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来源:保捱科技网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容物质循环过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 3、 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2、 特征。

内、外力作用和表现形式,内、

了解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

自主学习、讨论法。

探究与活动,理解地壳运动的

3、 因。

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貌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矛盾对立统一思想。

教学重点

1、 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2、 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 活的影响。

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

教学难点: 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出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貌形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五种景观反映了什么内容?(地形的五种形态)

师:地貌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地球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演化,地表形态也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力量影响、改变着地表形态呢?

(是地质作用,就是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容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有哪两种形式?地质作用的是什么?)

一、地质作用二、内力作用

引导学生说明喜马拉雅山和上海崇明岛的形成力量,并完成比较表格。

师:在内力作用中,什么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学生:地壳运动。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75页第二段,小组讨论后完成地壳运动类型表格,并完成相应思考题和练习题。

讨论75页活动题。

三、外力作用

(过渡)

师: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就像一位雕塑师,不断地把“粗毛坯”塑造成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是四种主要的雕塑手法

引导学生阅读、读图、思考、讨论、回答:

1.外力主要指什么?

2.2.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及能量来源?

3.辨析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完成表格三 。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

并用表格总结内外力。

师:内外力共同作用对地表形态进行塑造,使地表形态多姿多彩,然而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读图4.8,思考:

1、 内外力有关?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分别与哪些

2、

否用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

三大类岩石之间有何关系?能

3、 图。

绘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示意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练习(略)

七: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