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工序流程
施工顺序安排:临时便道→清表清淤→路基土石方填筑→排水施工→支排水管施工→管线施工→基层→路面
施工现场准备
①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及工程处的驻地建设。 ②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
③对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水系调查,或发现设计遗漏或不合理的排水或灌溉用水处理方案,立即以文字报告形式向业主、监理和设计院汇报,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或变更设计。
④搭设外电及布置供电线路。 ⑤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线路。 ⑥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 ⑦修通运输便道。
⑧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 ⑨配备好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施工技术准备
①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 ②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 ③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1 / 2
④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
⑤对借土区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 ⑥对所使用的砂、石进行试验。
⑦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⑧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技术标准
测量技术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排水及路面坡度。 (2)技术措施
①根据指挥部提供的导线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得到监理和指挥部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依据。
②对经过复核认可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采用永久性保护措施,如用砼加固等,以保证其使用中的准确性。对导线点将桩寄出路幅,在施工中,导线点毁坏后便于及时予以恢复。
③对使用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每个月检核一次,防止由于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施工误差。 ④施工前,对所使用的经纬线仪、水准仪、测距仪等进行检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⑤测量建立复核制度,避免错误。
⑥进场后在监理的陪同下对路基断面进行复测,并将测量详细资料及结果报业主及监理。 ⑦进场后迅速砍伐各种树木并清走,为测量放线创造通视条件。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