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来源:保捱科技网


部编人教版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7、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第 5 页

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俟: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人感谢/而去 B.中有/数百金 C.拾金/而人不知 D.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恐.____________ (2)去.____________ (3)因.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第 6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一个“穷”字,可谓点睛之笔,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 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 (2) 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 (4)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

(5) 《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第 7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野望》借用典故表达归隐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

家乡的夏

一草一天堂,一木一浮生。当西屋头那棵垂杨柳的细眉般浓绿的叶片,倒映在清澈见底的小水池里,把一池静默的溪水渲染得碧绿柔情时,我真切地察觉到,走过暮春,走进初夏,一步之遥,现实住进了梦境,夏到了。

还在叹息春天,那金粉白互染辉映的华彩已落下帷幕。突然一张碧绿的大被单铺在山头,让人顿时醒悟:“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忍不住躲进那一团阴凉,“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把一夏的柔情尽情收揽。

夏天是容易让人做梦的。当你融入夏天的柔情里,便不知不觉躺在了大地的怀抱,包裹在这碧绿的被单里。于是苏舜钦“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我没有苏舜钦的福分,自然听不到黄莺悦耳的清韵,但我听到了夏蝉的啼鸣,在炎热的夏天里唱出另一种清幽和悠旷。 这是一种个头很大的蝉,在家乡,它又被叫作“催秧虫”。大抵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类似“洗——”音,像家乡大人疏导孩童排泄小便时发出的声音,然后孩童在大人的疏导下茁壮成长,而秧禾也在蝉努力地“洗——”下茁壮成长。不过,当你躲在碧绿的树叶浓聚的阴凉里,听着这悠

第 8 页

扬的“催秧”的清韵,是万万想不到一点儿肮脏的事物的。

我在这清韵里醒来,却似乎还梦着。我看见一坝子田的秧禾睁开了沉睡的双眼,慵懒地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秧禾伸展的小手不经意碰触到了风,于是风也醒来了,开始舒缓地流动。风的小手不经意间又轻触到秧禾细嫩的腰身,秧禾便乐得不可开交,随风舞动起来。碧绿便在这舞动里慢慢扩展开来,越来越浓,越来越厚,大有“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气概。金色的阳光都开始艳羡它,进而含羞,变得黯然失色。

蝉依旧在“洗——”,仿佛这是它临世唯一的使命。它不在乎耗费多大力气,耗费多少时光,仿佛除了“催秧”,世间万物都与它无关。这样目的简单明了的生活,让它总是充满激情。大抵风是受到了这种激情的感染,变得狂热起来。秧禾也应该是受到了这种激情的感染,更加舞动得起劲。于是,秧禾在不知不觉中长粗长高,碧绿便从田土延伸到更高的空间。天与地的距离,一下子就缩小了,变得不再那么遥远。 天突然矮了,太阳也被压了下来。于是太阳很是恼羞,很是无奈,憋红了脸。但它终究是见过世面的,很快就回心转意,躲到了西边碧绿的大山后面。那碧绿也承它的情,遣风追随它一路向西。于是,天空之下,不再有秧禾,不再有巴茅,不再有梨树、松树这些区分,只有一望无际的碧绿。这碧绿在高坡的显眼处,也沾染些羞愧的红色,在草叶上,在树枝头上,迅速流动。很快,天便暗了下来。

天刚暗下来,夏天的柔情便被青蛙察觉到了。蝉刚停止优雅的吟唱,青蛙便“呱呱”地赞叹起来。或许它也感受到了炎炎夏日里的一丝清幽。

第 9 页

于是,我似梦似醒间,伴随着一片清脆的蛙声,在萤火虫如梦似幻的舞蹈里,又融入夏天的柔情里,体验了一场夏蝉的悠扬的清韵。 突然明白,夏,只有爬山涉水赶到家乡,才能如梦似幻,不停轮回。 13.作者家乡的夏天有何特点?(根据文中词语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读课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天突然矮了,太阳也被压了下来。于是太阳很是恼羞,很是无奈,憋红了脸。但它终究是见过世面的,很快就回心转意,躲到了西边碧绿的大山后面。(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然明白,夏,只有爬山涉水赶到家乡,才能如梦似幻,不停轮回。”你觉得作者明白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多处引用诗句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0 页

