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教师版I课程研究 乘着歌声的翅膀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马嘉蔓 730030】 浅淡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兰州市第十九中学,甘肃兰州【摘 要】 在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演、或奏,他们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充分地展示自 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本文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 词】 音乐教学;培养;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内驱力.是学生主动进行 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也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 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 围的教室环境。自此,每当学生步入由自己亲手布置 的幽雅环境、倾听着教室里悦耳的音乐,能充分感受 到环境与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和学习兴趣由此而生。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还 曾把兴趣比作学习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 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 身的内在兴趣。”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 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 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 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在音乐课上,学生或 唱、或跳、或演、或奏,他们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充分地 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激发、 培养、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为音乐教师的重要 任务。那么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呢?笔 者有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可以设置有特色的教学环境.创造出具有美感的氛 围。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 了。除此之外,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教学环 节都要仔细推敲,通过音乐的美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 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和充满音乐美的环境中学习音 乐、热爱音乐,最终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演绎音乐。引发学生学习 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它能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 理,不仅能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 优化教学环境,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能开发智 力,发展思维,给学生直观的、全新的艺术感觉。在教 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 “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 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 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的 生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有效提 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可见优美的视 觉环境和美好的艺术氛围是将学生引进音乐殿堂,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开学伊始,在我和学生的 共同努力下,我们设计并布置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教 室:墙上分别挂着乐器和音乐家的图片,黑板报上写 三、言传身教,树立旗帜,展示教师个人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态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音乐 教师应该让作品先打动自己.再去感染学生.一个合 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以情感人. 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 于音乐之中,兴趣和欲望得到激发,让(下转48页) 着音乐小常识.并张贴着师生自制的音乐符号。通过 师生齐心协力。呈现出一个色彩丰富、弥漫着艺术氛 46■2们2_0’ 课堂内外・教师版f谭程研究 采莲人,再想到江南,最后作者的心情由不宁静变为 思念故乡了。为什么心情不宁静,我们从散文中不得 而知。根据散文的社会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一九二七 年二月。这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他一面 教书,一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正值大失败 之际,白色恐怖严酷血腥,即使是普通百姓也感到彷 三、分析文本时要把握好知人论世的度 知人论世在现在的课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一条铁 模式。了解作者自身和其生活背景对理解课文的中心 主旨是十分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种情况长期下 去,后果不仅仅是会造成对文本意义的误读。更严重 的是对我们的思维发展的禁锢。如果每逢接触一个文 徨不安,敏感的作者不可能无动于衷。而《荷塘月色》 就是写于这段时期。如果说,作者的心情因此苦闷, 这也算合理。但如果因此也把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 往光明和自由的思想强加在作品本身.我认为有点 本,第一要务就是分析作者生平、性格以及社会背景. 然后在这种预设的环境中堂而皇之地分析文本中心. 得出的思想是被升华了的思想,但不一定是作者的初 衷。因此,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学术研究,我们分析 文本时都要把握好知人论世的度,别让它抢了文本本 不妥。文中并没有具体语句体现这一思想.即使作者 真的不满黑暗现实,真的向往光明和自由。但是他并 身的主体地位。另外,我们也要继续探索多元化的文 学批评,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意义。日 没在这篇散文中表现。我们根据时代背景而强将这 种思想加给文本,无理由地升华了散文主旨,有点牵 强。知人论世并不是简单地将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 生的普遍的大众心理强加在作者身上。也不是把作 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某部分思想覆盖在作者 的所有作品上。这不是正确的文本分析.也不是知人 论世的真正内涵。对文本的分析不应该脱离文本本 【参考文献】 [1]徐江.“知人论世”:语文教学的哲学错位[J].人民教 育,2009(1O). [2]王英娜.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J].科教文汇 (上旬刊),2008(4). [3]丁文林.孟子“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论[J].商场现代 化,2006(06). 身,而仅从作者自身和时代背景出发。 [4]王静忠.知人论世与文本解读[J3.中学语文,2008(18). (上接46页)他们不知不觉地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 例、拟唱并分组讨论,教师再画龙点睛地在流行歌曲中 对和声音程这一知识点加以分析,一堂原本枯燥的理 论课,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讨论下,上得生动活泼。所 以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不断给予学生学 习空问,提出新问题、新信息,丰富学习内容,开阔视 野,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 随着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培养的关注.学生主动 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音乐学习活动得以 展开,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展现出了一个新的天地。我 们的学生会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 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将 另外,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润滑剂.运用一定 的幽默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缺少幽默,师生之间常会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 许多无谓的矛盾.因此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 学生也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音乐教师是美 的传播者。一个有着美好人格魅力、较强综合教学能 力的音乐教师,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师 如果对音乐爱之如痴,对音乐教育事业执著追求,毫 无疑问,他的学生,也会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一句 话,要用自己的言教与身教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 音乐兴趣。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心灵深处最美好的东 西。音乐也正如一支清新的活力剂。使校园生活焕发 四、丰富教学内容,扩充视野,多途径,多 形式地进行教学 现在中学生们大多喜欢轻松、愉快的中外流行音 乐。结合学生们的心理,在教学中如有意地把教学内容 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在讲授和声内容时,为了阐明和声音程在音乐中的 出更加蓬勃的朝气,让音乐教育在音乐的殿堂里得到 更完善的体现!日 【参考文献】 [1]朱振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索[J].太原教育学院学 报,2001(2). 运用与表现效果,可列举了一些优秀的音乐组合,如当 今风靡乐坛的“水木年华组合”国内流行乐坛出现的一 些二人、三人组合的重唱歌曲,并让有兴趣的同学举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3. 48—2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