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银元鉴别

银元鉴别

来源:保捱科技网
步骤/方法

1

袁大头真假辨别方法一:听声音。这是银元鉴定的主要方法。凡成色高的银元,声音一般较柔和悦耳。不足成色的银元,因含铜量高,声色嘶哑、短促而又浑浊。假银元音长尖高或低闷。听声音一是靠“敲”,以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轻轻捏住银元的中心,用右手持另一枚银元敲击其边缘,听其声音进行鉴定,先把不正常的和可疑的银元挑出来,再行鉴别。二是靠碰,用右手拿一定数量(8至25枚左右)的银元,向下45°斜滑至左手,听其碰撞发出的声音,并结合图案、花纹来鉴定。

2

袁大头真假辨别方法二:看外形。真币采用压力适度的冲压,将银币冷压成各种文字、图案、花纹,其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毫不杂乱。

1. 3

袁大头真假辨别方法三:验边齿。由于真银元是机制版?其边齿细致匀称,规整划一;假币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局部修锉的痕迹。只要细心,肉眼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如真的“袁大头”边齿的两条粗齿里有一条细齿?而假“袁大头”的细齿则模糊不清。

2. 4

袁大头真假辨别方法四:称重量。银元的标准重量应是26.5克,成色88%。正常的银元经过流通磨损后,重量也应达到25.8克。凡是重量低于25.8克、成色低于84%的,不是洗版、锉边、包皮、挖补银元,就是假币。同一品种、版别的银币,其质量不会相差1克。

3. 5

袁大头真假辨别方法五:定成色。对不符合银元标准的银元进行成色鉴定。可用液点试法。先将某个部位擦拭干净或锉一小口,滴上后,如冒绿沫,其成色则不高。观其颜色,成色在92% 以上的银元,其颜色基本不变。成色在90%的,其颜色为肤黄或呈浅褐色。成色为80%左右,其色泽呈黑褐色。成色为70%左右的,呈淡绿色。成色为50% 左右的,则会呈深绿色。

4. 6

另外,由于银币在长期不断地交换流通使用过程中,经过人手的抚摸、摩擦,其磨损的部分主要在钱体的突出部位表现出来,应是自然形成的光滑均匀,无方向性。因此,一般全部包装、无磨损,钱体又无包浆的高档银币可判定为假币。

5. 7

一、中华三年袁大头银元版本

6. 1、普通版:3年(公元1914年)袁大头银元在天津造币总厂首先开铸,其后广

东、南京、湖北、甘肃诸造币厂陆续开铸。汉字书写规范,嘉禾美观有序。铸期甚长,流通最广。其边齿有185道及170道直线边齿之分,后者为“三年”新版。其突出特点是,正面袁像肩章五星制模较浅,易于磨损。

7. 2、O迹版:此币是袁大头银元较少见的一种,可说是千里挑一。该币主要是某造币

厂为区别于其他厂所造之币,在嘉禾图案中设一“O”型暗记,即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型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型圆圈,故称为O迹版。另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其他版大都呈封领;二是袁像肩章较宽,五星比较突出。

8. 3、粗发版。此币也是袁大头银元中较少见的一种。该币正面袁像头发较粗。长短(相

对地讲)不一,似有小小的波浪,不像其他版别,袁世凯头像有较明显的弧线。背面嘉禾图案同其他版别也有明显的不同,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相交“8”的结花,而右边一束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好像是用塑料包住花根的、的一束嘉禾。这一特点也是区分粗发版的重要一环。

9. 4、三角圆版。此币背面嘉禾中间铸造的壹圆二字的圆字,第3笔及第4笔相连,形

成一个“△”,故称为三角圆。其嘉禾叶、穗纤细清秀。正面袁像肩章没有条纹,而五角星却高凸明显。有文载,该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满足人民的用银习俗由甘肃兰州造币厂而铸造。其实误也,甘肃兰州造币厂于28年(公元1939年)11月1日即停产并将部分机器,分拨成都造币分厂使用,已不具备造币条件。

10. 5、开口贝版:此币即甘肃版袁大头银元。该币背面嘉禾中间铸造的壹圆二字的“圆”

字,第9笔及第10笔(圆内贝字)没有连接,形成缺口,即称开口贝。其嘉禾叶、穗粗壮饱满。正面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而五角星却显平直。另外,袁像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极短直线,俗称“睁眼”。这一点是其他版别所未的。