16.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家乡夏天的特点。(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3分)

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

第 11 页

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 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l,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 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 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 ⑦其实,2019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9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

第 12 页

(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7.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 ...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第 13 页

21.根据下列材料,写一段介绍“竹子”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运用下定义或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00字左右。

①竹子外形典雅,婀娜多姿,气质刚劲,不畏霜雪,可说是集刚柔于一身,有一种自然生就的美,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②竹味道鲜美,可以制成各种食品。竹叶可以清热,消痰止咳;竹茹可以止吐;竹根可以补心血。至于竹竿的用途更是举不胜举,用竹修建的房屋,体轻而坚固。

③竹子是常绿植物,茎为木质、圆柱形、中空、有节,叶子是平行脉。竹是多年生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木质化植物。

④竹子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

⑤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备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⑥现代竹子主要品种有慈竹、单竹、淡竹、苦竹、斑竹、楠竹、凤尾竹、方竹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2.请以《身边的科学》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 14 页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0 第 15 页

题目:

200字

400字 第 16 页

600字 第 17 页

800字 第 18 页

答案

1.B(A. 固--锢;C. 人--仁;D. huǐ--huì)

2. B (A 项是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能否开展活动包含“能开展”和“不能开展”两方面内容,只有“能开展活动”才“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条件”,“不能开展活动”不能“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条 件”。应去掉“否”或在“提高”前加“能否”。 C 项是谓宾搭配不当的错误,无法“改善”“进度”。可将“改善”改为“加快”。 D 项是语意重复的错误,“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应删去任意一个。)

3. B(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B

5.A(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6.B

7.《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第 19 页

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8.A(其人/感谢而去) 9.(1)担心(2)离开(3)于是

10.(1)听说他(官吏)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方来。(2)金钱寄放在他那几年却一点也不动心,这就是他远远超过常人的地方。

11.将秀才的“穷”和他捡到的以及被寄存的金钱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他拾金不昧、寄金不昧的极为高尚的品格。

【译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二百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到了这里,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吻合,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点钱给他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可以算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点小钱呢?”那人感激地离开。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黄金数百两, (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官吏)离开了几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他

(官吏)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方来,但并不是取箱子。(何岳)于是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几年却一点也不动心,这就是他远远超过常人的地方。

第 20 页

12.(1) 将以遗所思 (2) 猎马带禽归 (3) 妻子象禽兽 (4) 风声一何盛

(5)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6)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3.柔情、清幽、悠旷、清韵。(每点1分)

14.(1)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天太阳的多变,很生动(1分),也暗示夏天天气的变化多端(1分)。(2)明白夏天只有在乡村,才能找到它美的本质,如梦似幻,令人陶醉(1分);暗示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令人担忧(2分)。(意思接近即可)

15.①吸引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分);②增加文采,行文生动有趣(2分)。 16.略。

17.①引出下文对“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说明(2分);②增强了科普文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8.“目前的”从时间上进行限定(1分),说明现有技术手段还不能分解夸克(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9.作比较(1分)、列数字(1分)。运用具体数字进行比较,更加突出“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的物质坚硬无比(1分)。

第 21 页

20.因为“水滴”是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1分),而其硬度由多夸克复合粒子的特殊性质决定(1分),只有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解释“水滴超硬”的原因(1分)。 21.示例:竹子是多年生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木质化常绿植物,其茎为木质、圆柱形、中空、有节,其叶为平行脉。竹的主要品种有慈竹、单竹、淡竹、苦竹、斑竹、楠竹、凤尾竹、方竹等。竹子外形典雅,婀娜多姿,气质刚劲,不畏霜雪,可说是集刚柔于一身。 22.略。

第 2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