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106—107 Journal of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责任编辑李布青 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张宝玲,金忠梅,翟玉柱,梁凤芹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061O01) 摘要: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种植结构;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631(2008)10-0106-02 Exposition Oil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NG Bao—ling,JIN Zhong-mei,ZHAI Yu-zhu,LIANG Feng-qin (Cangzhou Vocational Technique College,Cangzhou 061001,China) Abstract: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discuss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Agricultural structure;Rural economy;Planting structure;Diversiication f我国的农业经过20 a的改革及结构调整,已经逐步 由传统的粗放式农业转变为现代的产业化、集约化农业 发展模式。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细 化,现代的农业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越来越 吻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在农业结构调 业的技术和措施,但真正的节水农业并没有在沧州得到 有效的推广。大‘部分地区仍然以高耗水农业为主。 20世纪末,沧州市的牧草(主要是苜蓿)面积年增长 率为13%,2004年初,种植面积已超过5.33万hm 。 但由于受到2003年棉价影响,随后的1 a,相当多的农 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逐步由 原来的以粮食作物为主的一元种植结构变为现在的粮食 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河北省沧 州市倡导的4大产业1大工程使沧州市的农业现代 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畜牧、草业、蔬菜和梨枣在农业 中的产值正在迅速提高,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化市 场以及生产基地也正在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 用。但随着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的深入,也遇到了一系 列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民毁草种棉,加之结构调整没到位,草畜产业的严重脱 节使农民没有得到预期的经济收益,而2004年棉价的 低迷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到底种 什么,怎样才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农民在市场与的 夹缝中无所适从。农业结构调整如果仅仅是针对农业生 产中的1个方面的1个或几个问题,是根本走不活整盘 棋的。 1.3对农业产业化的结构调整仍是以体力劳动为主 传统农业是以大量简单的体力劳动为基础的,没有 或很少有脑力因素在内,这也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 要求的。对农业产业化的结构调整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以 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产业,脑力劳动或者是传统产业中 的脑力因素仍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只是告诉农民种什么、养什 1沧州市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1行为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各级先是提出了“退耕还林”,随即出现了一 片片的经济林果园和绿化林带。发出通知“严禁 占用基本农田植树”,并且随后又开始了种植粮食直补,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 也给农业和农民带来了一些迷惑。到底种什么以及种什 么好,仍是1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部分县市推出的“禁 么,有的甚至包技术、包产品、包市场等,很少有人告 诉农民如何种植及如何养殖,如何自己了解市场和闯市 场等等。由于受市场和技术的,20世纪末沧州市 的林果业(包括梨、苹果、桃)严重萎缩,增加了农民 牧圈养”行政性指令,在没有解决好冬季饲草的情况 下,贸然施行,对养殖业的冲击相当大,许多羊帮萎缩 或绝迹。 1.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局部、短期措施多。整体、长 远措施少 的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1.4没有形成1套完备的保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科研、科技推广部门、农林畜牧等职能部门各 自为政,对农业生产并没有进行有效指导,很难在整体 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生大的作用。没有形成1套完 备的保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渠道少,一些龙头企 业启动维艰。而得不到及信贷部门及时有效支持的 沧州是1个缺水的地区,曾经一度大力提倡节水农 收稿日期:2008-07-01 农业龙头企业,在创业的起始阶段就疲于应付诸如市 场、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难以发挥应有的 作者简介:张宝玲(1969一),女,河北保定人,助理实验师,主要 从事土壤、肥料分析实验教学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0期 张宝玲等: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107・ 市场和对区域农民的带动作用。 农业节水的有效手段。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的一系 列成果就是技术节水的成功典范,既实现了高产,又节 约了水资源,将传统的耗水型农业改成现在的节水型农 业,是1项值得推广的模式;③节水设施的田间应用是 农业节水的重点内容。这是应该下大力度、长抓不 2沧州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立足于沧州的实际, 以市场经济为杠杆,以农民为主体,以引导为手 段,以全方位的金融及支持为保证,以科技进步为 依托,全面有效地对沧州的三农问题进行正确的调查分 析,然后做出合理的和科学的判断,才能使沧州的农业 经济日趋走向合理。 2.1 因地制宜走种植结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懈的工作,也是有关部门需要重点支持的项目。 2.4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 目前沧州市广大农民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高投入 低产出农业的框架,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不能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 沧州地区有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多年来已经 形成了具有沧州特色的种植业结构。“十五”及长远规 用。因此,加大对农业科研、科技推广部门的支持力 度,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 要环节。同时,要解决好农民的专业培训工作,增加知 识型、技术型产业在农业中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 好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另外,应加大 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龙头企业和带头农户的财政支持力 划里,沧州市确定了种植业结构粮、枣、草三 分天下的格局。沧州市是1个传统农业市,稳定粮食生 产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走多元化种植的路子, 因地制宜地发展棉、油、麻以及林果、牧草、药用植 物、再生能源植物等。多元化种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 特点,能够确立更加完善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为广大 农民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2.2加长种植业产业链 度,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初实践者。 2.5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转化成现代的知识密集型 农业,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和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同时出现的1个问题的2个方面。解决好此问 题,同样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草畜产业的严重脱节,不仅使广大农民未得到预期 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加大了畜牧养殖业的成本。如何使 大农业中的各个产业链协调发展,走多途径和立体化发 展的路子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随着农业生产的 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只能是越做越细,解决好农畜产 品的就地转化、农产品的深加工、特种动植物的引进、 3结语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1项长期工作。在调整的过程 中会随时出现各种新问题。只有及时解决和处理好这些 问题,沧州农业产业结构才会越来越合理,农业发展才 会越来越快。 参考文献: [1]范新成.WTO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与对策研 科技型农业技术及设施的引进等问题。只有1个更加优 化、更加全面的产业结构体系,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农 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大力搞好节水型农业 水资源的缺乏是沧州市1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节水 农业是1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均无法绕过 究[J].财贸经济,2003,(2):8O一83. [2]张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58—1059,1097. [3]殷晓敏.从战略高度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N].贵州 日报,2002—06—11. 去的课题。节水农业的实施可分为3部分内容:①在保 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耗水型、收益低的传统作物面 积。从种植结构上增加多年生作物、抗旱能力强的作物 种类的面积,将水养农业和节水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保证现有水资源能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 [4]王景嵫.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状况[J].锦 旗师范学院学报,2003,(5):72—74. 过结构手段增加农民的收入;②技术措施的有效使用是 ◆川J◆…◆…J◆…◆川I◆ ◆…◆川●F…◆…◆…●J I◆…◆川◆ ◆…4b-…{◆ …◆…j◆…{◆『…◆…{◆F…,O-…J◆ (上接第105页) 会不再一手包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个过程,增强了 村民的参与性,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2O世纪8O年代的政治经济 学[M].吴良博(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8.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17—3718,3733. [3]杨毅.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势在必行[N].中国 经济时报,2006—03—09(005). [4]罗重谱.我国农村公品供需失衡成因及对策分析 [J].学习与实践,2006,(6):8I一85. [5]赵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金的选择 [J].上海金融,2006,(12):16一l8. [2]张义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与构建新农村关系探析[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