11. 6、甘肃加字版:此币系19年(公元1930年)所铸,但仍沿用3年版的旧模,

在正面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二字,标明是甘肃兰州造币厂铸造。铸额不多,仅数万枚。该币特征除在正面袁像左右加“甘肃”二字外,余均与开口贝版相同。

12. 7、签字版:此币为天津造币总厂的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

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雕刻师“鲁尔治 乔治”的签名缩写。俗称“签字大头”。

13. 8、T字边、鹰洋边版:此两种币为天津造币总厂的试铸样币。该币正背面均与流通

的袁像嘉禾银元相同,区别在于边齿不同,前一种为T字边齿,后一种为鹰洋边。其真品为凤毛麟角,极为罕见,可遇而不可求。

14. 二、中华八年造袁大头银元版本

15. 此年的袁大头银元由美国代制钢模,同其他的袁大头银元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

下面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多一细齿,形成一粗一细边齿,而无一空档(其他年号版有一空档)。该币从背面比较,找不出明显的差异,而从正面的汉字来看,却有多种版别。

16. 1、普通版:此币称为普通版,主要是从正背面汉字来讲,“中华八年造”7个

字及“壹圆”2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没有一字变异。嘉禾规范有序。流通较多,较普遍。

17. 2、半连口造版(短牛尾造版):此币“中华八年造”中的“造”字书写不规范,

“造”字的第3笔是一竖从第4笔的一横向下伸出(本不应伸出),形成了一个“牛”字,几乎同“口”相连,故称为“半连口造”版,由于“牛”字下伸较短,故也可以称为“短牛尾造”版。

18. 3、连口造版:此币“中华八年造”中的“造”字书写变异,把“造”字的第3

笔的一竖,从第4笔的横向下伸出并同“口”字连接在一起,故为“连口造”版。

19. 4、缺口造版:此币“中华八年造”中的“造”字书写有误,把“造”字的“口”

少写了上边一横,形成一个缺口,故称为“缺口造”版。

20. 5、竖点年版:此币“中华八年造”中的“年”字与当时的书写习惯有别,把“年”

字的第4笔的“点(丶)”写成了“一竖”(按现在汉字书法讲是正确的),故称其为“竖点年”版。值得注意的是,竖点年版的“造”字书写也比较特别。“造”字的“口”书写的很扁,极像一个死心口。该版币也是比较少见的一种。

21. 6、反7点年版:此币“中华八年造”中的“年”字书写有误,把“年”字的第

4笔的“点(丶)”写成了反“7”,形成了反7点“年”,故称为“反7点年”版。该版币同普通版相比较为少见。

22. 三、中华九年造袁大头银元版本

23. 1、普通版:此币图案同其他版的袁大头银元相比,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纪年作

了改动,汉字书写比较规范,符合普通版的特点。但从袁像看,也有细微差别,就是袁像衣领前后均没有封领。其他版别也有袁像衣领前后未封的,但汉字书写却有变异。该币铸额较多,流通较广。

24. 2、大耳版:此币同“中华九年造”普通版相比,袁像的耳朵特别大,故称大耳

版。其特点是:(1)耳朵内外线相连,其他版别是外连内不连。(2)耳朵内的一条竖线较细,并且悬中,不连上下耳边,其他版别耳内竖线较粗,而连接下耳垂。(3)耳朵很像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美术“9”字。另外,袁像衣前后为封领。该币比较少见,其价格比普通版要高数倍。

25. 四、中华十年造袁大头银元,从正面汉字书写来区分,主要有三种版本。

26. 1、普通版:此币同其他版别的袁大头银元图案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把纪年作

了改动,其“中华十年造”7字及“壹圆”2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比较规范。该币铸造量较大,流通较广。

27. 2、7点年版:此币“中华十年造”中的“年”字书写不够规范,把“年”字的

第4笔“点(丶)”写成了阿拉数字的“7”。故称“7点年”版。该币铸额较少,较难收集。

28. 3、竖点年版:此币“中华十年造”中的“年”字,书写不符合当时的习俗,把

“年”字的第4笔“点(丶)”写成了“一竖”(按现在书写方法是正确的),故称为“竖点年”版。该币铸量较少,是银币爱好者较难寻求的一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