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NO 2O 科教研究 China Education lnnovation Herald 如何搞好药学类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① 刘环宇 李敏谊 申东升 赵红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广州 51 0006) 摘要:有机化学是药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 续药物化学 药物分析以及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搞好药学类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笔者经过多年教 学实践,取得一些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药学 有机化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09)07(b)一0053—02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知识面广、动手 性质、化学性质)一用途一制法(工业制法、 法,我们在给学生讲授有机化学时,学生通 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药学复合型人才,是 实验室制法)一一类物质几大块。在学习过 常会告诉我们说,有机化学的知识好难理 当前高等药学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程中紧抓以上特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 解,事实也是这样,如果没有理解好相关知 现代化学教育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 系、理好典型范例与一般规律的关系、处 识点,而靠死记硬背,既达不到效果,而且 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启 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性知识的关系,这 会逐渐丧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学习兴 发引导学生去钻研问题和发现规律,培养 样学生就知道该学什么、怎样学,从而克 趣。我们告诉同学其实基础有机化学就那 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 服畏难情绪。同时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 么几大理论,如果掌握好了,就可以融会贯 识的能力。 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通,以一当十,大大减轻学习压力,达到事 有机化学教学是药学基础课程的重要 半功倍的效果。其实这也是我们在绪论课 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获取化学知识 2充分利用结构模型,培养空间想象 时中要讲解的内容,虽然多花了一点课时, 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观察能力、实事 能力 但同学们如获至宝,感觉很好。这样做已 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 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原因在于结构的 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采用这种方式教授 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提高学生 复杂,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别是空间构型 的学生有机化学成绩明显相对比其他班级 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 是有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 的要好,而且都感觉学到了知识,对这种教 教学过程中一直受到老师、同学们的重 点,虽然我们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但还是 学方式同学们也评价很高。我们认为学有 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充分利用实验室中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机化学要掌握:(1)碳原子的SP、SP。、SP。 结构、性质、用途、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 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触摸实体模型,使学生 三种杂化情况。对每一种杂化所形成的轨 间相互转变和内在联系的科学,有机化合 形成基本的空间概念,另一方面,我们借助 道的形状,所有轨道在空间的排布情况,杂 物数目庞大、种类众多、反应复杂,若不掌 多媒体技术制作各种有机物分子的动画, 化轨道的S、P成分比较。进而很好地分 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对这门庞杂的学 通过观察这些动画,可以动态显示有机分 析三种杂化形式碳的电负性大小:SP> 科感到望而生畏。因此,教师要保证有机 子的空间构型,加深学生印象;学生们通过 SP >SP 。这点讲清了对于后面学习过程 化学的教学质量,应在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观察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很容易理解 中出现的判断相邻碳原子的诱导效应是吸 和教学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正确 抽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电子性质还是供电子性质等理解就好多 的学习方法。 了。(2)两大键型一。键和 键。0键和 现在高等药学类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普 3大力强调整体思维,总览全局 键的成因,进而理解到7r键相对于。键来 遍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学生基础差的 有时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往往会 讲其键上的电子云容易流动,容易受到极 问题,如何上好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的确值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下它,过 化,理解了易受到极化以后我们讲烯烃比 得认真研究。针对这种形势,我们经过教 一会儿再去思考,可能很快就能想明白。 烷烃活泼就好理解了,理解了电子云容易 学总结,认为要掌握有机化学学习思路和 这大概就是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流动以后我们讲到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加 观念,否则就很难完成有机化学的学习任 的道理吧,旁观者之所以能“清”,是因为 成时,氢加到含氢多的碳上也就好理解,因 务。下面就简单谈一下如何搞好有机化学 他在问题之外,能够总览全局。学生们可 为对烯烃而言,正是由于 键的存在使得 的教学。 能对所学的知识感觉很难,但当我们学完 键上含氢多的碳带负电荷。(3)两大反应 了这一章节的内容,回头再复习时,我们就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离子型反应 1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克服畏难情绪 会对原来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又包括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亲电反应又 现行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是先讲无机 这是因为我们站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来看 包括亲电加成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亲核 化学后讲有机化学,因而学生接受的基本 问题和分析问题。因为我们在掌握好各知 反应也包括亲核加成反应和亲核取代反 都是无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 识点以后再复习时,我们的视野扩大了,会 应。很多同学在学的过程中甚至是学完有 及元素化合物等相关知识,对无机化学的 把各知识点形成的知识网络看作一个点, 机化学之后对这个问题都是稀里糊涂的, 学习思路也有一定的了解,到了开始学有 无数个这样的点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知识 关键就是很多同学搞不清什么是亲电试剂 机化学,往往会被有机物结构的复杂性和 网络。正所谓“一览众山小”,所以学完每 和亲核试剂,我们于是跟同学们讲要想到 多变性所困扰,再加上没有明晰的学习思 一章后,我们都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一章的 异性相吸的原理,这样一理解就清楚了,亲 路,于是就容易形成“有机化学难学”的观 知识点,整理成树形目录的形式,这样学生 电试剂既然是亲电子的,而电子是带负电 念,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 就对这一章的内容加以概括,总览这一章 的,所以亲电试剂就是带正电的或缺电子 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学习有化 的知识网络。这种思维方法对学习有机化 的试剂。相反,亲核试剂是带负电的或富 学之前,指出有机化学这门学科主要是系 学大有裨益。 电子的试剂。(4)两大电子效应一诱导效应 统地介绍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和共轭效应。掌握好了这两大电子效应, 及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变方法。有机 4概括几大知识要点,全面辐射 绝大部分的反应机理都能够理解,尤其是 化学教材的一般规律是:结构一性质(物理 这是学习有机化学最基本的思路和方 (下转55页) ①基金项目:广东药学院精品课程项目(2007)。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5 3 科教研究 China EducatI。