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来源:保捱科技网
◆◆◆◆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姚秋信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日趋增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大学生就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指导工作受到越来 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问题思考 三、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高校应该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高校 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 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致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 形势。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大学生 的就业指导。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不甚乐观,中国的经济呈现下行 趋势,有效市场需求不足,很多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濒临倒闭,企业招聘岗 位数同比下降,就业压力增加,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挑战。另外,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猛增,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 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大量的失业人员 和农民工涌入城市人才市场。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更加突显 出来。很多高校毕业生对社会认知不够,对人才市场缺乏了解,对用人单 位选才标准不清楚,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存偏 差。这致使高校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使得就业市 场中出现了“很多人没亭干,很多事没人干”的怪象,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 就业机会的丧失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关系到社会发展与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向市 场化,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及就业层次成为衡量高校就业工作好坏与 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成为展现学校的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关系到 高校的地位和声誉。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成为高校 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实践 目前,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正稳步发展,但是在通过市场调节教育结 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要求方面,学校教育工作 滞后于现实的需要。另外,许多毕业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学术准备, 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面对就业市场比较茫然,使得一些稍纵即逝的 就业机会不能很好把握。 2.缺乏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教育部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分 配,以确保不小于1:500。而目前负责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院系 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或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多数未经过系统化、专业化 的就业指导培训,不具备专业职业指导人员应有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工作人员每天忙于处理繁重的日常管理工 作,没有时间接受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理论水平、专业素养不能适应当前现 实工作的需要。另外,就业指导教师事务繁忙,非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往 往扮演多种角色,经常超负荷工作,没有时间开展理论研究、继续教育和培 训,提高专业技能。 3.职业指导对象和内容的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往往局限于即将毕业的毕业生。忽视 了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一个需要准备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忽视了就业指导工 作长期性和艰巨性。此外。不同类型的高校,同一类型但不同地区。不同高 校之间的高度相似的内容在同一专业的职业指导,并没有做区分,识别。分 类。细分。专业的服务,更不可能。这个简单粗糙的职业指导无法适应中国 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2 04/2015 首先,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根据实际的需 要加大投入,保障有一定的教学条件,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 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 其次,组织各种培训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主题的培训,结合实际工作 经验的积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2.高校应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教师素质是保证就业指导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就业指导 课程不应该仅仅针对求职面试技巧及解析,它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及 设计、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 理学甚至法律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参与就业指导授课的教师 具有多种文化背景和知识,才能够更好指导和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职业 生涯规划及设计、职业能力训练、就业指导服务的咨询和引导。一方面,要 注意现有的职业指导体系教师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以 帮助他们取得职业指导师证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 践经验相结合比较密切的教师 l进。高校不仅要鼓励任课教师参加有关 就业指导的培训班、报考职业指导师和高级职业指导师,参加就业指导课 程教学大赛,而且应该提供各种让就业指导课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 3.着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每个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能 力、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道德品质等。并且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必 须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个性和特点,这样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 练的实践技能、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要加强学生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 精神和全球意识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4.传递就业信息。提升学生就业技能 高校就业指导者要根据本校大学生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将就业政 策、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介绍给学生。引导大学生结合社会需求与自己的 个性特点,强化相关理论和技能学习,练就过硬的技能,并积极参加社会实 践,增加社会阅历,使大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很快适应社会。要指导大学生 做好个人简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特点对简历进行分类指 导。帮助学生做好面试准备,掌握面试技巧。 四、结语 当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项涉及到学校、教育、学生发展以 及每个家庭切实利益的社会性问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以企业的需要 为目标,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大学生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教会大学 生就业的技巧,使之成为就业的强者。并全面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才华。 参考文献: [1]傅新华,曹为民.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 育,2008,(22). [2]胡晓慧.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J].现代阅读,2011, (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