检、报监理检查 梁体下放就位 梁体吊至安装跨 梁板装车 梁板检测合格、编号 施工准备 运输至待架梁孔 运输路线、交通组织 机械设备、地基等监测工作 梁体横移 6.2板梁定位
1、根据实际放出线路中心和桥台中心里程,在桥台上放出每跨梁的纵向中心线,支座横中心线及其轮廓线,在桥台面上定出梁端位置横线及在横线上定出各片梁底部的支座中心线。
2、在每片梁的两个端面上标出梁的竖向中线,同一片梁两个端面上的竖向中线应互相平行。
3、在桥台上标出板梁安装中心线,便于在吊装时与板梁的中心线对齐,提高预制梁安装精度。
4、按图纸要求,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每片梁的边线及橡胶支座位置,橡胶支座用环氧树脂胶于桥台上。 6.3板梁安装方法
本工程拟采用两台80T汽车吊双机抬吊安装。根据实际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吊装示意图见图6.4,每座桥的空心板梁安装方法如下: 3、K6+703桥梁
首先将路基右幅边线外的施工便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运梁车能够到达桥梁
12
每跨跨中位置,一台130T汽车吊进行单吊作业。
1、K0+725.65
桥梁空心板梁计划4月30日左右开始吊装,5月25日前吊装完毕,梁吊装顺序为边梁、中梁、中梁、边梁进行架设,首先进行第一跨左右幅,在进行第二跨左幅右幅吊装。具体操作步骤按如下:
吊装步骤:(详见图2梁板吊装示意图)
第1步:吊车就位在0#桥台后右幅1#-3#梁板中间位置,用130T吊车进行起吊,右幅1#~3#梁板可一次吊装就位;
第2步:将已吊装好的,梁板进行铰缝施工,并进行加固处理。吊车就位在0#桥台后右幅4#-6#梁板位置,用130T吊车进行起吊,右幅4#~6#梁板可一次吊装就位,将已吊装好的梁板进行铰缝施工,并进行加固处理。以此类推将剩余梁板全部吊装完成。
第3步:第二跨吊车就位在2#桥台后右幅33#-36#梁板中间位置,用130T吊车进行起吊,右幅31#~33#梁板可一次吊装就位; 第2步:将已吊装好的,梁板进行铰缝施工,并进行加固处理。吊车就位在2#桥台后右幅37#-39#梁板位置,用130T吊车进行起吊,右幅37#~39#梁板可一次吊装就位,将已吊装好的梁板进行铰缝施工,并进行加固处理。以此类推将剩余梁板全部吊装完成。 TTKAKOTKATOTTTTTTTTTTTT 图1梁板吊装示意图 13
图2梁板吊装示意图
6.4、板梁吊装要求
⑴.运梁平板车运梁至工作位置,用钢丝绳连接梁板梁端预留的吊钩,检查卡环是否安装准确,吊索是否拉紧,吊机运转是否正常,且待预制梁平稳后才继续起吊。
⑵.使用两台机吊同一构件时,因两司机操作不易协调,故要根据双机协作系数选择吊机,使各机安全力距均控制在75%以内。起吊时两机吊钩应基本垂直,不得有较大的倾斜,以防构件离地时造成一台吊机失重而另一台吊机超荷,并且在起吊前将两机吊索拉紧,然后同时起吊,使两吊索受力基本平衡,吊装过程要保持构件水平,起升动作平稳,操作协调。 6.5双机抬吊施工注意事项
1、待构件起吊上升至超过支承点高度20~30cm时,各吊臂向同一方向旋转,待指挥员确认构件支点此时较为安全可作变幅、对线就位。
2、吊装时应十分注意吊臂的强度,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控制伸臂长度,不得盲目伸长吊臂,以免出现折臂造成事故。注意检查钢丝绳长度是否足够,其与滑轮组的倍率必须满足该项吊装作业的使用要求。
3、吊装时必须统一指挥,由指挥员确定吊机摆设的位置。两台吊机同时操作时,每机必须配一名联络员传达指挥员的指令,并注意支腿有无下陷和浮动等危险状况。当吊机力距接近额定力距时,联络员应立即报告指挥员,由指挥员作出安全指令,确保吊装安全。
6.6板梁安装实测项目表
14
项次 检查项目 顺桥纵轴线方向 允许偏差(mm) 10 5 +10,-5 检验频率 范围 点数 1 检验方法 1 2 3 4 5 平面位置 垂直桥纵轴线方向 伸缩缝宽度 每块位置 支座板 每块边缘高差 相邻两构件支点处顶面高差 垂直度 1 10 1.2% 每孔2片梁 2 1 2 1 1 每个构件 5 2 用经纬仪测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纵、横各1点 用钢尺量 用垂线和钢尺量
七、安全管理:
因梁板安装工作为悬空作业,同时考虑到桥梁跨径、吨位重、自支性小等特点,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风险,为此我合同段为确保架梁工作的顺利进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设立专职安全员一人,兼职安全员二人。梁板的出坑、堆放、起吊、运输安装由二人负责。余一人专职负责用机工具的正常磨损、工作年限、使用寿命的问题,并督促工作人员对机工具及时进行保养,一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停止作业,进行调整,至正常后方可重新工作。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戴好安全帽。谢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并在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安全告示和警告牌,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设立奖罚制度,对违章作业者进行严肃处理,重者解除其工作合约,做到人人都安全,从而真正实现安全、质量双赢。
八、质量保证措施
8.1一般要求
1、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处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各单位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各种混合材料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验收,确保各单项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混合材料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
2、开工前向全体参战职工进行技术交底:交设计意图、交技术标准、交质量标准、交施工方法、交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对参战职工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质量目标明确,标准清楚,施工方法得当,工艺操作符合要求。
15