n—Innova tio n H er ald 通过毕业设计,使得学生能够达到专业培 新活动获得学分,该学分可作为选修课学 通过几年来对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 养目标的要求。我校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 分使用,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创新活动获 系的探索与研究,并进行大量的调研与分 计方面已有较成熟的方案。毕业实习基地 得学分。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创新活动 析,我们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 稳定,且实习单位较多,能够满足实习需 室,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他 步完善,并取得较好成绩,学生就业率高, 要。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来自于企业,部 们的作品也可参加各类比赛,学校对这些 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分来自于导师的项目。 活动给予一定的资助,学生兴趣较高,参与 人数较多。 参考文献 2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 (2)在高年级实行导师制。选拔一批学 [1】课题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 实践教学体系 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 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 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 担任学生的科研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指 学,2005(2):6~9. 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社 导老师的课题,帮助导师完成一定的科研 [2]王家华.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会需求反映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必然行 任务,并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也 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 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 设立了学生创新基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报,2007(1):63~66. 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积 下,申请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并在老师的指 [3】马赞军.金融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 极性,让学生明确实践创新目标,理解实践 导下完成,发表相关论文或申请专利。对 式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3):45~ 创新的内涵,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以培 有成果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和年度考评中 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给予加分,以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48. 为此,我们需要对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体 系进行了探索,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要包括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专业实 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 践训练计划、各级各类创新性竞赛活动 虑。 [4】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 (3)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主 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 49~51. 等,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 (1)设立仓H新活动学分,鼓励学生 式、规模化方面发展,形成一种浓郁的创 通过创新活动得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创 新氛围。 (上接53页) 在学芳烃的定位效应,对于理解大有裨益。 对于诱导效应应理解是由于原子间电负性 不同引起的,至于是供电子效应还是吸电 子效应是从原子间的电负性大小考虑得 到,在碳链中传递,传递时的电性不发生改 变,且依次递减,经过三个碳原子基本上不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 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等。这样一联系, 学生对于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就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前后的知识也联 系到了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就是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为后续 药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以学 生能力培养为本位,强调知识、能力、素质 相结合,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6做好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1]荣国斌,秦川.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重 视逻辑法的教学理念[J】.化工高等教 育,2008(1):85~87,105. [2]董克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 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 24(10):1l48~l149. [3]邬瑞斌.药学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 讨[J】.药学教育,2004,20(1):36~37. [4】张玮,韩文爱.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的探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l6(6):42~44. [5J殷焕顺,周杰,钱萍,等.有机化学绪论 课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 2007,35(2):61~63. 再考虑。而对于共轭效应应理解是在共轭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旧知识的遗忘 体系中传递,传递时电性交替改变,至于是 直接影响到新内容的理解、接受和应用。 供电子效应还是吸电子效应是从P轨道的 课堂教学毕竟时间有限,讲授的内容若不 电子云的密度大小考虑得到。(5)几种反应 及时复习、巩固,很快就会忘记,那么到下 中间体的稳定性大小。三级碳自由基>二 次上课时就会跟不上,形成恶性循环。 级碳自由基>一级碳自由基>甲基自由基, 我们主要是根据同学们作业中普遍出现的 因为中心碳原子是SP 杂化,平面三角形的, 错误及上课内容,精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综合考虑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所得;三级碳 上好习题课,每章内容讲授完,要求同学做 正离子>二级碳碳正离子>一级碳碳正离 出小结,同时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学习指导 子>甲基正离子,因为中心碳原子是SP 杂 书,通过学习指导书把整门课的内容串联 化,平面三角形的,综合考虑诱导效应和共 起来。同时与新旧对比分析法、合成应用 轭效应所得;三级碳负离子<二级碳碳负离 法、鉴别相关法等手段联系起来,这样教 子<一级碳碳负离子<甲基负离子,因为烷 学不仅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使学生 基负碳离子 碳原子是sP 杂化,棱锥形 的知识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有 的,主要考虑位阻的影响所得。 机化学繁杂的内容就变得清晰易记了。同 一学们就能很好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 5瞻前顾后。构建网络 如在学习烃的衍生物时,学生对每种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方式方法 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可能感到很单一,这就 很多。教师探索之路永无止境。以上只是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前后呼应,比如在介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的一点心得,当 绍乙醛与氢气的反应时,我们就需要联系 然,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肯定都总结出了 乙醇分子去氢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既然 更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的有机化学的教 乙醇去氢生成乙醛是氧化反应,当然乙醛 学方法。另外,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 加氢生成乙醇就可以称为还原反应;在讲 还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关。不 酯化反应时,可以联系醇、醛、酸的性质, 管采用什么方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