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常用颚式破碎机有两种,分别为(简摆式)和(复摆式)。 2.机械破碎机施力方式有(挤压)、(劈裂)(折断)、(研磨)(冲击)。 3. 矿物的磁性率计算公式为( MFe/TFe )。根据磁性率的大小,在矿山将矿物分为三类:( 强磁性矿物 )、 ( 弱磁性矿物)和( 无磁性矿物 )。
4.浮选过程中,捕收剂、调整剂和起泡剂的加药顺序一般为先加(调整剂),再加( 捕收剂),后加(起泡剂)。
5.浮选工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全油浮选)(表层浮选)(泡沫浮选)三个阶段。 6. 浮选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接触阶段( 粘着阶段)、(升浮阶段)、(泡沫层形成阶段)。
7.螺旋分级机作为常用的分级机,一般可分为(高堰式)、(低堰式)、(沉没式)三种形式。 8.干涉沉降等降比比自由沉降等降比 ( 大 ) 9.破碎及粉碎理论的三个假说是(面积假说)(体积假说)(裂缝假说)。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
1. 破碎比:原料粒度与产物粒度的比值。
2. 筛分:将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通过单层或多层筛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粒度级别的过程.
3. 磨矿效率:进行磨机作业时,单位功率所处理的矿料量,(吨(原矿)/千瓦时或新生-200目吨/千瓦时)。
4. 粒度组成:用称量的方法算出各级别物料的重量并计算出它们的重量百分率,从而说明这批矿料是由含量各多少的那些粒级组成。
5. 回收率:精矿中有用成分的质量与原矿中该有用成分质量之比。
6. 选矿:是根据矿石中各种矿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彼此分离,并使用矿物达到相对富集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8分)
1.选矿厂常用的磨矿机如何分类? 答:(1)按磨矿介质分:球磨机、棒磨机、自磨机、砾磨机
(2)按磨机排矿方式分为:溢流排矿磨机、格子排矿磨机、周边排矿磨机
(3)按磨机筒体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同分类:短筒L/D<1、长筒1~1.5甚至2~3 管磨机 3~5 (4)筒体形状分为:圆筒、圆锥
2. 当给矿粒度增大或矿石变硬时,磨矿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调整? 出现情况:1)排矿粒度变粗;2)返砂量增大。
调整方法:提高排矿浓度、增加分级机溢流浓度能使返砂量降下来;如果细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可适当减少磨机给矿量 3.影响筛分效率因素有哪些? (1)入筛原料性质 ①含水率。附着在物料颗粒表面的外在水分对物料筛分的影响很大,物料裂缝中的水分及与物质化合的水分,对筛分过程则没有影响。由于物料外在水分能使细物料互相粘结成团,并附着在大块上,会把筛孔堵住。
②含泥量。如果物料含有易结团的混合物,即使在水分含量很少时,筛分也可能发生困难,因为粘土物料在筛分中会粘结成团,使细泥混入筛上产物中,同时粘土也很容易堵塞筛孔。
③粒度特性。主要是指原料中含有对筛分过程有特定意义的各种物料的含量,包括颗粒形状、难筛粒含量等。
④密度特性。当物料中粗细粒存在密度差时,对筛分有很大影响。 (2)筛子性能。
①筛面运动形式。一般来讲,振动筛的筛分效果最好。
②筛面结构参数。如筛面宽度、长度、角度,筛孔的大小、形状及开孔率等。 (3)操作条件。
主要是指给料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及时清理和维修筛面,也有利于筛分操作。 4.说明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优缺点 答:优点:
(1)选别难选矿石或复杂矿石,或者希望得到高品位精矿时,可以保证得到出较好和比较稳定的技术指标;
(2)矿浆搅拌强烈,可以保证密度较高,粒度较粗的矿粒呈悬浮状态;
(3)搅拌强烈,并可以促使难溶药剂在矿浆中的均匀分散与乳化,有利于药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
(4)对选别多金属矿石的复杂流程,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可以依靠叶轮的吸浆作用,实现中矿返回,省去大量砂泵。 缺点:
(1)结构复杂,单位处理量的设备费用较高;
(2)为保持矿粒悬浮并起到吸气、叹浆的作用,运动部件转速较高,因此磨损严重,维修费用高,由此造成的动力消耗较大。 四、计算题(12分)
某铜矿原矿品位α,选别后精矿品位β和尾矿品位分别为0.85 %、26.20 %和0.12 %。分别计算精矿产率γ、分选回收率ε、富集比i和选别比k。(计算结果精确到2位小数) 【解】已知条件:α=0.85%,β=26.2%, θ=0.12%,求:γ、ε、i、k 根据:
k=r-1
将已知条件代入上式得: 精矿产率γ=2.8% 分选回收率ε=86.28% 富集比i=30.82 选别比k=3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