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论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袁晓建 (河北省武邑县审坡中心校西审坡小学 河北衡水053400) 摘要:培养低年级学生搜集语文学-9资料的能力,既是学生积累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重要任务。教师要依托教材, 从中挖掘资料搜集的链接点,还要引导学生拓展视野,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学生形成认真观察 留心搜集的好-3'惯,为提高学生 的语文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资料搜集 挖掘教材 观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 2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9 5(2o14)0l(c)一o179-o1 随时进行观看,会方便学生记住很多生字。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小学三年 1.2文章作者与相关知识点 级开始,对学生始有“习作”要求。因此,很 多老师认为,培养小学生搜集语文学习资 料——尤其是作文素材的能力,即应从此 开始。翻阅相关研究,亦大多持此观点。但 研读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下 “阅读”条内,即有“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 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 读总量不少干5万字”的相关规定。与此相 适应,语文教材(人教版)内亦设有相关的栏 目,如一年级下册始有“日积月累”、二年级 下册始有“宽带网”等。这充分说明,搜集语 文学习资料,培养小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 习过程中,即应开始。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 心特点与教学要求,这种能力培养,可以从 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1依托教材,挖掘教材中资料搜集的 链接点 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最主要的依据。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 教材中载有的知识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兴 奋点与阅读需求,指导学生以教材为依据, 适当延伸与拓展相关的知识,作为学生课 内语文学习的必要补充。这种“补充”,既可 以从小处着眼,如:字词的认识、书写与释 义等,也可以从大处下手,如所学单元的主 题与课文的背景、作者等。概括地说,可涵 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1.1学生感兴趣的宇词 学生的语文学习,首先是识字与词汇 的学习。由于某种原因,学生可能会对文 章中的某个字或词汇感兴趣。这时,教师 要抓住时机,马上抽出时间,借力学生的 兴奋点展开对该字词的学习,以提高学习 效果。虽然这可能会超出教学任务的范 畴,但从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调动学生学习 兴趣的角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学 习古诗《赠刘景文》时,有学生插话,“爸爸 说,苏轼就是一根姓苏的木头”,引起学生 大笑并使部分学生生疑,“苏轼是一个人, 怎么会是‘一根木头’呢”。显然,这名学生 的话与“轼”字的含义有关。教师马上指导 学生查阅字典,求解“轼”字本意,既使学 生认识了这个字及其写法,又了解了其含 义,起到了双重效果。 很多时候,了解文章的作者是很有必 再如,可引导学生观察一切写有汉字的物 要的。文章是作者的心声。了解了作者的生 品,具体如:课程表、教室标牌、小花坛内植 活环境、时代背景、身世经历等,有助于教 物铭牌、大街上广告牌、电视字幕、食品包 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正确含义 装袋、说明书、图片等,并可进行识字比赛 与感情。这种知识链接,可由学生自主进 等活动交流,均可促进学生识字学习的积 行,亦可由教师补充,或二者结合进行。如 极性、成就感与识字效果。在这一过程中, 前述学生说苏轼的话一例。显然,事先这名 学生搜集能力的提高是很自然的事情。 学生有过与父母关于“苏轼”的交流,教师 “事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让他把知道的相关知识,面对全体同学作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还可为学生的写 必要的展示并进行适度补充,对其他学生 话及以后的习作练习提供必要而充分的写 来说,这是新知识的普及;对这名学生来 作素材。无论是低年级学生的写话练习,还 说,这是表述能力的锻炼,彼此受益。 是中高年级的习作练习中,均有相当多的 1.3与单元主题或课文主题相链接 学生感觉到无话可说、无字可写、无事可 为便于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 叙,其原因即在于缺乏对生活的留心与观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组 察。毕竟,写作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观 织单元呈现,组成该单元的每一篇文章又 察生活,首先是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和 有自己的分主题。如二年级上册“识字1”单 学校生活,其次是自然万物。由于小学生的 元,即以“秋天的景象真美”为主题,生字与 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观察事物多停留干表 课文则将其具体化。学习该单元时,教师即 面且易片面的特点,更不会在观察中有意 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描写秋天的美丽 识的进行必要的比较,所以,教师要对学生 景象的文章,既增加学生阅读量,强化知识 的观察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如:观察一种 积累,还会触发、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深 游戏,其具体的过程是什么,先怎样做,后 化对课本单元主题的感悟。 怎样做,要注意其顺序;观察一种植物的花 1.4其他扩展性链接 朵,花朵的大小、颜色,花瓣的数量、形状, 这样的知识链接的范畴,应该是非常 等等。对变化的事物,要连续观察;对静止 广泛的,既可与所学知识点紧密相联,也可 的事物,要全面观察;对相关的事物,要比 仅仅是相关而已。如学习完《看雪》一文后, 较观察;等等。 以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很多人都不明白 为什么在我国省看不到雪,老师可以 3结论 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自己去寻找答案; 总之,在积累性学习的目标下,培养低 又如在学习完《坐井观天》一文后,可以引 年级学生搜集语文学习资料的能力是一个 导学生搜集并讲述其他“好玩”的成语故 逐渐积累并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来 事。 自于教师的方法指导,固然非常重要,但更 为重要的是学生资料搜集习惯的养成。唯 2拓展视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有培养学生养成随时搜集资料的良好习 观察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三年级语文 惯,才会为后面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 教材(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即是“留 础,助力他们在学业上越飞越高。 心观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 生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万物,以作必要 参考文献 的语文知识的搜集与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1]刘桂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搜集作文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引导其充分观察 素材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 2 生活,可大大方便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字 (35). 积累。例如,一年级新生入学,教师可以指 【2]陈慧英.依托教材,培养学生搜集资料 导他们将自己的名字工工整整地写在漂亮 的能力[EB/OL].人教网. 的卡通小卡片上,粘贴在自己桌位的统一 位置——左上角,进而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