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蒙古自治区牧民草牧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问题研究
作者:田恬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02期
摘要:传统的农牧地划块分配逐渐显现出与农牧现代化发展的不适应,给牧民增收带来障碍,同时也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基于市场化的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规模经济,因此探索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统一市场和价格机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内蒙古草牧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可利用面积约为72300万亩,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草牧场利用形式为集体所有制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并且国家为集中优势资源,允许和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流转形式日趋多样化,科学合理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日趋显著。本文运用草原产权理论、市场供需理论、规模经营理论等理论对内蒙古自治区草牧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市场化分析,指出草原承包经营流转中的问题,进而构建相应的价格机制和宏观框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现状
目前草牧场存在的主要经营权流转形式包括转包、互换、转让、出租、承包地入股等。转包形式的经营权流转在内蒙古草牧场中最为常见,转包通常分为有偿转包和无偿转包两种形式。从产权角度看,转包并未改变原始承包权,实质是将经营权、收益权、有条件处置权进行债权性质转移,流转年限不能超出承包期限剩余的时间。互换形式的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常见,互换的目的多为使经营分散的草牧场连成片进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互换的不仅是土地,还包括承包经营权,但相互之间支付费用的情况基本没有。转让形式的草牧场经营权流转很少,主要集中在困难户、懒惰户、无畜户、不会经营户、不依赖畜牧业生活的牧户,承包权的转让意味着转让方将承包经营权转让到受让方,从而失去通过家庭承包而获得的草牧场承包经营权。出租形式的草牧场经营权流转也较为常见,但多为短期形式,且租金相对较高,主要在打草和季节性放牧期,出租是以租赁的方式进行部分权力让渡。承包地入股形式的草牧场经营权流转对市场、牧户、等要求较高,因此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并不多见。承包地入股是将承包权资本化,以土地为资本入股进行集体经营,比如联合创办养殖场、牧场等。 二、草牧场流转市场对草牧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一)草牧场流转之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草牧场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时,必须将问题单一化、简单化,最大限度隔离干扰因素,因此在进行效率分析前需进行必要的条件假设,即收益最大化,生产要素只考虑劳动和土地,产品数量和价格关系稳定不变,劳动力的计算以家庭为单位,劳动力的转移仅局限于畜牧业以内。草牧场生产的收益计算公式为 Q=F(L,T) I=P·Q-g·L-r·T
其中T为草牧场面积(亩);L为劳动量;g为平均工资(元);r为草牧场单位面积使用成本(元/年);Q为产品产量;I为纯收益。
为了获得最大的收益,必须满足g=P·F′L与r=P·F′L,即劳动和土地的边际效益最大化。那么在理性的投入情况下,草牧场最大化的纯收益为P·F(L1,T1)-g·L1-r·T1,因此可知,牧户在承包草牧场土地上进行经营活动时,要素投入量的多少受制于要素成本的大小,要素成本越高,对该要素投入量就越少,要素的机会成本就越高,该要素的投入量就会随之相应的减少。
(二)草牧场流转之后
在具有流转市场的条件下进行效率分析同样需要隔离干扰因素,将因素最简化,对影响因素进行条件假设:承包或劳务的自由选择权,经营权流入流出自由,流转市场自由不受约束,忽略草牧场流程过程中的发生的成本。假设将内蒙古地区草牧场分为A、B两块,面积为T1、T2,流转价格处于r1、r2之间。当A牧场向B牧场进行流转时,假设流转面积为t,则A流出t,B流入t,根据草牧场纯收益计算公式及流转边际曲线得知,流转后A的草牧场经营收益变动为S■=S■-S■,B草牧场收益变动为S■=S■+S■,草牧场经营权发生流转后的收益差额大于零,这说明在经营权流转后,总收益比流转前增加了,这说明当前流转机制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明显增加了整体收益。
三、内蒙古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供求因素定性分析 (一)流转市场需求因素分析
从市场需求因素方面分析,影响流转市场需求的定性因素主要有承包权流转的交易成本、草牧场经营的生产成本、风险防范机制、畜牧资本外流以及排他性弱的承包经营权管理等。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寻成本、保护经营权成本、保护与履约成本,受限于内蒙古自治区草牧场的环境情况,这方面的成本较高,一定程度制约了流转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草牧场相对落后的生产状况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经营风险过高,风险防范机制缺失,大量畜牧资本外流,这些都导致草牧场流转市场的需求降低,对其产生了制约作用。由此可见,流传市场需求因素一定程度阻碍了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流转市场供给因素分析
内蒙古草牧场经营权流转市场供给因素主要包括草牧场的多元化效用、牧区劳动力转移乏力、不完善的流转市场、草牧场承包本身与草牧场禀赋、草牧场强制流转等。基于中国特殊国情,草牧场不仅作为经营收入的手段,还承载着就业、社会生活保障、生态环境等社会责任,这种多元化的效用影响了流转市场的供给。受限于牧区劳动力的学历、素质等因素,劳动力转出十分困难,非牧收入少且没有保障,导致绝大多数牧民不愿意将草牧场土地进行流转,这就导致流转市场供给不足。
综合分析可知,内蒙古草牧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既有需求因素又有供给因素,二者共同影响了流转市场的发展。
四、完善内蒙古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议 (一)从认识上明确流转市场化的作用
从认识上应该明确草牧场长期有效的流转市场与价格机制并不妨碍家庭承包责任,不会对家庭承包产生矛盾。从上级到牧民都应了解经营权流转的明确受益,了解市场流转可以带来丰厚的受益的同时,还能构建长期有效的规模经济模式,有利于牧区长期可持续发展。正确对待草牧场流转的作用,草牧场流转不但带来经营受益的增加,还可在人才流转、社会转型、经济转型、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积极的作用,对社区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认识到流转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受益是长期的,实现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面广阔。 (二)建立健全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
牧区资源属于有限性可再生资源,需要在合理的机制与管理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按照效益原则配置畜牧生产要素是牧区市场经济的根本。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建立健全的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为草牧场流转提供合法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转市场平台不仅提供搜寻、风险审查、手续经办等服务,还可提供流转合同管理、监督等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监督。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草牧场流转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以突破传统的时间、空间概念,从而实现草牧场的流转。一方面在内蒙古范围内建立整合性质的农牧业信息网,建立草牧场流转程序模块,以及流转市场的供需信息网络平台,价格体系和档案等;另一方面在地方建立区域性的农牧信息网和流转市场信息平台,提供齐全、全方位的网络信息服务,及时展示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动现状与趋势。
(四)加大投入,赢取更多“地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强调内蒙古地区草牧场的“双权一制”制度,形成绝对地租,增加地租收入。投资于生产条件较好的草牧场,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产量大,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相对较低,按照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而获得超额利润,这种利润就形成了级差地租,增加了收入。因此,需增大草牧场建设的投资力度,对草牧场进行技术、资金、资源投资,均可形成级差地租。 参考文献:
[1]潘园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路径探索[D].西安理工大学,2010.
[2]惠献波.合理行动理论视角下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4(06).
[3]张引弟.牧区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4]王喜荣.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研究——以内蒙古相关案例为研究样本[D].内蒙古大学,2012.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