3、认真贯彻执行“三工三查”制:即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工后总结评比。坚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和“三不交接”的规定。“施工”是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或成品半成品未经检验验收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4、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以便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5、各种检测仪器、仪表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标定。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建立帐卡档案,监督和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由中心实验室指定专人管理。
6、每项工程开工时都必须挂牌,明确创优目标、明确创优责任人,把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监控负责人都写在牌子上。
7、测量资料需换手复核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现场有关测量标记须定期复核检测,施工前后自始至终要对各建筑物测量的中线、水平严格执行双检制,各种测量资料收集要及时、齐全,保证资料均从现场取得。
8、加强质量教育和岗前培训。进行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制定各工序标准化作业细则,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特别对使用新型设备人员要确保培训质量,为创优质工程创造条件。开工前进行专业、规范、操作要求、岗位责任的培训。规范每个参加项目施工的人员的行为,做到人人懂规范,讲规范,按规范施工。
9、经理部每旬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对质量情况进行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10、加强质量管理。实行工班自检、工序互检、质量人员专业检查三级检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质量保证体系见“图7.1质量保证体系”
16
图7.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7
质量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 经济保证 行政管理保证 企业法人负责制 施工保证 技术保证 质量管理保证 强化质量意识 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责任制 执行质量标准 制贯 组 定 彻 织 调配质 质 协 质量 量 调 管力政 标 施 量策准工 改进工作质量 质 量 监 控 执行部颁规范技术标准 制定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培训与 持证上岗 推广 新技 术与 新工 艺 行政与技术主管责任制 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建立健全的质量经济责任制 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突出重点,专业化施工 优 质 优 价 精干高 效的项 目经理 部和专业施工队伍 配套齐 全的机 械设备 和测试 仪 器 管理体系与制度 提高技术水平 签订包保责任状 完善 制定 计量 奖惩支付 办法 条令 标 准 化 作 业 安质环保部 队质检工程师 经济兑现 制定 创优 规划 完善创优措施 质量评定 检查 创优 效果 奖优罚劣 提高经济效益 三 工 三 查 制 三不交接制 施工 制 反馈 确保工程质量总体目标 8.2其他注意事项
1、每片板梁就位前应对梁体外观质量做最后检查工序,杜绝表面有瑕疵的构件上桥。
2、架设每一片板梁前应对板梁两端支座进行高程及平面位置复检,减小误差。
3、板梁就位时落梁速度要严格控制,尤其是接近支座时要轻放,避免压碎支座减小梁体的振动。
4、板梁就位时做到现场一人指挥,所有吊装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梁每端一个人准确就位,使板梁中轴线与支座中心线严格对中,确保板梁吊装位置的准确性。
5、板梁运输时要按吊装顺序依次吊运,对构件进行编号、核对,每个板梁位置现场对号入座,不能错位。
6、板梁就位后检查支座与板梁接触面是否紧密接触,不许脱空,以防支座断裂破碎。
7、板梁安装时,支承结构(墩台)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8、板梁安装前必须检查其外形和构件的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9、板梁安装就位完毕并经过检查校正符合要求后,才允许焊接或浇筑混凝土,以固定构件。
九、安全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至于安全生产的“三大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项目经理部面产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 2、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3、严格安全监督、建立和完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工地”的要求执行。
4、抓好现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机械和器材和安全。
18
十、汽吊机等起重、运输设备使作注意事项:
1、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2、吊起重物作业平移时,应将重物提高到可能遇到的障碍物0.5m;以上运行时被吊重物不得左右摇摆。
3、大型吊装工程,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向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吊装作业应派专人统一指挥,参加吊装的起重工要掌握作业的安全要求,其它人员要有明确分工。
5、各种起重机具不得超负荷使用。作业中遇到有停电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将重物落至地面,不得悬在空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十一、汽吊机安全操作规程:
1、汽吊机操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作业。严禁无证操作,操作人员应了解汽吊机的机械构造、使用性能。
2、工作人员在作业时精力集中,坚守工作岗位,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帽等,严禁酒后作业、违章作业。
