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三教并立局面的出现: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
2.三教开始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3.三教合归儒”: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三教并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
4.复兴儒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5.反佛教斗争: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财政收入。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知识点二:文化成就】 领域 文学 艺术 书法 绘画 唐诗 表现 影响(地位) 繁盛于唐朝,李白、杜甫等成就丰富了中华文化 最高 “书圣”-王羲之、颜筋柳骨 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东晋顾恺之,隋唐宗教画、山水丰富了中华文化 画,吴道子 科技 数学 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小数点后7领先世界 位 农学 地理学 建筑学 印刷术 火药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 隋朝李春赵州桥 唐朝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术领先世界 天文学 唐朝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是世界上最早的 线长度 医学 唐朝孙思邈《千金方》;唐高宗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时编修的《唐本草》 中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东晋法显求佛;唐朝丰富了中国文化,也影响了周文化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边国家 交流 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唐;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知识链接】 唐诗繁荣的原因:
(1)政治、经济基础: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2)文化:开明开放,科举制促进文化的发展。“以诗取仕”的推动。 (3)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