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 作文题目: 面对同样的花草,李白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巢 是“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韩愈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 天作雪飞”,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千个读者就 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花草却有不同的感悟。 请以“花草的感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白拟,立 意自定,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草,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我们 很多考生也都养过花,赏过花,所以这种题目能调动我们每个人的积累, 让每个人都有话说。 我们写作时可通过“花草”来表现自然之美。花草虽小,但生活有了花 草的点缀,才更显其无穷的魅力。 我们也可以通过‘花草”来表现一种精神。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坚韧不 屈的精神;白杨高大直立,具有挺拔的精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具有高洁 的精神等等。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都是一朵花,一株草吗? 我们也可以通 ‘花草”来寄托我们的愿望。满园花草争芳斗艳,那是 教你 春风的功劳,那是因为后面有辛勤的园丁。我们的成长与进步,后面有家 长的关心,老师的教诲。我们可通过“花草”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祝福,来 寄托我们的美好愿望。 [写作角度一]由花草想到美好的回忆 [名篇佳作] 玉兰花的记忆 卢玮 选自2017年8月《昆山日报)>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 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 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 辅助摘花,有时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 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范围,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 居,也可以得到在绿荫中寻一抹清幽 的乐趣。 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 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祸 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 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 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 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 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 你写 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 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竞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都是 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 喜悦的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质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 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 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年 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某个夏天清 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 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 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在我眼里,却是温 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 的很好。 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 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 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点评] 本文在表面写了许多生活中的琐事,但形散神却很集中,都是围绕玉 兰花而写,作者的感情也贯穿其中,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我们在这过程 中,不也体会到鲜花的芳香吗?这样就使得这篇文章的主旨鲜明集中。 这是我们写散文时应注意的地方。 本刊编辑部启示:本刊选用了部分报刊杂志有著作权人的文章(图片),请作 者与本刊联系,以便支付稿费。 敦f [写作角度二]f{1佗 r 牛的 [学生例文]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号, _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乌私情,愿乞终养 这是乌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刨 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入 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 ,孝则 陈情表 ”,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 寅 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 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 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 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 你写 人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 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 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 感恩诗篇。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 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 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 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 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为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 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 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 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P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 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 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 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 恩枝头,灼灼其华。 [精彩评析] 本文以“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为题,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 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 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 丽”的道理。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