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铃响叮当》教学设计

《电铃响叮当》教学设计

来源:保捱科技网


《电铃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科学课教材河北版六年级上册第53----55页内容.

教学目标:1、能按要求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

2、能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

3、通过实验发现电能产生磁及电磁铁的用途.

4、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大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大头针、2节电池、小铁钉。

2、演示材料:磁铁、2节电池、小铁钉、大头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生上课时电铃课件,电铃通电时就会发出响声,断电声音停止。

提问: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课件出示电铃剖面图,学生观察。你发现它的内部有什么?

用图片来说明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那么电磁铁是怎样制成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知识。

板书:电铃响叮当

二、制作电磁铁

1、教师讲解演示

⑴介绍制作电磁铁的材料

⑵介绍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边讲解边演示。用导线的一端开始,沿着铁钉帽的一端顺着一个方向缠绕(演示),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上,检验它是否有磁性。

2、学生分组制作电磁铁,教师指导

制作时要讲两点要求:

⑴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⑵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或问老师。

3、学生用制作好的电磁铁进行实验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①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在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②学生进行实验,并讨论回答问题。

③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板书:电磁铁 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

发现 将电能转化为磁能

④学生继续汇报,在实验过程中每次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的个数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有关电磁铁磁力大小的问题.

三、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1、提问:电磁铁磁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从电磁铁的结构入手进行推测。

3、汇报交流得出猜想结果: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有关系。

4|、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

①学生分四个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程序。

②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实验设计程序。

师生综合得: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关系。用制作好的电磁铁接通电源,只有一节电池,数出吸大头针的个数;然后变成两节电池,数出吸大头针的个数。通过两次吸大头针个数的不同,说明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情况,用制作好的电磁铁接通电源(两节电池),数出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看吸起大头针的个数;然后减少线圈的匝数,接通电源(两节同样的电池)看吸起大头针的个数。通过两次吸大头针个数的不同,说明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之间的关系。

③学生按设计的程序进行实验

④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综合得出结论; 板书 电流越大 磁力越大

线圈匝数越多 磁力越大

四、电磁铁的用途

1、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电磁铁了,也知道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那么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用途呢?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电磁起重机、电话等,帮组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3、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5页“科学在线”的内容,认识电铃的工作原理。

⑴出示阅读问题:①电铃有几部分构成?②电铃是怎样工作的?

⑵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思考上面的问题。

⑶学生讨论交流阅读结果。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知识,你有哪些收获?电磁铁还有许多特点,大家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六、板书设计

电铃响叮当

电磁铁 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

发现 将电能转化为磁能

电流越大 磁力越大

线圈匝数越多 磁力越大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趣揭题。

本环节用电铃及电磁铁实物引入课题,形象直观、亲切自然,既引发了学生浓浓的求知欲望,触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又设下悬念,为以后的科学探究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制作电磁铁。

制作电磁铁的活动过程为:提出问题——自学方法——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归纳结论。由学生自学,了解制作电磁铁的材料及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制作电磁铁的过程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意识,实验过程中用电铃控制时间,不仅很好的了课堂,呼应了本课的主题,而且创造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科学探究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

2、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拟订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归纳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这正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提

问,大胆猜想,拟订探究方案,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手脑并用,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又体验到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生活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帮助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课后阅读“科学在线”,认识电铃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蕴藏在我们身边,增进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创设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但总觉得有些环节处理得不尽人意:学生实验中,电磁铁总处于通电状态,一是:耗费电能。二是:长时间通电,电池热,有的学生感觉导线烧手,就用各种材料垫在手指上。如果,事先能在材料中加上开关,就能解决控制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状况出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