3、吊装前,检查操作系统是否可靠,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
4、吊装前,应统一指挥信号:吊装时,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与操作人员意见不一致时操作人员应发讯问信号,在确认指挥信号意图一致时,才能开车。
5、汽吊机在吊运梁板过程中,如遇到起升机构制支突然失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发出信号,通知附近的人员离开,并迅速按动控制按钮反复起落梁板,并开动汽车选择安全地点,把梁板放下,不应任其自由下落,随后再进行检修,决不可在吊运过程中进行检修。
6、在吊梁板时,应使承载不均匀、平稳,不能忽起忽落;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同时,起吊和降落做到同步,注意控制好前后端的高度差;在架桥机所受的负荷不能超过其最大起重量的情况下方可起吊梁板。
7、在操作过程中,应有专人分别位于前、后支架观察和监听,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或听到不正常的声音时,立即通知总指挥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停车检查,排除故障。未找出原因,不能开车。
8、操作人员要做到十不吊:
19
(1)指挥信号有误或不明确; (2)超负荷; (3)梁板上有人; (4)安全装置不灵; (5)下大雨;
(6)能见度低、视线不好; (7)超重钢丝绳滑槽; (8)梁板被挂牢; (9)梁板紧固不牢; (10)风力超过六级;
9、梁板吊装时,操作人员只服从总指挥人员的口令,由专人指挥。多人挂钩时,操作人员只服从吊运确定的指挥人员人指挥,但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十二、吊装过程中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为保证公司、社会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订本紧急预案。 1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吊梁安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组长:刘清洪 副组长:刘清海
成员:谢木胜\\郑炳波\\温树兴 12.2职权分工
1)组长职责:发生吊装安全事故时,发布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公司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要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育等。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
20
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负责协助抢险机械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负责与有关单位人员的紧急联络,在最短时间内,传达领导小组的抢险指令,做好与“110”“120”等单位的联系。 12.3应急预案的实施
1、施工现场设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吊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控制。
2、发生事故时,安全领导小组要立即救人。救人时应先排除危险,防止抢救时事故的再发生。
3、遇到安全事故较大或人员受伤时,现场人员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并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指挥中心电话“110”寻求的外部支援;支援时必须讲明地点、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4、将受伤人员及时转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护。
5、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公司;传递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6、公司接到应急信息后应立即核实现场的处置情况,组织有关人员或应急队伍赶赴现场。
7、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统一指挥,按分工要求进行疏散人员,抢救物质,尽可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对区域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8、事故处理完毕后,应保护好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并如实提供事故的情况。 12.4预防措施
1)强调吊装作业的危险性,加强对工人的教育。
2)凡患有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脏病、贫血症以及其他不适应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3)凡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穿软底鞋,严禁酒后登高,并应清除鞋底泥砂油垢。
21
4)吊装作业纵向移动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要求一次到位,不允许中途停顿。
5)安装作业时,要经常注意安全检查,每安装一孔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停止工作并及时处理后才能继续作业。不允许机械电气带故障工作。
6)五级风以上严禁吊装作业,以防发生意外。 12.5处理和改进
项目部在事故或事件发生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原因,责成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并组织对应急预案和相关程序进行评审及修订,使其不断完善,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福建省中大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泉州台商投资区东纬三路市政工程
(南北主干道—东经二路)、(杏惠路—杏秀路)
2014年4月20日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